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ru的成語 (1182個)

    601

    如墮五里霧中

    成語拼音:
    rú duò wǔ lǐ wù zhōng
    成語解釋:
    好象掉在一片大霧里。比喻陷入迷離恍惚、莫名其妙的境地。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張楷傳》:“性好道術,能作五里霧。”
    602

    入地無門

    成語拼音:
    rù dì wú mén
    成語解釋:
    形容陷入無路可走的困境。
    成語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法眼宗·西余體柔禪師》:“進前即觸途成滯,退后即噎氣填胸,直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603

    如墮煙海

    成語拼音:
    rú duò yān hǎi
    成語解釋:
    好像掉在煙霧彌漫的大海里。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賞譽》:“王仲祖、劉真長造殷中軍談,談竟俱載去。劉謂王曰:‘淵源真可!’王曰:‘卿故墮其云霧中。’”
    604

    如墮煙霧

    成語拼音:
    rú duò yān wù
    成語解釋:
    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王仲祖、劉真長造殷中軍談,談竟俱載去。劉謂王曰:‘淵源真可!’王曰:‘卿故墮其云霧中。’”殷中軍指殷浩,字淵源。后以“如墮煙霧”、“如墮煙海”形容茫然不得要領或認不清方向。
    成語出處:
    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王仲祖、劉真長造殷中軍談,談竟俱載去。劉謂王曰:‘淵源真可!’王曰:‘卿故墮其云霧中。’”殷中軍指殷浩,字淵源。
    605

    如風過耳

    成語拼音:
    rú fēng guò ěr
    成語解釋:
    象風在耳邊吹過一樣。比喻漠不關心,不相關涉。
    成語出處:
    漢·趙曄《吳越春秋·吳王壽夢傳》:“富貴之于我,如秋風之過耳。”
    606

    如法炮制

    成語拼音:
    rú fǎ páo zhì
    成語解釋:
    本指依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藥。現指比喻照著現成的樣子做。
    成語出處:
    宋 釋曉瑩《羅湖野錄》第四卷:“若克依此書,明藥之體性,又須解如法炮制。”
    607

    如法泡制

    成語拼音:
    rú fǎ pào zhì
    成語解釋:
    見“如法炮制”。
    成語出處:
    魯迅《而已集·再談香港》:“兩個茶房將第二箱抬到艙面上,他如法泡制,一箱書又變成了一箱半,還撕碎了幾個厚紙包。”
    608

    入閣登壇

    成語拼音:
    rù gé dēng tán
    成語解釋:
    猶命相拜將。謂榮任高官顯爵。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4回:“列公,你只看他這點遭際,我覺得比入閣登壇金閨紫誥還勝幾分。”
    609

    茹古涵今

    成語拼音:
    rú gǔ hán jīn
    成語解釋:
    猶言博古通今。對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曉現代的事情。形容知識豐富。
    成語出處:
    唐 皇甫湜《韓文公墓志銘》:“茹古涵今,無有端涯。”
    610

    如圭如璋

    成語拼音:
    rú guī rú zhāng
    成語解釋:
    璋:古代貴重的禮器。比喻人品質高尚,氣宇軒昂
    成語出處:
    《詩經·大雅·卷阿》:“颙颙卬卬,如圭如璋。”
    611

    如珪如璋

    成語拼音:
    rú guī rú zhāng
    成語解釋:
    珪:玉器;璋:古代貴重的禮器。比喻人品質高尚,氣宇軒昂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敘傳下·成帝紀述》:“孝成煌煌,臨朝有光,威儀之盛,如珪如璋。”
    612

    辱國喪師

    成語拼音:
    rǔ guó sàng shī
    成語解釋:
    指國家蒙受恥辱,軍隊遭到損失。
    成語出處:
    《明史 彭澤傳》:“瓊遂劾澤妄增金幣,遺書議和,失信啟釁,辱國喪師。”
    613

    辱國殄民

    成語拼音:
    rǔ guó tiǎn mín
    成語解釋:
    見“辱國殃民”。
    成語出處:
    明·劉基《春秋明經》:“他日西鄙之伐,辱國殄民,果誰之所致乎!”
    614

    入國問禁

    成語拼音:
    rù guó wèn jìn
    成語解釋:
    進入別國境界,先了解他們的禁令或禁忌
    成語出處:
    615

    入國問俗

    成語拼音:
    rù guó wèn sú
    成語解釋:
    國:原指都城,后多指國家。到別的國家或地方去,先要了解它的風俗習慣。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曲禮上》:“入竟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
    616

    入骨相思

    成語拼音:
    rù gǔ xiāng sī
    成語解釋:
    形容思念之深,歷久難移。
    成語出處:
    五代 溫庭筠《新添聲楊柳枝 二》詞:“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617

    辱國殃民

    成語拼音:
    rǔ guó yāng mín
    成語解釋:
    使國家受辱,人民遭殃。亦作“辱國殄民”。
    成語出處:
    《古今小說 木綿庵鄭虎臣報冤》:“韓侂胄居相位一十四年,陷害了趙愚丞相,罷黜道學諸臣,輕開邊釁,辱國殃民。”
    618

    如鯁在喉

    成語拼音:
    rú gěng zài hóu
    成語解釋:
    魚骨頭卡在喉嚨里。比喻心里有話沒有說出來,非常難受。
    成語出處:
    漢·許慎《說文解字》:“鯁,食骨留咽中也。”段玉裁注:“韋曰:‘骨所以鯁,刺人也。’忠言逆耳,如食骨在喉,故云骨鯁之臣。《漢書》以下皆作骨鯁,字從魚,謂留咽者魚骨較多也。”
    619

    如虎得翼

    成語拼音:
    rú hǔ dé yì
    成語解釋:
    同“如虎傅翼”。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35回:“二狐有將相之才,今從重耳,如虎得翼。”
    620

    入火赴湯

    成語拼音:
    rù huǒ fù tāng
    成語解釋:
    喻不避艱險。
    成語出處:
    《四游記·老君道教源流》:“入火赴湯,下地上天,灰身沒命,愿隨大仙。”
    * ru成語,ru的成語,帶r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