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ng的成語 (1316個)
-
1141
議論風生
- 成語拼音:
- yì lùn fēng shēng
- 成語解釋:
- 形容談論廣泛、生動而又風趣。
- 成語出處:
- 宋王暐《道山清話》:“韓持國為人凝嚴方重,每兄弟聚話,玉汝、子華議論風生,持國未嘗有一言。”
-
1142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 成語拼音:
- yī nián bèi shé yǎo,shí nián pà jǐng shéng
- 成語解釋:
-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過苦頭,以后一碰到類似的事情就害怕。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一卷:“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說到貨物,我就沒有膽氣了。”
-
1143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繩
- 成語拼音:
- yī nián bèi shé yǎo,sān nián pà jǐng shéng
- 成語解釋:
-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過苦頭,以后一碰到類似的事情就害怕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一卷:“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說到貨物,我就沒有膽氣了。”
-
1144
一犬吠形,百犬吠聲
- 成語拼音:
- yī quǎn fèi xíng,bǎi quǎn fèi shēng
- 成語解釋:
- 比喻隨聲附和,沒有主見,湊熱鬧。
- 成語出處:
- 漢 王符《潛夫論 賢難》:“一犬吠形,萬犬吠聲;一人傳虛,百人傳實。”
-
1145
一犬吠形,群犬吠聲
- 成語拼音:
- yī quǎn fèi xíng,qún quǎn fèi shēng
- 成語解釋:
- 吠:狗叫。比喻隨聲附和,沒有主見,湊熱鬧
- 成語出處:
- 《晉書·傅咸傳》:“一犬吠形,群犬吠聲,懼于群犬,遂至叵聽也。”
-
1146
一犬吠影,百犬吠聲
- 成語拼音:
- yī quǎn fèi yǐng,bǎi quǎn fèi shēng
- 成語解釋:
- 吠:狗叫。比喻隨聲附和,沒有主見,湊熱鬧
- 成語出處:
- 梁啟超《新民說》第九節:“諺曰:‘一犬吠影,百犬吠聲’,悲哉!”
-
1147
逸趣橫生
- 成語拼音:
- yì qù héng shēng
- 成語解釋:
- 指超逸不俗的情趣洋溢而出。
- 成語出處:
- 清顧祿《桐橋倚棹錄 冢墓》:“[梅花和尚錢堉]醉后落筆,逸趣橫生,自謂醒時不及也。”
-
1148
嚶其鳴矣,求其友聲
- 成語拼音:
- yīng qí míng yǐ,qiú qí yǒu shēng
- 成語解釋:
- 嚶:鳥鳴聲。鳥兒在嚶嚶地鳴叫,尋求同伴的應聲。比喻尋求志同道合的朋友。
- 成語出處:
- 《詩經·小雅·伐木》:“嚶其鳴矣,求其友聲。相彼鳥矣,猶求友聲;矧伊人矣,不求友生。”
-
1149
余錢剩米
- 成語拼音:
- yú qián shèng mǐ
- 成語解釋:
- 有剩余的金錢與大米。形容生活富裕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第一部分是有余錢剩米的,即用其體力或腦力勞動所得,除自給外,每年有余剩。”
-
1150
飲泣吞聲
- 成語拼音:
- yǐn qì tūn shēng
- 成語解釋:
- 泣:無聲的哭;吞聲:不敢出聲。不敢放聲大哭。
- 成語出處:
- 宋 王明清《玉照新志》第二卷:“悵然慘,嬌魂怨,飲泣吞聲。”
-
1151
飲氣吞聲
- 成語拼音:
- yǐn qì tūn shēng
- 成語解釋:
- 謂不喘氣,不做聲。形容憂懼惶恐。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任孝恭《為汝南王檄魏文》:“關東英俊,河北雄才,痛桑梓淪蕪,室家顛殞,飲氣吞聲,志申讎怨。”
-
1152
鴉雀無聲
- 成語拼音:
- yā què wú shēng
- 成語解釋:
- 連烏鴉和麻雀的叫聲都沒有。形容自然環境很靜或形容人們默不作聲;一聲不響。鴉:烏鴉;雀:麻雀。
- 成語出處: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四卷:“公曰:‘鴉去無聲,運何言聞?’”
-
1153
鴉鵲無聲
- 成語拼音:
- yā què wú shēng
- 成語解釋:
- 形容非常靜。同“鴉雀無聲”。
- 成語出處:
- 《痛史》第二回:“此時只覺得靜悄悄的鴉鵲無聲。”
-
1154
雅雀無聲
- 成語拼音:
- yǎ què wú shēng
- 成語解釋:
- 形容靜默之極。雅,“鴉”的古字。
- 成語出處:
- 《廿世紀女界文明燈》彈詞:“文櫻宣讀報告,臺下靜聽,一時雅雀無聲的,但聞時鐘叮當。”
-
1155
一切眾生
- 成語拼音:
- yī qiè zhòng shēng
- 成語解釋:
- 佛教指人類和一切生物。
- 成語出處:
- 《大智度論》第27卷:“如佛所說,無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等,一切眾生中佛最第一。”
-
1156
一人得道,雞犬飛升
- 成語拼音:
- yī rén dé dào,jī quǎn fēi shēng
- 成語解釋:
- 比喻一個人做了官,和他有關系的人也都跟著沾光
- 成語出處:
- 魯迅《二心集·張資平氏的“小說學”》:“但作者一轉方向,則一人得道,雞犬飛升,何況神仙的遺蛻呢。”
-
1157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 成語拼音:
- yī rén dé dào,jī quǎn shēng tiān
- 成語解釋:
- 一個人得道面仙,全家連雞、狗也都隨之升天。比喻一個人做了官,和他有關系的人也都跟著得勢。
- 成語出處:
- 漢 王充《論衡 道虛》:“淮南王學道,招會天下有道之人,傾一國之尊,下道術之士,是以道術之士并會淮南,奇方異術,莫不爭出。王遂得道,舉家升天,畜產皆仙,犬吠于天上,雞鳴于云中。”
-
1158
油然而生
- 成語拼音:
- yóu rán ér shēng
- 成語解釋:
- 油然:自然地;不由地;生:發生;產生。多指某種感情自然而然地產生。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祭義》:“則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
-
1159
一人飛升,仙及雞犬
- 成語拼音:
- yī rén fēi shēng,xiān jí jī quǎn
- 成語解釋:
- 用以比喻一人得勢,與其有關者亦皆隨之發跡。多含諷刺意。同“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 成語出處:
- 語出漢 淮南王劉安舉家升天的傳說。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促織》:“天將以酬長厚者,遂使撫臣、令尹、并受促織恩蔭。聞之:‘一人飛升,仙及雞犬。’信夫!”
-
1160
一人高升,眾人得濟
- 成語拼音:
- yī rén gāo shēng,zhòng rén dé jì
- 成語解釋:
- 比喻一個人做了官,和他有關系的人也都跟著沾光
- 成語出處:
- 梁斌《紅旗譜》第一卷:“一人高升,眾人得濟。你一個人掙錢,一大家子人不受急窄了。”
* sheng成語,sheng的成語,帶sheng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