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u的成語 (407個)
-
161
剖蚌求珠
- 成語拼音:
- pōu bàng qiú zhū
- 成語解釋:
- 將蚌殼剖開,以取里面的珍珠。比喻求取賢良良的人材。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 蜀書 秦宓傳》:“甫欲鑿石索玉,剖蚌求珠,今乃隨、和炳然,有如皎日,復何疑哉!”
-
162
平分秋色
- 成語拼音:
- píng fēn qiū sè
- 成語解釋:
- 秋色:秋天景色。把秋天的景色平均分配;晝夜各得一半;多指中秋或秋分這一天;后指平均分享財物聲譽等。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昌黎集 卷二 合江亭》詩:“窮秋感平分,新月憐半破。”
-
163
皮里春秋
- 成語拼音:
- pí lǐ chūn qiū
- 成語解釋:
- 指藏在心里不說出來的言論。
- 成語出處:
- 《晉書 褚裒傳》:“曰:‘季野有皮里春秋。’言其外無臧否,而內有所褒貶也。”
-
164
皮里陽秋
- 成語拼音:
- pí lǐ yáng qiū
- 成語解釋:
- 皮里:內在;陽秋:即春秋;因晉簡文帝之母名阿春;晉人避諱;改“春秋”為“陽秋”;春秋:即春秋筆法。對人物、事件的褒貶不在表面而在內里。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賞譽》:“褚季野皮里陽秋,謂其裁中也。”
-
165
批毛求疵
- 成語拼音:
- pī máo qiú cī
- 成語解釋:
- 猶言吹毛求疵。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崔元綜傳》:“雖外示謹厚,而情深刻薄,每受制鞠獄,必批毛求疵,陷于重辟。”
-
166
披毛求疵
- 成語拼音:
- pī máo qiú cī
- 成語解釋:
- 故意挑剔毛病,尋找差錯。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崔元綜傳》:“雖外示謹厚,而情深刻薄,每受制鞠獄,必披毛求疵,陷于重辟。”
-
167
披毛求瑕
- 成語拼音:
- pī máo qiú xiá
- 成語解釋:
- 見“披毛求疵”。
- 成語出處:
- 《北史·崔浩傳》:“是以妄張賊勢,披毛求疵,冀得肆心。”
-
168
旁求博考
- 成語拼音:
- páng qiú bó kǎo
- 成語解釋:
- 多方搜求,廣泛考證。
- 成語出處:
- 魯迅《“皇漢醫學”》:“引用書目多至一百余種,旁求博考,洵大觀也。”
-
169
披裘帶索
- 成語拼音:
- pī qiú dài suǒ
- 成語解釋:
- 形容衣著粗陋。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向《新序·雜事五》:“昔者楚丘先生,行年七十,披裘帶索,往見孟嘗君,欲趨不能進。”
-
170
披裘負薪
- 成語拼音:
- pī qiú fù xīn
- 成語解釋:
- 漢王充《論衡·書虛》:“傳言延陵季子出游,見路有遺金。當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來!’薪者投鐮于地,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視之下,儀貌之壯,語言之野也?吾當夏五月,披裘而薪,豈取金者哉!’”后遂以“披裘負薪”為高士孤高清廉,
- 成語出處:
- 東漢·王充《論衡·書虛》:“吾當夏五月,披裘而薪,豈取金者哉!”
-
171
旁求俊彥
- 成語拼音:
- páng qiú jùn yàn
- 成語解釋:
- 旁:廣;俊彥:才智過人的人。向各方面征求賢才。
- 成語出處:
- 《尚書·太甲上》:“旁求俊彥,啟迪后人。”
-
172
破柱求奸
- 成語拼音:
- pò zhù qiú jiān
- 成語解釋:
- 《后漢書·黨錮傳·李膺》:“時張讓弟朔為野王令,貪殘無道,至乃殺孕婦,聞膺厲威嚴,懼罪逃還京師,因匿兄讓弟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狀,率將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陽獄。受辭畢,即殺之。”后以“破柱求奸”為不畏權貴,搜索壞人,以正國法的典故。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黨錮傳·李膺》:“時張讓弟朔為野王令,貪殘無道,至乃殺孕婦,聞膺厲威嚴,懼罪逃還京師,因匿兄讓弟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狀,率將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陽獄。受辭畢,即殺之。”
-
173
裘敝金盡
- 成語拼音:
- qiú bì jīn jìn
- 成語解釋:
- 裘:皮衣。皮衣穿破了,錢用完了。比喻生活窮困
- 成語出處:
- 清·余懷《板橋雜記·雅游》:“忽裘敝而金盡,遂寡歡而愁殷。”
-
174
裘弊金盡
- 成語拼音:
- qiú bì jīn jìn
- 成語解釋:
- 皮袍破了,錢用完了。比喻境況困難。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秦策一》:“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行,黑貂之裘弊,黃金百斤盡。”
-
175
敲冰求火
- 成語拼音:
- qiāo bīng qiú huǒ
- 成語解釋:
- 敲開冰找火。比喻不可能實現的事。
- 成語出處:
- 《大光明藏經》下卷:“敲冰求火,論功不遂。”
-
176
棄本求末
- 成語拼音:
- qì běn qiú mò
- 成語解釋:
- 見“棄本逐末”。
- 成語出處:
- 清·惲敬《答鄧鹿耕書》:“惟小人棄本求末,不務修德,止求吉葬。”
-
177
秋波盈盈
- 成語拼音:
- qiū bō yíng yíng
- 成語解釋:
- 形容眼神飽含感情。
- 成語出處:
- 清 魏秀仁《花月痕》第六回:“再看秋痕,早是秋波盈盈,默然不語。”
-
178
契船求劍
- 成語拼音:
- qì chuán qiú jiàn
- 成語解釋:
- 比喻拘泥成法,不知變通。語本《呂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后漢書·張衡傳》:“世易俗異,事執舛殊,不能通其變,而一度以揆之。斯
- 成語出處:
- 語本《呂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
179
秋草人情
- 成語拼音:
- qiū cǎo rén qíng
- 成語解釋:
- 形容人情冷漠,如同日益枯黃的秋草一樣
- 成語出處:
- 元·關漢卿《魯齋郎》第三折:“浮云世態紛紛戀,秋草人情日日疏。”
-
180
求爹爹告奶奶
- 成語拼音:
- qiú diē diē gào nǎi nǎi
- 成語解釋:
- 比喻到處求人
- 成語出處: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4回:“渾身是鐵,打得多少釘兒?替你添羞臉,到處求爹爹告奶奶。”
* qiu成語,qiu的成語,帶qiu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