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she的成語 (557個)

    481

    一口三舌

    成語拼音:
    yī kǒu sān shé
    成語解釋:
    比喻嘮叨、話多。
    成語出處:
    漢·焦延壽《易林》卷十:“一口三舌,相妨無益。”
    482

    一龍一蛇

    成語拼音:
    yī lóng yī shé
    成語解釋:
    比喻人的處藏或出或處,或顯或隱,隨著情況的不同而變更。
    成語出處:
    先秦 管仲《管子 樞言》:“周者不出于口,不見于色。一龍一蛇,一日五化之謂周。”
    483

    邀名射利

    成語拼音:
    yāo míng shè lì
    成語解釋:
    求取名利。
    成語出處: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32卷:“世人不終耆壽,咸多夭歿者,皆由不自愛惜,忿爭盡意,邀名射利,聚毒攻神,內傷骨體,外乏筋肉。”
    484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

    成語拼音:
    yī nián bèi shé yǎo,sān nián pà cǎo suǒ
    成語解釋:
    比喻遭過一次挫折以后就變得膽小怕事。同“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一:“文若虛道:‘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說到貨物,我就沒膽氣了。只是守了這些銀錢回去罷。’”
    485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成語拼音:
    yī nián bèi shé yǎo,shí nián pà jǐng shéng
    成語解釋: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過苦頭,以后一碰到類似的事情就害怕。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一卷:“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說到貨物,我就沒有膽氣了。”
    486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繩

    成語拼音:
    yī nián bèi shé yǎo,sān nián pà jǐng shéng
    成語解釋: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過苦頭,以后一碰到類似的事情就害怕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一卷:“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說到貨物,我就沒有膽氣了。”
    487

    逾墻越舍

    成語拼音:
    yú qiáng yuè shě
    成語解釋:
    指翻墻越舍很快就走了。
    成語出處:
    唐·皇甫氏《原化記·崔慎思》:“言訖而別,遂逾墻越舍而去。”
    488

    一人善射,百夫決拾

    成語拼音:
    yī rén shàn shè,bǎi fū jué shí
    成語解釋:
    古諺語,意思是為將者善戰,其士卒亦必勇敢無前。比喻凡事為首者倡導于前,則其眾必起而效之。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國語·吳語》:“夫一人善射,百夫決拾,勝未可成也。”
    489

    引蛇出洞

    成語拼音:
    yǐn shé chū dòng
    成語解釋:
    比喻引誘壞人進行活動,使之暴露
    成語出處:
    梁實秋《聾》:“弄蛇者吹起笛子就能引蛇出洞,使之昂首而舞。”
    490

    羿氏舛射

    成語拼音:
    yì shì chuǎn shè
    成語解釋:
    羿氏:夏代有窮國的君主,善于射箭;舛:差錯。羿射箭出來差錯。指有才華的人也會有失誤
    成語出處:
    晉·皇甫謐《帝王世紀》:“帝羿有窮氏從吳賀北游。駕使羿射雀左目,誤中右目。羿俯首而愧,終身不忘。”
    491

    遠涉重洋

    成語拼音:
    yuǎn shè chóng yáng
    成語解釋:
    重洋:遼闊無邊的海洋。遠遠地渡過海洋。
    成語出處:
    余秋雨《霜冷長河·琉璃》:“她遠涉重洋,多方拜師,盡傾資財,遍嘗磨難。”
    492

    羿射九日

    成語拼音:
    yì shè jiǔ rì
    成語解釋:
    形容為民除害的英勇行為。
    成語出處:
    漢·劉安《淮南子》
    493

    一蛇兩頭

    成語拼音:
    yī shé liǎng tóu
    成語解釋:
    比喻陰險兇惡的人。
    成語出處:
    唐·韓愈《永貞行》詩:“一蛇兩頭見未曾,怪鳥鳴喚令人憎。”
    494

    搖首吐舌

    成語拼音:
    yáo shǒu tǔ shé
    成語解釋:
    搖著頭,咬住舌頭。形容驚訝或害怕得說不出話來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十卷:“良久,乃搖首吐舌道:‘長公子太不良了。’”
    495

    一蛇吞象

    成語拼音:
    yī shé tūn xiàng
    成語解釋:
    一條蛇想吞吃一條大象。比喻人心不足,貪得無厭
    成語出處:
    戰國·楚·屈原《天問》:“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496

    用舍行藏

    成語拼音:
    yòng shě xíng cáng
    成語解釋:
    任用就出來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隱。這是早時世大夫的處世態度。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
    497

    一射之地

    成語拼音:
    yī shè zhī dì
    成語解釋:
    一箭所能達到的距離,約當一百二十至一百五十步。
    成語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二折:“將軍若要做女婿呵,可按甲束兵,退一射之地。”
    498

    一歲再赦

    成語拼音:
    yī suì zài shè
    成語解釋:
    見“一歲載赦”。
    成語出處:
    宋·范祖禹《唐鑒》卷三:“一歲再赦,善人喑啞。”
    499

    一歲載赦

    成語拼音:
    yī suì zǎi shè
    成語解釋:
    亦作“一歲再赦”。一年之中再次赦罪。謂赦免過濫。
    成語出處:
    漢·王符《潛夫論·述赦》:“諺曰:‘一歲載赦,奴兒噫嗟。’”
    500

    搖首咋舌

    成語拼音:
    yáo shǒu zhà shé
    成語解釋:
    咋:咬住。搖著頭,咬住舌頭。形容驚訝或害怕得說不出話來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6卷:“莫說顧夫人是個女娘家,就險些兒嚇得死了,便是一家人在那里守尸的,那一個不搖首咋舌。”
    * she成語,she的成語,帶she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