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sheng的成語 (1316個)

    781

    聲色不動

    成語拼音:
    shēng sè bù dòng
    成語解釋:
    聲:說話的聲音;色:臉色;動:變動。不說話,不流露感情。形容神態非常鎮靜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五卷:“眾人道是一番天樣大、火樣急的事,怎知襄敏公看得等閑,聲色不動,化做一杯雪水。”
    782

    食生不化

    成語拼音:
    shí shēng bù huà
    成語解釋:
    謂生吞活剝,不善靈活運用。
    成語出處:
    清·張謙宜《繭齋詩談·統論》:“即如詩家臨摹老杜,豈不名手,然食生不化,反受其累。”
    783

    聲色并厲

    成語拼音:
    shēng sè bìng lì
    成語解釋:
    聲色:聲音和臉色。說話時聲音和臉色都很嚴厲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敦聲色并厲,欲以威力便從己。”
    784

    生死不渝

    成語拼音:
    shēng sǐ bù yú
    成語解釋:
    渝:改變。無論活著還是死去都不會改變。形容對理想、信念、友誼、盟約等忠貞不移。
    成語出處:
    嚴復《論中國之阻力與離心力》:“然其先必有數十人或數百人,同一心志,生死不渝。”
    785

    生死不易

    成語拼音:
    shēng sǐ bù yì
    成語解釋:
    易:改變。活著還是死了都不改變。形容對理想、情誼等的忠貞不移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82回:“權曰:‘孤與子渝,有生死不易之盟。’”
    786

    剩水殘山

    成語拼音:
    shèng shuǐ cán shān
    成語解釋:
    殘破的山河。多形容亡國后的或經過變亂后的土地景物。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來的事物。
    成語出處:
    唐 杜甫《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詩:“剩水滄江破,殘山碣石開。”
    787

    剩山殘水

    成語拼音:
    shèng shān cán shuǐ
    成語解釋:
    殘破的山河。多形容亡國后的或經過變亂后的土地景物。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來的事物。
    成語出處:
    清·孫雨林《皖江血·定計》:“收回那十八省剩山殘水,洗盡這二百年藏污納垢。”
    788

    殺身出生

    成語拼音:
    shā shēn chū shēng
    成語解釋:
    出:去,離棄。舍棄生命
    成語出處:
    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忠廉》:“忠臣亦然,茍便于主利于國,無敢辭違,殺身出生以徇之。”
    789

    生死存亡

    成語拼音:
    shēng sǐ cún wáng
    成語解釋:
    生存或者死亡。形容局勢或斗爭的發展已到最后關頭。
    成語出處:
    五代 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我婿離家不歸,數歲蔑有音耗,生死存亡,弗可知也。”
    790

    死生存亡

    成語拼音:
    sǐ shēng cún wáng
    成語解釋:
    生存或者死亡。常用比喻事態已經到了決定前途命運的關鍵時刻。亦作“生死存亡”。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定公十五年》:“夫禮,死生存亡之體也。”
    791

    生死長夜

    成語拼音:
    shēng sǐ cháng yè
    成語解釋:
    生死:生存和死亡。指漫長昏昧的生死輪回
    成語出處:
    清·道霈《重刊緣起》:“原夫大地眾生,居生死長夜中。”
    792

    舍生存義

    成語拼音:
    shě shēng cún yì
    成語解釋:
    舍:放棄;存:保存。舍棄自己的生命去維護正義的事業
    成語出處:
    《北齊書·孫搴等傳贊》:“贊曰:彥舉驅馳,萬高行波,元康忠勇,舍生存義。”
    793

    升山采珠

    成語拼音:
    shēng shān cǎi zhū
    成語解釋:
    到山上去采珍珠。比喻辦事的方向、方法錯誤,一定達不到目的。
    成語出處:
    《后漢書·劉玄傳》:“興化致理,譬猶緣木求魚,升山采珠。”
    794

    隨聲附和

    成語拼音:
    suí shēng fù hè
    成語解釋:
    自己沒有主見;別人怎么說;就跟著怎么說。隨:跟著;和:音賀。
    成語出處: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崇侯虎不過隨聲附和,實非本心。”
    795

    隨聲吠影

    成語拼音:
    suí shēng fèi yǐng
    成語解釋:
    比喻一經他人唆使,便不分是非曲直,對人大加攻擊。
    成語出處:
    漢 王符《潛夫論 賢難》:“諺曰:一犬吠形,百犬吠聲。”
    796

    聲色狗馬

    成語拼音:
    shēng sè gǒu mǎ
    成語解釋:
    聲色:歌舞和女色;狗馬:養狗和騎馬。后來二語連用;形容剝削階級荒淫無恥的生活方式。
    成語出處:
    唐 白居易《悲哉行》:“平封還酒債,堆金選蛾眉。聲色狗馬外,其余一無知。”
    797

    神圣工巧

    成語拼音:
    shén shèng gōng qiǎo
    成語解釋:
    中醫對望、聞、問、切四種方法的別稱。
    成語出處:
    《難經·神圣工巧》:“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圣’,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脈而知之謂之‘巧’。”
    798

    生死骨肉

    成語拼音:
    shēng sǐ gǔ ròu
    成語解釋:
    使死人復生,白骨長肉。形容恩惠極深厚
    成語出處:
    唐·顏真卿《謝戶部侍郎表》:“生死骨肉,受賜已深。”
    799

    生死關頭

    成語拼音:
    shēng sǐ guān tóu
    成語解釋:
    非生即死的緊急關頭
    成語出處:
    明·高攀龍《講義·仁遠乎哉章》:“此一轉念,是生死關頭,千圣都從此做成。”
    800

    聲勢浩大

    成語拼音:
    shēng shì hào dà
    成語解釋:
    浩:廣大。聲威和氣勢非常浩大。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如今宋江領兵圍城,聲勢浩大,不可抵敵。”
    * sheng成語,sheng的成語,帶she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