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sheng的成語 (1316個)

    1221

    言為心聲

    成語拼音:
    yán wéi xīn shēng
    成語解釋:
    言:語言。語言是表達內心活動的聲音。指語言是人們思想情感的反映。
    成語出處:
    漢 揚雄《法言 問神》:“故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
    1222

    云霧之盛,頃刻而訖

    成語拼音:
    yún wù zhī shèng,qǐng kè ér qì
    成語解釋:
    盛:大;頃刻:一會兒;訖:完結。云霧再大,轉眼間就會散凈。比喻某種勢力不會長久
    成語出處:
    漢·魏朗《魏子》:“云霧之盛,頃刻而訖;暴雨之盛,不過終日。”
    1223

    疑心生暗鬼

    成語拼音:
    yí xīn shēng àn guǐ
    成語解釋:
    指因為多疑而產生各種幻覺和錯誤判斷。
    成語出處:
    宋 呂本中《師友雜志》:“嘗聞人說鬼怪者,以為必無此理,以為疑心生暗鬼,最是切要議論。”
    1224

    疑心生鬼

    成語拼音:
    yí xīn shēng guǐ
    成語解釋:
    指無中生有地亂猜疑,導致自己嚇唬自己
    成語出處:
    宋·呂本中《師友雜志》:“嘗聞人說鬼怪者,以為必無此理,以為疑心生暗鬼,最是切要議論。”
    1225

    一線生機

    成語拼音:
    yī xiàn shēng jī
    成語解釋:
    還有一點兒生存的希望(一線:極其細微;微少;生機:生存的機能;指生存)。
    成語出處:
    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若借溫太真之事,為小人開一線生路,借范堯夫之言,為君子憂后來之禍,則失之矣。”
    1226

    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繩

    成語拼音:
    yī yè bèi shé yǎo,shí rì pà má shéng
    成語解釋:
    一次被蛇咬了,看見井邊斷了的繩子也害怕。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頭,以后碰到類似的情況也會害怕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73回:“真真‘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繩’光景。”
    1227

    應運而生

    成語拼音:
    yìng yùn ér shēng
    成語解釋:
    原意是順應天命而產生的人或事物;后多指順應適當的時機或時代要求而出現的人或事物。
    成語出處:
    漢 荀悅《漢紀后序》:“實天生德,應運建立。”
    1228

    殷憂啟圣

    成語拼音:
    yīn yōu qǐ shèng
    成語解釋:
    殷:深。深切的憂慮能啟發最高的智慧
    成語出處:
    晉·劉琨《勸進表》:“或多難以固邦國,或殷憂以啟圣明。”
    1229

    掩映生姿

    成語拼音:
    yǎn yìng shēng zī
    成語解釋:
    掩映:隱約映襯。指景物互相襯托更顯出景物的美
    成語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20回:“兩邊碧渠如鏡,掩映生姿。”
    1230

    欲言無聲

    成語拼音:
    yù yán wú shēng
    成語解釋:
    形容想說又說不出來
    成語出處:
    冰心《最后的安息》:“猛然看是惠姑,眉眼動了幾動,只顯出欲言無聲欲哭無淚的樣子。”
    1231

    燕語鶯聲

    成語拼音:
    yàn yǔ yīng shēng
    成語解釋:
    燕子的語音;黃鶯的歌聲。原形容美好的春光。后形容女子聲音宛轉動聽。
    成語出處:
    元 關漢卿《金線池》楔子:“裊娜復輕盈,都是宜描上翠屏,語若流鶯聲似燕,丹青,燕語鶯聲怎畫成?”
    1232

    蕓蕓眾生

    成語拼音:
    yún yún zhòng shēng
    成語解釋:
    佛家語;指世間眾多的生靈。后多指世上大群無知識的人。蕓蕓:眾多的樣子。
    成語出處:
    先秦 李耳《老子》第十六章:“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
    1233

    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繩

    成語拼音:
    yī zhāo bèi shé yǎo,sān nián pà jǐng shéng
    成語解釋:
    一次被蛇咬了,看見井邊斷了的繩子也害怕。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頭,以后碰到類似的情況也會害怕
    成語出處:
    老舍《小坡的生日》:“南星摸著頭上的大包,頗有點‘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繩’的神氣。”
    1234

    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成語拼音:
    yī zǐ chū jiā,jiǔ zǔ shēng tiān
    成語解釋:
    指子孫中有一人出家,祖宗都能升天。常用以借喻一人得勢,全家沾光。
    成語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一百回:“常言:‘一子出家,九祖升天’,你那夫主冤愆解釋,亦得超生去了。”
    1235

    一子出家,七祖升天

    成語拼音:
    yī zǐ chū jiā,qī zǔ shēng tiān
    成語解釋:
    借喻一人得勢,全家沾光。同“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一一七回:“我說的不是功名么?你們不知道‘一子出家,七祖升天呢’?”
    1236

    玉振金聲

    成語拼音:
    yù zhèn jīn shēng
    成語解釋:
    喻文章道德之盛。
    成語出處:
    《梁書·徐勉傳》:“網羅經誥,玉振金聲,義貫幽微,理入神契。”唐˙楊炯《從弟去溢墓志銘》:“至如白雪回光,清風度曲,崔亭伯真龍之氣,揚子云吐鳳之才,莫不玉振金聲,筆有余力。”
    1237

    一子悟道,九族升天

    成語拼音:
    yī zǐ wù dào,jiǔ zú shēng tiān
    成語解釋:
    九族:本人的父、祖父、曾祖、高祖和子、孫、曾孫、重孫。一個孩子領悟天道,整個家族都能升到天堂去
    成語出處:
    元·馬致遠《黃粱夢》第一折:“常言道:‘一子悟道,九族升天’,不要錯過了。”
    1238

    岳鎮淵渟

    成語拼音:
    yuè zhèn yuān shēng
    成語解釋:
    岳,亦寫作“岳”。謂如山岳屹立,如淵水停滯。本用以形容軍隊穩定,不可動搖。《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爾乃回輿駐罕,岳鎮淵渟。”李善注:“《孫子兵法》曰:‘其鎮如山,其渟如淵。’”亦作“岳峙淵渟”。后多用以形容人堅定沉著。
    成語出處:
    《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爾乃回輿駐罕,岳鎮淵渟。”李善注:“《孫子兵法》曰:‘其鎮如山,其渟如淵。’”
    1239

    戰必勝,攻必取

    成語拼音:
    zhàn bì shèng,gōng bì qǔ
    成語解釋:
    每次打仗都獲勝,每次進攻都攻下。形容軍隊力量強大,百戰百勝。比喻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1240

    指不勝僂

    成語拼音:
    zhǐ bù shèng lǚ
    成語解釋:
    見“指不勝屈”。
    成語出處:
    清·和邦額《夜譚隨錄·吳喆》:“奇遇之多,指不勝僂,若今日所昵,未數數覯也。”
    * sheng成語,sheng的成語,帶she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