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sheng的成語 (1316個)

    481

    民生涂炭

    成語拼音:
    mín shēng tú tàn
    成語解釋:
    涂:泥沼;炭: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處于極端困苦的境地。
    成語出處:
    《尚書 仲虺之誥》:“有夏昏德,民墜涂炭。”《晉書 苻丕載記》:“先帝晏駕賊庭,京師鞠為戎穴,神州蕭條,生靈涂炭。”
    482

    慢聲細語

    成語拼音:
    màn shēng xì yǔ
    成語解釋:
    形容說話時聲音輕柔
    成語出處:
    羅廣斌《紅巖》第12章:“老大哥看出牢房里只剩他兩人時,就慢聲細語地問他。”
    483

    賣笑生涯

    成語拼音:
    mài xiào shēng yá
    成語解釋:
    生涯:生活。指妓女以出賣笑臉為業
    成語出處:
    魯迅《謾罵》:“倘使她實在是做賣笑生涯的,就并不是謾罵,倒是說了真實。”
    484

    慢易生憂

    成語拼音:
    màn yì shēng yōu
    成語解釋:
    慢:疏慢;易:輕易;憂:憂愁。疏慢輕易必然壞事,因而產生憂愁。
    成語出處:
    《管子·內業》:“思索生知,慢易生憂,暴傲生怨,憂郁生疾。”
    485

    滿坐風生

    成語拼音:
    mǎn zuò fēng shēng
    成語解釋:
    亦作“滿座風生”。座席之間飄來清風,使同座者都能感到。比喻來者神氣不凡,光采動人。
    成語出處:
    前蜀·杜光庭《虬髯客傳》:“俄而文皇到來,精彩驚人,長揖而坐,滿坐風生,顧盼煒如也。”
    486

    滿座風生

    成語拼音:
    mǎn zuò fēng shēng
    成語解釋:
    見“滿坐風生”。
    成語出處:
    宋·韓淲《澗泉日記》中卷:“談論滑稽,文彩可觀,圍棋飲酒,滿座風生。”
    487

    明珠生蚌

    成語拼音:
    míng zhū shēng bàng
    成語解釋:
    比喻出色的父親生出出色的兒子
    成語出處:
    《三輔決錄》:“昨日仲將來,文敏篤誠,保家之主也,不意雙珠近出老蚌。”
    488

    名紙生毛

    成語拼音:
    míng zhǐ shēng máo
    成語解釋:
    名片紙磨得生了毛,字跡模糊了。比喻人的聲譽下降,今不如昔
    成語出處: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劉魯風投謁所知,為典謁所阻,因有詩曰:‘無錢乞與韓知客,名紙生毛不為通。’”
    489

    木直中繩

    成語拼音:
    mù zhí zhòng shéng
    成語解釋:
    中:符合、合乎;繩:木匠用以取直,浸滿墨汁的線繩。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線
    成語出處:
    戰國·趙·荀況《勸學》:“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
    490

    怒從心起,惡向膽生

    成語拼音:
    nù cóng xīn qǐ,è xiàng dǎn shēng
    成語解釋:
    惡:兇暴。比喻憤怒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來。也泛指惱怒到極點
    成語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14回:“不覺怒從心起,惡向膽生,顧不得什么,一口氣趕到客廳。”
    491

    怒從心生

    成語拼音:
    nù cóng xīn shēng
    成語解釋:
    憤怒從心底而起。比喻憤怒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來
    成語出處:
    《斬鬼傳》第七回:“鐘馗聽說一個鬼字,怒從心生,拔劍就砍。”
    492

    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

    成語拼音:
    nù cóng xīn tóu qǐ è xiàng dǎn biān shēng
    成語解釋:
    比喻憤怒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來。也泛指惱怒到極點。
    成語出處:
    《五代史平話》:“朱溫未聽得萬事俱休,才聽得后,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
    493

    南郭先生

    成語拼音:
    nán guō xiān shēng
    成語解釋:
    比喻無才而占據其位的人
    成語出處:
    《晉書 劉寔傳》:“推賢之風不立,濫舉之法不改,則南郭先生之徒盈于朝矣。”
    494

    牛角書生

    成語拼音:
    niú jiǎo shū shēng
    成語解釋:
    比喻勤奮讀書的人
    成語出處:
    《新唐書 李密傳》:“以蒲韉乘牛,掛《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
    495

    匿跡銷聲

    成語拼音:
    nì jì xiāo shēng
    成語解釋:
    指隱藏進來或不公開露面。
    成語出處: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十一:“家生避地,亦到錦江,然畏穎川知之,遂旅游資中郡,銷聲匿跡,惟恐人知。”
    496

    囊里盛錐

    成語拼音:
    náng lǐ shèng zhuī
    成語解釋:
    《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毛遂曰:‘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早得處囊中,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后以“囊里盛錐”謂讓有才能的人得到機會表現自己。
    成語出處:
    《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毛遂曰:‘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早得處囊中,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
    497

    牛馬生活

    成語拼音:
    niú mǎ shēng huó
    成語解釋:
    比喻飽受壓迫剝削的非人生活
    成語出處:
    鄒韜奮《經歷·高三分院》:“我所做的只是捐了一天的薪水所得,救濟在日本紗廠里過牛馬生活,罷工后饑寒交迫的中國同胞。”
    498

    諾諾連聲

    成語拼音:
    nuò nuò lián shēng
    成語解釋:
    諾諾:答應的聲音。連聲答應。表示順從或同意。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金線池》第三折:“閃的我孤孤另另,說的話誕誕鄧鄧,俺也曾輕輕喚著,躬躬前來,喏喏連聲。”
    499

    喏喏連聲

    成語拼音:
    nuò nuò lián shēng
    成語解釋:
    喏喏:答應的聲音。一聲接一聲地答應。形容十分恭順的樣子。
    成語出處:
    元 關漢卿《金線池》第三折:“閃的我孤孤另另,說的話誕誕鄧鄧,俺也曾輕輕喚著,躬躬前來,喏喏連聲。”
    500

    年輕氣盛

    成語拼音:
    nián qīng qì shèng
    成語解釋:
    年紀小,不懂得為人處世,喜歡爭強好勝
    成語出處:
    老舍《小型的復活》:“但是,年輕氣盛,誰管這一套呢!”
    * sheng成語,sheng的成語,帶she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