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ng的成語 (1316個)
-
881
殺生之權
- 成語拼音:
- shā shēng zhī quán
- 成語解釋:
- 殺:殺戮;生:生存。執掌生死大權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游俠傳》:“以匹夫之細,竊殺生之權,其罪已不容于誅矣。”
-
882
雖死之日,猶生之年
- 成語拼音:
- suī sǐ zhī rì,yóu shēng zhī nián
- 成語解釋:
- 猶:如同。指人雖死,精神不滅,楷模猶存。也指心無牽掛、憾事,雖死猶同活著。
- 成語出處:
- 晉 常璩《漢中士女志 文姬》:“先公為漢忠臣,雖死之日,猶生之年。”
-
883
繩樞之士
- 成語拼音:
- shéng shū zhī shì
- 成語解釋:
- 樞:門上的轉軸;繩樞:用繩子系樞軸。形容生活貧窮的人或指貧苦人家子弟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劉峻《廣絕交論》:“則有窮巷之賓,繩樞之士。”
-
884
隨聲逐響
- 成語拼音:
- suí shēng zhú xiǎng
- 成語解釋:
- 指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 成語出處:
- 東漢·王符《潛夫論·賢難》:“此隨聲逐響之過也。”
-
885
事生肘腋
- 成語拼音:
- shì shēng zhǒu yè
- 成語解釋:
- 肘腋:胳肢窩。比喻事變就發生在身邊。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 蜀志 法正傳》:“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于肘腋之下,當斯之時,進退狼跋。”
-
886
繩樞之子
- 成語拼音:
- shéng shū zhī zǐ
- 成語解釋:
- 樞:門上的轉軸;繩樞:用繩子系樞軸。形容生活貧窮的人或指貧苦人家子弟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陳涉,甕牖繩樞之子。”
-
887
升堂拜母
- 成語拼音:
- shēng táng bài mǔ
- 成語解釋:
- 升:登上;堂:古代指宮室的前屋。拜見對方的母親。指互相結拜為友好人家。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吳志·周瑜傳》:“堅子策,與瑜同年,獨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無通共。”
-
888
生吞活剝
- 成語拼音:
- shēng tūn huó bō
- 成語解釋:
- 比喻機械地套用別人的言論、經驗、方法;或囫圇吞棗、食而不化。
- 成語出處:
- 唐 劉肅《大唐新語 譜謔》:“有棗強尉張懷慶好偷名士文章……人為之諺云:‘活剝王昌齡,生吞郭正一。’”
-
889
生吞活奪
- 成語拼音:
- shēng tūn huó duó
- 成語解釋:
- 生:原封不動。形容粗暴地搶奪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洪波曲》第16章:“原先本打算田三廳直接辦理的,梁寒操生吞活奪的搶夫,乃超和鹿地便只以顧問的名義留下。”
-
890
剩湯臘水
- 成語拼音:
- shèng tāng là shuǐ
- 成語解釋:
- 吃剩下來的飯菜
- 成語出處:
- 老舍《駱駝祥子》:“做菜做飯全托付給了小福子,自然那些剩湯臘水的就叫小福子拿去給弟弟們吃。”
-
891
聲吞氣忍
- 成語拼音:
- shēng tūn qì rěn
- 成語解釋:
- 吞:咽下。形容受了氣勉強忍耐,不敢出聲抗爭
- 成語出處:
- 明·高明《琵琶記·瞷詢衷情》:“夫人,非是我聲吞氣忍,只為你爹行勢逼臨,怕他知我要歸去,將人廝禁。”
-
892
生同衾,死同穴
- 成語拼音:
- shēng tóng qīn,sǐ tóng xué
- 成語解釋:
- 衾:被子。生時共用一條被子,死后合一個墳墓。形容夫妻恩愛
- 成語出處:
- 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風月瑞仙亭》:“我既委身于你,樂則同樂,憂則同憂;生同衾,死同穴。”
-
893
升天入地
- 成語拼音:
- shēng tiān rù dì
- 成語解釋:
- 升:上升。上到天上,鉆入地下
- 成語出處:
- 唐·白居易《長恨歌》:“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
-
894
升堂入室
- 成語拼音:
- shēng táng rù shì
- 成語解釋:
- 古代宮室,前為堂,后為室。比喻學識或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逐步達到很高的成就。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先進》:“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
895
誓同生死
- 成語拼音:
- shì tóng shēng sǐ
- 成語解釋:
- 立誓同生共死。形容十分密切,不可拆散。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8卷:“兒與吳衙內誓同生死,各不更改。”
-
896
生拖死拽
- 成語拼音:
- shēng tuō sǐ zhuāi
- 成語解釋:
- 形容強行拖扯。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回:“遂打了個落花流水,生拖死拽,把個英蓮拖去,如今也不知死活。”
-
897
聲威大震
- 成語拼音:
- shēng wēi dà zhèn
- 成語解釋:
- 聲勢威望急速增長;使人非常震動。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10回:“將軍功績已成,威聲大震。”
-
898
聲聞過情
- 成語拼音:
- shēng wén guò qíng
- 成語解釋:
- 名聲超過實際。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下》:“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
-
899
聲聞過實
- 成語拼音:
- shēng wén guò shí
- 成語解釋:
- 聲聞:名譽。名聲超過實際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正所謂聲聞過實,君子恥之。”
-
900
身無立錐
- 成語拼音:
- sheng wu li zhui
- 成語解釋:
- 沒有寸土可以容身。比喻極小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31回:“今日身無立錐,誠恐有誤諸君。”
* sheng成語,sheng的成語,帶sheng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