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sheng的成語 (1316個)

    181

    低聲下氣

    成語拼音:
    dī shēng xià qì
    成語解釋:
    形容說話時恭順卑微的樣子。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95回:“這里只苦了襲人,在寶玉跟前低聲下氣的伏侍勸慰。”
    182

    低聲細語

    成語拼音:
    dī shēng xì yǔ
    成語解釋:
    形容小聲說話
    成語出處:
    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一部:“湯阿英在枕邊低聲細語說了最近的往來,時斷時續,還是有些羞答答的,怕難為情。”
    183

    低聲啞氣

    成語拼音:
    dī shēng yǎ qì
    成語解釋:
    猶言低聲下氣。
    成語出處:
    《醒世恒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陳顏低聲啞氣答道:‘本縣知縣相公,在此拜方義士。’”
    184

    斗升之祿

    成語拼音:
    dǒu shēng zhī lù
    成語解釋:
    斗升:古代容量單位,1斛=10斗,1斗=10升;祿:官員的俸給。微薄的薪俸
    成語出處:
    宋·蘇軾《上樞密韓太尉書》:“向之來,非有取于斗升之祿。”
    185

    斗升之水

    成語拼音:
    dǒu shēng zhī shuǐ
    成語解釋:
    比喻微薄的資助。
    成語出處:
    莊周《莊子 外物》:“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186

    道學先生

    成語拼音:
    dào xué xiān shēng
    成語解釋:
    指思想、作風特別迂腐的讀書人。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二:“仲友喜的是俊爽名流,惱的是道學先生。”
    187

    得意門生

    成語拼音:
    dé yì mén shēng
    成語解釋:
    最受老師欣賞的學生。門生;古代親授業的弟子或科舉中試者對座師的自稱。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他雖和咱們滿洲漢軍隔旗,卻是我第一個得意門生。”
    188

    多一事不如省一事

    成語拼音:
    duō yī shì bù rú shěng yī shì
    成語解釋:
    指不管閑事,事情越少越好。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成語出處:
    《紅樓夢》第四五回:“你說的也是,多一事不如省一事。”
    189

    大音希聲

    成語拼音:
    dà yīn xī shēng
    成語解釋:
    《老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王弼注:“聽之不聞名曰希,不可得聞之音也。有聲則有分,有分則不宮而商矣。分則不能統眾,故有聲者非大音也。”魏源本義引呂惠卿曰:“以至音而希聲,象而無形,名與實常若相反者也,然則道之實蓋隱于無矣。”意謂最大最美的聲音乃是無
    成語出處:
    《老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王弼注:“聽之不聞名曰希,不可得聞之音也。有聲則有分,有分則不宮而商矣。分則不能統眾,故有聲者非大音也。”
    190

    讜言直聲

    成語拼音:
    dǎng yán zhí shēng
    成語解釋:
    讜言:公正的言論;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氣壯的言論。
    成語出處:
    唐 白居易《唐河南元府君夫人墓志銘序》:“由校書郎拜左拾遺,不數月,讜言直聲動于朝廷。”
    191

    大張聲勢

    成語拼音:
    dà zhāng shēng shì
    成語解釋:
    大造聲勢,擴大影響。
    成語出處:
    《宋史·李師中傳》:“今修筑必廣發兵,大張聲勢。”
    192

    刀俎余生

    成語拼音:
    dāo zǔ yú shēng
    成語解釋:
    猶虎口余生。
    成語出處:
    清 昭槤《嘯亭雜記錄 記辛亥敗兵事》:“余刀俎余生,受君恩乃不死,今得以馬革裹尸幸矣!”
    193

    耳后風生

    成語拼音:
    ěr hòu fēng shēng
    成語解釋:
    形容馳驅迅速
    成語出處:
    《梁書 曹景宗傳》:“覺耳后風生,鼻頭出火,此樂使人忘死,不知老之將至。”
    194

    耳后生風

    成語拼音:
    ěr hòu shēng fēng
    成語解釋:
    像耳后刮風一樣。形容激烈、迅速運動時耳后根產生的感覺。
    成語出處:
    《梁書·曹景宗傳》:“景宗謂所親曰:‘我昔日在鄉里,騎快馬如龍,與年少輩數十騎,……覺耳后生風,鼻頭出火,此樂使人忘死,不知老之將至。”
    195

    恩若再生

    成語拼音:
    ēn ruò zài shēng
    成語解釋:
    恩惠極大如同給了第二次生命。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八十一回:“勾踐囚于吾國……今吾復其社稷,恩若再生。”
    196

    惡聲惡氣

    成語拼音:
    è shēng è qì
    成語解釋:
    形容說話語氣很兇狠,態度粗暴。
    成語出處:
    周立波《山鄉巨變》上卷:“小不順眼,還要發脾氣,惡聲惡氣地罵人,也罵雞和豬和牛。”
    197

    恩甚怨生

    成語拼音:
    ēn shèn yuàn shēng
    成語解釋:
    給予太多的恩惠,反而會引起怨恨。
    成語出處:
    《亢倉子·用道》:“恩甚則怨生,愛多則憎至。”
    198

    恩同再生

    成語拼音:
    ēn tóng zài shēng
    成語解釋:
    恩:恩德。比喻恩情極大,像使自己再生一樣
    成語出處:
    劉流《烈火金剛》第17回:“他不愿意離開他這個恩同再生的母親。”
    199

    奮不顧生

    成語拼音:
    fèn bù gù shēng
    成語解釋:
    奮:振作精神,鼓起干勁。指勇往直前,不顧個人安危
    成語出處:
    《舊唐書·田弘正傳》:“常思奮不顧生,以身殉國。”
    200

    防不勝防

    成語拼音:
    fáng bù shèng fáng
    成語解釋:
    防:防備;勝:盡;完全。形容防備不過來。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這種小人,真是防不勝防。”
    * sheng成語,sheng的成語,帶she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