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sang的成語 (140個)

    101

    桑土之防

    成語拼音:
    sāng tǔ zhī fáng
    成語解釋:
    喻防患于未然。
    成語出處:
    明·張居正《答王鑒川計貢利害》:“至于桑土之防,戒備之慮,此自吾之常事,不容一日少懈者。”
    102

    桑土之謀

    成語拼音:
    sāng tǔ zhī móu
    成語解釋:
    喻勤于經營謀劃,防患未然。
    成語出處:
    《明史·趙世卿傳》:“古者國家無事則預桑土之謀,有事則議全湯之策。”
    103

    喪心病狂

    成語拼音:
    sàng xīn bìng kuáng
    成語解釋:
    喪:喪失;失去;心:指理智;狂:瘋狂。喪失理智;像發了瘋一樣。形容言行昏亂或兇殘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
    《宋史 范如圭傳》:“如圭獨以書責檜以曲學倍師,忘仇辱國之罪,且曰:‘公不喪心病狂,奈何為此?必遺臭萬世矣。’”
    104

    喪言不文

    成語拼音:
    sàng yán bù wén
    成語解釋:
    文:文體,辭采。指居喪其間言辭要質樸
    成語出處:
    《孝經·喪親篇》:“子曰:‘孝子之喪親也……禮無容,言不文。’”
    105

    桑蔭不徙

    成語拼音:
    sāng yīn bù xǐ
    成語解釋:
    亦作“桑蔭未移”。語本《戰國策 趙策四》:“昔者堯見舜于草茅之中,席隴畝而蔭庇桑,蔭移而授天下傳。”后遂謂人之意氣相投,相知無須時日長久。亦指時間短暫。
    成語出處:
    語出《戰國策·趙策四》:“昔者堯見舜于草茅之中,席隴畝而蔭庇桑,蔭移而授天下傳。”
    106

    桑榆暮景

    成語拼音:
    sāng yú mù jǐng
    成語解釋:
    夕陽的余輝照在桑榆樹梢上。指傍晚。比喻晚年的時光。
    成語出處:
    元 尚仲賢《柳毅傳書》第一折:“教子讀書志未酬,桑榆暮景且淹留。”
    107

    桑榆末景

    成語拼音:
    sāng yú mò jǐng
    成語解釋:
    同“桑榆暮景”。
    成語出處:
    清·顧炎武《與李霖瞻書》:“桑榆末景,或可回三舍之戈。”
    108

    桑榆暮影

    成語拼音:
    sāng yú mù yǐng
    成語解釋:
    桑榆;夕陽余光所在的地方。夕陽斜照桑榆樹的黃昏景象,指傍晚。比喻垂老之年
    成語出處:
    《書言故事·耆老類》:“年老云桑榆暮影。”
    109

    桑榆晚景

    成語拼音:
    sāng yú wǎn jǐng
    成語解釋:
    桑榆;夕陽余光所在的地方。夕陽斜照桑榆樹的黃昏景象,指傍晚。比喻垂老之年
    成語出處:
    宋·蘇軾《罷登州謝杜宿州啟》:“桑榆晚景,忽蒙收錄之恩。”
    110

    桑蔭未移

    成語拼音:
    sāng yīn wèi yí
    成語解釋:
    見“桑蔭不徙”。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趙策》:“昔者堯見舜于草茅之中,席隴畝而蔭庇桑,蔭移而授天下傳。”
    111

    桑榆之景

    成語拼音:
    sāng yú zhī jǐng
    成語解釋:
    指晚年時光。
    成語出處:
    唐·劉禹錫《謝分司東都表》:“雖迫桑榆之景,猶傾葵藿之心。”
    112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成語拼音:
    shī zhī dōng yú,shōu zhī sāng yú
    成語解釋:
    東隅:東方日出處,指早晨;桑、榆:指日落處,也指日暮。比喻開始在這一方面失敗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勝利。
    成語出處:
    《后漢書 馮異傳》:“始雖垂翅回奚,終能奮翼黽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113

    桑中生李

    成語拼音:
    sāng zhōng shēng lǐ
    成語解釋:
    桑樹上長李樹。比喻少見多怪
    成語出處:
    114

    收之桑榆

    成語拼音:
    shōu zhī sāng yú
    成語解釋:
    《后漢書 馮異傳》:“始雖垂翅回溪,終能奮翼黽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謂初雖有失,而終得補償。后以“收之桑榆”謂事猶未晚,尚可補救。
    成語出處:
    《后漢書·馮異傳》:“始雖垂翅回溪,終能奮翼黽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115

    桑梓之地

    成語拼音:
    sāng zǐ zhī dì
    成語解釋:
    桑梓:種在宅院的桑樹、梓樹。指故鄉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那郢都乃是桑梓之地,少不得去看一看墳墓,會一會親友。”
    116

    桑中之喜

    成語拼音:
    sāng zhōng zhī xǐ
    成語解釋:
    謂男女不依禮法的結合。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成公二年》:“申叔跪從其父,將適郢,遇之,曰:‘異哉!夫子有三軍之懼,而又有桑中之喜,宜將竊妻以逃者也。’”
    117

    桑中之約

    成語拼音:
    sāng zhōng zhī yuē
    成語解釋:
    桑中:桑林之間。指男女幽會的的密約。
    成語出處:
    《詩·鄘風·桑中》:“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
    118

    嗒然若喪

    成語拼音:
    tà rán ruò sàng
    成語解釋:
    形容懊喪的神情。
    成語出處:
    《莊子·齊物論》:“仰天而噓,嗒焉似喪其耦。”
    119

    推推搡搡

    成語拼音:
    tuī tuī sǎng sǎng
    成語解釋:
    粗暴地、接連不斷地猛推
    成語出處: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30回:“于是由這些妖人推推搡搡地到了第二層大院子內。”
    120

    田月桑時

    成語拼音:
    tián yuè sāng shí
    成語解釋:
    泛指農忙季節。
    成語出處:
    南朝齊·蕭子良《諫射雉啟》:“且田月向登,桑時告至。”
    * sang成語,sang的成語,帶sa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