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的成語 (579個)
-
201
瑯瑯上口
- 成語拼音:
- láng láng shàng kǒu
- 成語解釋:
- 瑯瑯:玉石相擊聲;比喻響亮的讀書聲。指誦讀熟練、順口;也指文辭通俗;便于口誦。
- 成語出處:
- 清 王韜《淞隱漫錄》:“自幼即喜識字,授以唐詩,瑯瑯上口。”
-
202
朗朗上口
- 成語拼音:
- lǎng lǎng shàng kǒu
- 成語解釋:
- 謂誦讀詩文時的聲音響亮而順口。
- 成語出處:
- 老舍《詩與快板》:“散文就不受這么多的限制,雖然散文也講究聲調鏗鏘,能朗朗上口。”
-
203
勞民傷財
- 成語拼音:
- láo mín shāng cái
- 成語解釋:
- 勞民:使人民勞累;傷:耗費。既讓人民勞累受苦;又耗費了資財。指濫用人力物力;造成浪費。
- 成語出處:
- 《元史 李元禮傳》:“而又勞民傷財,以奉土木。”
-
204
梁上君子
- 成語拼音:
- liáng shàng jūn zǐ
- 成語解釋:
- 梁:房梁。躲在房梁上的君子。原指竊賊。后比喻上不沾天下不著地的、脫離實際的人。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陳寔傳》:“寔陰見,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孫,正色訓之曰:‘夫人不可以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
-
205
凌上虐下
- 成語拼音:
- líng shàng nüè xià
- 成語解釋:
- 凌:欺負。欺侮在上的人,虐待在下的人。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魏書·后主傳》裴松之注引諸葛亮集:“昔項籍總一強眾,跨州兼土,所務者大,然卒敗垓下,死于東城,為笑千載,皆不以義,凌上虐下故也。”
-
206
柳樹上著刀,桑樹上出血
- 成語拼音:
- liǔ shù shàng zháo dāo,sāng shù shàng chū xuè
- 成語解釋:
- 比喻代人受過。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20卷:“忽朝一日,發出句說話來,教‘張公吃酒李公醉’,‘柳樹上著刀,桑樹上出血’。”
-
207
禮尚往來
- 成語拼音:
- lǐ shàng wǎng lái
- 成語解釋:
- 尚:注重。在禮節上要注重有來有往。后也指你對我怎么樣;我對你就怎么樣。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曲禮上》:“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
208
陵上虐下
- 成語拼音:
- líng shàng xià nüè
- 成語解釋:
- 陵:通“凌”,欺侮;虐:殘暴,侵害。欺侮在上的人,侵害在下的人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后主傳》裴松之引諸葛亮集:“為笑千載,皆不以義,陵上虐下故也。”
-
209
廬山真面目
- 成語拼音:
- lú shāng zhēn miàn mù
- 成語解釋:
- 廬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指廬山的真實面目。用以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來面目。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題西林壁》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
210
龍御上賓
- 成語拼音:
- lóng yù shàng bīn
- 成語解釋:
- 見“龍馭上賓”。
- 成語出處:
- 《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龍乃上去。”
-
211
龍馭上賓
- 成語拼音:
- lóng yù shàng bīn
- 成語解釋:
- 亦作“龍御上賓”。《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龍乃上去。”后因用“龍馭上賓”為皇帝之死的諱飾語。意為乘龍升天,為天帝之賓。
- 成語出處:
- 《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龍乃上去。”
-
212
來者居上
- 成語拼音:
- lái zhě jū shàng
- 成語解釋:
- 后來居上。原指資格淺的新進反居資格老的舊臣之上。語出《史記·汲鄭列傳》:“陛下用群臣如積薪耳,后來者居上。”后亦用以稱贊后起之秀超過前輩。
- 成語出處:
- 語出《史記·汲鄭列傳》:“陛下用群臣如積薪耳,后來者居上。”
-
213
力爭上游
- 成語拼音:
- lì zhēng shàng yóu
- 成語解釋:
- 上游:江河的源頭。努力爭取處于上流源頭。比喻努力爭取先進。
- 成語出處:
- 清 趙翼《閑居讀書作》詩:“所以才智人,不肯自棄暴,力欲爭上游,性靈乃其要。”
-
214
目不給賞
- 成語拼音:
- mù bù gěi shǎng
- 成語解釋:
- 眼睛來不及觀賞。形容景物優美繁多。
- 成語出處:
- 清·戴名世《雁蕩記》:“環左右前后而列者,爭奇獻怪,目不給賞。”
-
215
明賞不費
- 成語拼音:
- míng shǎng bù fèi
- 成語解釋:
- 賞賜得當,就不浪費財物。
- 成語出處:
- 《商君書·賞刑》:“善因天下之貨,以賞天下之人。故曰:‘明賞不費。’”
-
216
瞞上不瞞下
- 成語拼音:
- mán shàng bù mán xià
- 成語解釋:
- 瞞:也作“漫”,欺騙,蒙蔽。瞞著上面,不瞞下面。指通同作弊,不使上級知道。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六回:“現在是上頭堂官曉得了這樁事情。不瞞老哥說:這些事情原是瞞上不瞞下,常常有的,就是家兄及兄弟也常常替人家經手。”
-
217
謾上不謾下
- 成語拼音:
- mán shàng bù mán xià
- 成語解釋:
- 瞞:欺騙。欺騙上級,對下級無所顧忌
- 成語出處:
- 宋·江萬里《宣政雜錄·通同部》:“又謂制作之法曰:‘謾上不謾下’,通衢用以為戲云。”
-
218
馬上得天下
- 成語拼音:
- mǎ shàng dé tiān xià
- 成語解釋:
- 喻指武功建國。
- 成語出處:
- 《史記 酈生陸賈列傳》:“陸生時時前說稱《詩》《書》。高帝罵之曰:‘乃公居馬上而得之,安事《詩》《書》!’陸生曰:‘居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且湯武逆取而以順守之,文武并用,長久之術也。’”
-
219
馬上房子
- 成語拼音:
- mǎ shàng fáng zi
- 成語解釋:
- 指當面贊成,背后反對
- 成語出處:
- 明 戚繼光《練兵實紀雜集 登壇口授》:“何謂‘馬上房子’?只是眼前奉承過去,心中已不然其言。”
-
220
馬上功成
- 成語拼音:
- mǎ shàng gōng chéng
- 成語解釋:
- 指憑武功建國
- 成語出處:
- 宋 王安石《嘲叔孫通》詩:“馬上功成不喜文,叔孫綿蕝共經綸。”
* shang成語,shang的成語,帶shang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