<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shu的成語 (891個)

    401

    束貝含犀

    成語拼音:
    shù bèi hán xī
    成語解釋:
    謂牙齒如緊密排列的貝殼和瓠犀。形容牙齒整齊潔白。
    成語出處:
    元·湯式《一枝花·贈妓素蘭》套曲:“染一枝春色淡,攢兩葉翠痕低,束貝含犀,另一種風流意。”
    402

    束帛加璧

    成語拼音:
    shù bó jiā bì
    成語解釋:
    束:一捆;帛:絲織品;璧:玉。一捆絲織品,再加上美玉。古代最貴重的禮物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儒林列傳》:“于是天子使使束帛加璧,安車駟馬迎申公。”
    403

    鼠臂蟣肝

    成語拼音:
    shǔ bì jǐ gān
    成語解釋:
    猶言鼠肝蟲臂。謂或為鼠臂或為蟣肝,指人世變化無常。
    成語出處:
    清·錢謙益《仙壇唱和詩》:“生嘗畏世諳談虎,術不逢時學豢龍。鼠臂蟣肝更何有,從今一一聽天工。”
    404

    疏不間親

    成語拼音:
    shū bù jiàn qīn
    成語解釋:
    間:離間。關系疏遠者不參與關系親近者的事。
    成語出處:
    西漢 韓嬰《韓詩外傳》第三卷:“卑不謀尊,疏不間親。”
    405

    史不絕書

    成語拼音:
    shǐ bù jué shū
    成語解釋:
    史書上不斷有記載。形容歷史上經常發生同類的事情。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二十九年》:“公卿大夫相繼于朝,史不絕書。”
    406

    書不盡意

    成語拼音:
    shū bù jìn yì
    成語解釋:
    猶書不盡言。
    成語出處:
    《北齊書·文苑傳·祖鴻勛》:“與陽休之書曰:‘……已矣哉,書不盡意。’”
    407

    數白論黃

    成語拼音:
    shǔ bái lùn huáng
    成語解釋:
    白:白銀;黃:黃金。比喻計較金錢。
    成語出處:
    明 湯顯祖《邯鄲記 贈試》:“有家兄打圓就方,非奴家數白論黃。”
    408

    樹碑立傳

    成語拼音:
    shù bēi lì zhuàn
    成語解釋:
    樹:建立。原指把某人生平事跡刻在石碑上或寫成傳記;使他的名聲世代流傳下去。現比喻樹立個人威信;抬高個人聲望。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桓彬傳》:“蔡邕等共論序其志,僉以為彬有過人者四……乃共樹碑而頌焉。”
    409

    束兵秣馬

    成語拼音:
    shù bīng mò mǎ
    成語解釋:
    猶厲兵秣馬。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1回:“束兵秣馬去匆匆,心念天言衣帶中,撞破鐵籠逃虎豹,頓開金鎖走蛟龍。”
    410

    疏不謀親

    成語拼音:
    shū bù móu qīn
    成語解釋:
    疏:疏遠;謀:圖謀,營求。關系疏遠者不會去離間關系親近的
    成語出處:
    漢·劉向《說苑·臣術》:“臣聞之,賤不謀貴,外不謀內,疏不謀親。”
    411

    手不釋書

    成語拼音:
    shǒu bù shì shū
    成語解釋:
    猶手不釋卷。
    成語出處:
    《北史·序傳·李義雄》:“義雄有識悟,勤學,手不釋書。”
    412

    書不釋手

    成語拼音:
    shū bù shì shǒu
    成語解釋:
    手里的書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學或看書入迷。
    成語出處:
    《北史·牛弘傳》:“[牛弘]性寬厚,篤志于學,雖職務繁雜,書不釋手。”
    413

    數不勝數

    成語拼音:
    shǔ bù shèng shǔ
    成語解釋:
    數:計算;勝:盡。數都數不過來。形容數量極多;很難計算。
    成語出處:
    《方巖記靜》:“類似這樣的奇跡靈異,還數不勝數,所以一年四季,方巖香火不絕,而尤以春秋為盛。”
    414

    上不屬天,下不著地

    成語拼音:
    shàng bù shǔ tiān,xià bù zháo dì
    成語解釋:
    屬:接連。指不著邊際,沒有著落
    成語出處: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解老》:“上不屬天,下不著地。”
    415

    事不宜遲

    成語拼音:
    shù bù yí chí
    成語解釋:
    事情要抓緊時機快做;不宜拖延。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楊春道:‘好計!我和你便去,事不宜遲!’”
    416

    屬詞比事

    成語拼音:
    shǔ cí bǐ shì
    成語解釋:
    見“屬辭比事”。
    成語出處:
    《魏書·高祐傳》:“至若左氏,屬詞比事,兩致并書,可謂存史意,而非全史體。”
    417

    鼠竄蜂逝

    成語拼音:
    shǔ cuàn fēng shì
    成語解釋:
    形容紛紛跑散。
    成語出處:
    元·曹居一《李伯淵奇節傳》:“乃大呼曰:‘所誅者此逆賊耳,他人無與焉。’稍稍鼠竄蜂逝,貼如也。”
    418

    鼠竄狗盜

    成語拼音:
    shǔ cuàn gǒu dào
    成語解釋:
    像鼠狗那樣奔竄偷盜。
    成語出處:
    《隋書·高祖紀》:“歷陽、廣陵、窺覦相繼,或謀圖城邑,或劫剝吏人,晝伏夜游,鼠竄狗盜。”
    419

    鼠竄狼奔

    成語拼音:
    shǔ cuàn láng bēn
    成語解釋:
    形容狼狽逃跑的情景。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69回:“果然老百姓扶老挈幼,鼠竄狼奔,都奔東平府來。”
    420

    鼠攛狼奔

    成語拼音:
    shǔ cuān láng bēn
    成語解釋:
    形容狼狽逃跑的情景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66回:“北京城內百姓黎民一個個鼠攛狼奔,一家家神號鬼哭。”
    * shu成語,shu的成語,帶sh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