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shu的成語 (891個)

    281

    爛若舒錦

    成語拼音:
    làn ruò shū jǐn
    成語解釋:
    見“爛若披錦”。
    成語出處:
    南朝·梁·鐘嶸《詩品》上卷:“謝潉云:‘潘詩爛若舒錦,無處不佳。’”
    282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成語拼音:
    liú shuǐ bù fǔ,hù shū bù dù
    成語解釋:
    戶樞:門轉軸;蠹:蟲蛀。流動的水不會發臭,轉動的門軸不會腐爛。比喻經常運動的東西不易受到外物的侵蝕
    成語出處:
    戰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盡數》:“流水不腐,戶樞不螻,動也。”
    283

    流水不腐,戶樞不螻

    成語拼音:
    liú shuǐ bù fǔ,hù shū bù lóu
    成語解釋:
    比喻經常運動的東西不易受侵蝕。同“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成語出處:
    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盡數》:“流水不腐,戶樞不螻,動也。”
    284

    兩鼠斗穴

    成語拼音:
    liǎng shǔ dòu xué
    成語解釋:
    比喻敵對雙方在地勢險狹的地方相遇,只有勇往直前的才能獲勝。
    成語出處:
    《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其道遠險狹,譬之猶兩鼠斗于穴中,將勇者勝。”
    285

    老鼠過街

    成語拼音:
    lǎo shǔ guò jiē
    成語解釋:
    比喻害人的東西,人人痛恨。亦作“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成語出處:
    毛澤東《反對黨八股》:“弄得這兩個怪物原形畢露,‘老鼠過街,人人喊打’,這兩個怪物也就容易消滅了。”
    286

    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成語拼音:
    lǎo shǔ guò jiē,rén rén hǎn dǎ
    成語解釋:
    比喻害人的東西,大家一致痛恨。
    成語出處:
    毛澤東《反對黨八股》:“弄得這兩個怪物原形畢露,‘老鼠過街,人人喊打’,這兩個怪物也就容易消滅了。”
    287

    老鼠見貓

    成語拼音:
    lǎo shǔ jiàn māo
    成語解釋:
    比喻十分懼怕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7卷:“月英見了焦氏,猶如老鼠見貓,膽喪心驚,不敢不跟著他走,到家又打個半死。”
    288

    柳樹上著刀,桑樹上出血

    成語拼音:
    liǔ shù shàng zháo dāo,sāng shù shàng chū xuè
    成語解釋:
    比喻代人受過。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20卷:“忽朝一日,發出句說話來,教‘張公吃酒李公醉’,‘柳樹上著刀,桑樹上出血’。”
    289

    黎庶涂炭

    成語拼音:
    lí shù tú tàn
    成語解釋:
    形容人們處于水深火熱的境地
    成語出處:
    《晉書 劉元海載記》:“黎庶涂炭,靡所控告。”
    290

    老鼠尾巴

    成語拼音:
    lǎo shǔ wěi bā
    成語解釋:
    比喻條件很差,力量很小
    成語出處:
    陳立德《前驅》:“卻被她一把揪住了腦后的那條花白的細辮子,像抓住了一條就想逃走的老鼠尾巴。”
    291

    狼貪鼠竊

    成語拼音:
    láng tān shǔ qiè
    成語解釋:
    如狼那樣貪狠;似鼠那樣慣竊。常形容敵人貪狠卑鄙。
    成語出處:
    明 于謙《出塞》詩:“瓦刺窮胡真犬豕,敢向邊疆撓赤子。狼貪鼠竊去復來,不解偷生求速死。”
    292

    連宵徹曙

    成語拼音:
    lián xiāo chè shǔ
    成語解釋:
    見“連宵達旦”。
    成語出處:
    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論語·里仁篇》:“下至無賴子弟,投瓊賭采,連宵徹曙,及至父母病,教他坐侍一夜,瞌睡便驅不去。”
    293

    龍興云屬

    成語拼音:
    lóng xīng yún shǔ
    成語解釋:
    《易·干》:“云從龍,風從虎。”后遂以“龍興云屬”喻王者興起則必遇賢臣良將。
    成語出處:
    《易·干》:“云從龍,風從虎。”
    294

    濫竽充數

    成語拼音:
    làn yú chōng shù
    成語解釋:
    濫:與真實不符;竽:一種簧管樂器。不會吹竽的人冒充吹竽行家;混在樂隊中湊數。比喻沒有本事的人冒充有本事;或以次貨冒充好貨。有時也表自謙。
    成語出處: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內儲說上》:“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295

    狼眼鼠眉

    成語拼音:
    láng yǎn shǔ méi
    成語解釋:
    形容人相貌兇惡。
    成語出處:
    296

    目不識書

    成語拼音:
    mù bù shí shū
    成語解釋:
    謂讀書很少或沒讀過書;不甚識字或不識字。
    成語出處:
    宋·司馬光《涑水記聞》第16卷:“目不識書,而能口占作詩,頗有才思。”
    297

    目不知書

    成語拼音:
    mù bù zhī shū
    成語解釋:
    見“目不識書”。
    成語出處:
    清·侯方域《豫省試第一》:“后趙石勒目不知書,然常使人讀《漢書》,勒臥聽之。”
    298

    貓兒哭鼠

    成語拼音:
    māo ér kū shǔ
    成語解釋:
    比喻假慈悲,偽裝同情
    成語出處:
    吳組緗《一千八百擔》:“你這些憐惜佃戶的話,都是貓兒哭鼠。”
    299

    毛發倒豎

    成語拼音:
    máo fā dǎo shù
    成語解釋:
    倒豎:尾端朝上直立。汗毛、頭發都豎起來。①比喻怒不可遏。②形容很害怕,很緊張。亦作“毛發皆豎”、“毛發盡豎”、“毛發為豎”。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0回:“騰讀畢,毛發倒豎,咬牙嚼舌,滿口流血。”
    300

    毛發盡豎

    成語拼音:
    máo fà jìn shù
    成語解釋:
    豎:直立。汗毛和頭發都豎立起來。形容憤怒或極度恐懼、緊張的樣子
    成語出處: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71回:“黑蠻龍聽了,不覺腮邊火冒,毛發盡豎。”
    * shu成語,shu的成語,帶sh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