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sheng的成語 (1316個)

    1041

    頑鐵生光

    成語拼音:
    wán tiě shēng guāng
    成語解釋:
    硬鐵放出光輝。比喻人遇到好的機會就會大為改觀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14回:“俗語道得好:運去黃金減價,時來頑鐵生光。”
    1042

    頑鐵生輝

    成語拼音:
    wán tiě shēng huī
    成語解釋:
    硬鐵放出光輝。比喻人遇到好的機會就會大為改觀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一卷:“運去黃金失色,時來頑鐵生輝。”
    1043

    無往不勝

    成語拼音:
    wú wǎng bù shèng
    成語解釋:
    往:到。所到之處;沒有不勝利的。指在各處都行得通;辦得好;能取得成功。
    成語出處:
    京劇《紅色娘子軍》第二場:“連長,我們軍民一心,就無往不勝!”
    1044

    唯唯連聲

    成語拼音:
    wěi wěi lián shēng
    成語解釋:
    唯唯:謙卑的應答。連聲應答,以示順從。
    成語出處:
    《史記·趙世家》:“徒聞唯唯,不聞周舍之諤諤。”
    1045

    望文生訓

    成語拼音:
    wàng wén shēng xùn
    成語解釋:
    見“望文生義”。
    成語出處:
    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臨部》:“《左襄二十六傳》……按即‘潛’字之變,杜望文生訓耳。”
    1046

    望文生義

    成語拼音:
    wàng wén shēng yì
    成語解釋:
    不了解某一詞句的確切涵義;光從字面上去牽強附會;做出不確切的解釋。文:文字;語句;義:意義。
    成語出處:
    清 張之洞《輶軒轉語 語學》:“不然,空談臆說,望文生義,即或有理,亦所謂郢書燕說耳。”
    1047

    甕牖繩樞

    成語拼音:
    wèng yǒu shéng shū
    成語解釋:
    牖:窗子;樞:門的轉軸。破甕做窗,繩作門軸。比喻貧窮人家。
    成語出處:
    漢 賈誼《過秦論》上:“然而陳涉甕牖繩樞之子,甿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
    1048

    烏有先生

    成語拼音:
    wū yǒu xiān shēng
    成語解釋:
    虛擬的人名或事物。
    成語出處:
    漢·司馬相如《子虛賦》:“楚使子虛使于齊,王悉發車騎,與使者出畋。畋罷,子虛過姹烏有先生,亡是公存焉。”
    1049

    無中生有

    成語拼音:
    wú zhōng shēng yǒu
    成語解釋:
    把沒有的說成有。指憑空捏造。
    成語出處:
    先秦 李耳《老子》:“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1050

    文子同升

    成語拼音:
    wén zǐ tóng shēng
    成語解釋:
    謂家臣奴仆與主人同居官職。語出《論語·憲問》:“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與文子同升諸公。子聞之,曰:‘可以為文矣。’”
    成語出處:
    語出《論語·憲問》:“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與文子同升諸公。子聞之,曰:‘可以為文矣。’”
    1051

    響不辭聲

    成語拼音:
    xiǎng bù cí shēng
    成語解釋:
    響:回聲。回響不能離開聲音。比喻榮譽從實際作為得來
    成語出處:
    漢·劉向《說苑·雜言》:“響不辭聲,鑒不辭形,君子正一,而萬物皆成。”
    1052

    行不勝衣

    成語拼音:
    xíng bù shèng yī
    成語解釋:
    衣服都禁受不起,比喻體力衰弱。
    成語出處:
    《荀子·非相》:“葉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將不勝其衣。”
    1053

    邪不勝正

    成語拼音:
    xié bù shèng zhèng
    成語解釋:
    猶言邪不犯正。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平妖傳》第34回:“自古道‘邪不勝正’。吾仗天威討誅反賊,有何懼哉!”
    1054

    喜不自勝

    成語拼音:
    xǐ bù zì shèng
    成語解釋:
    勝:承擔。指喜悅難以克制。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鐘繇《賀捷表》:“天道禍淫,不終厥命,奉聞嘉熹,喜不自勝。”
    1055

    心浮氣盛

    成語拼音:
    xīn fú qì shèng
    成語解釋:
    形容人性情浮躁,態度傲慢。
    成語出處:
    孫犁《秀露集 文學和生活的路》:“好在還沒惹出什么大禍,我后來就不敢再這樣心浮氣盛了。”
    1056

    習非勝是

    成語拼音:
    xí fēi shèng shì
    成語解釋:
    習:習慣于。錯誤成了習慣,反以為是對的
    成語出處:
    漢·揚雄《法言·學行》:“一卷之書,必立之師,習乎習,以習非之勝是,況習是之勝非乎?”
    1057

    弦歌之聲

    成語拼音:
    xián gē zhī shēng
    成語解釋:
    弦歌:弦樂。彈琴和唱歌的聲音。泛指教學活動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
    1058

    霞舉飛升

    成語拼音:
    xiá jǔ fēi shēng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1059

    形具神生

    成語拼音:
    xíng jù shén shēng
    成語解釋:
    形:形體;神:精神。人的形體具備,精神隨之產生。
    成語出處:
    《荀子·天論》:“天職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好惡喜怒哀樂臧(藏)焉,夫是之謂天情。”
    1060

    噓枯吹生

    成語拼音:
    xū kū chuī shēng
    成語解釋:
    噓:呵氣。枯了的吹氣使生長,生長著的吹氣使枯干。比喻在言論中有批評的,有表揚的。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鄭太傳》:“孔公緒清談高論,噓枯吹生,并無軍旅之才,執銳之干。”
    * sheng成語,sheng的成語,帶she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