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qing的成語 (1058個)

    281

    近鄉情怯

    成語拼音:
    jìn xiāng qíng qiè
    成語解釋:
    指遠離家鄉多年,不通音信,一旦返回,離家鄉越近,心情越不平靜,惟恐家鄉發生了什么不幸的事。用以形容游子歸鄉時的復雜心情。
    成語出處:
    唐·宋之問《漢江》:“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282

    景星慶云

    成語拼音:
    jǐng xīng qìng yún
    成語解釋:
    慶云:五色云,象征吉祥。比喻吉祥的征兆
    成語出處:
    明 方孝孺《御書贊》:“惟天不言,以象示人,錫羨垂光,景星慶云。”
    283

    寄興寓情

    成語拼音:
    jì xìng yù qíng
    成語解釋:
    寄:寄托;寓:含;興:興致。指作品中寄托飽含了作者的興致與情懷。
    成語出處:
    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或情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284

    簡要清通

    成語拼音:
    jiǎn yào qīng tōng
    成語解釋:
    指處事簡練扼要,明白通達。
    成語出處:
    語出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賞譽》:“吏部郎闕,文帝問其人于鍾會,會曰:‘裴楷清通,王戎簡要,皆其選也。’”
    285

    激揚清濁

    成語拼音:
    jī yáng qīng zhuó
    成語解釋:
    見“激濁揚清”。
    成語出處:
    北周·庾信《溫湯碑》:“仁則滌蕩埃氛,義則激揚清濁。”
    286

    畸重畸輕

    成語拼音:
    jī zhòng jī qīng
    成語解釋:
    形容事物發展不均衡,或對待事物的態度不公正。同“畸輕畸重”。
    成語出處:
    清 黃六鴻《福惠全書 編審 編審余論》:“丁與糧,無畸重畸輕之弊。”
    287

    舉足輕重

    成語拼音:
    jǔ zú qīng zhòng
    成語解釋:
    一挪動腳;就會影響兩邊的分量。原指一個實力強的人處于兩方之間;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會打破均勢。比喻地位極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竇融傳》:“方蜀漢相攻,權在將軍,舉足左右,便有輕重。”
    288

    舉重若輕

    成語拼音:
    jǔ zhòng ruò qīng
    成語解釋:
    舉起重物就像舉起輕東西那么容易。比喻能輕松地勝任繁重的工作。
    成語出處:
    清 趙翼《甌北詩話》:“坡詩不尚雄杰一派,其絕人處,在乎議論英爽,筆鋒精銳,舉重若輕,讀之似不甚用力,而力已透十分。”
    289

    涇濁渭清

    成語拼音:
    jīng zhuó wèi qīng
    成語解釋:
    涇水濁,渭水清。比喻人品的高下和事物的好壞,顯而易見。
    成語出處:
    《詩經·邶風·谷風》:“涇以渭濁,湜湜其沚。”孔穎達疏:“言涇水以有謂水清,故見涇水濁。”
    290

    激濁揚清

    成語拼音:
    jī zhuó yáng qīng
    成語解釋:
    激:沖去;抨擊;濁:不干凈的水;清:清澈的水。沖去臟水;使清水涌流。比喻批評過錯;表彰良善;揚善除惡。
    成語出處:
    《尸子 君治》:“揚清激濁,蕩去滓穢,義也。”
    291

    潔濁揚清

    成語拼音:
    jié zhuó yáng qīng
    成語解釋:
    猶激濁揚清。
    成語出處:
    《新唐書·王珪傳》:“至潔濁揚清,疾惡好善,臣于數子有一日之長。”
    292

    居重馭輕

    成語拼音:
    jū zhòng yù qīng
    成語解釋:
    指人主掌握兵權以制政權。
    成語出處:
    宋·俞文豹《吹劍錄外集》:“故自三代、秦、漢迄我朝,皆以兵得天下,人主皆親歷行陣,習知武事,知居重馭輕之勢。”
    293

    葵藿傾陽

    成語拼音:
    kuí huò qīng yáng
    成語解釋:
    葵:葵花。藿:豆類植物的葉子。葵花和豆類植物的葉子傾向太陽。比喻一心向往所仰慕的人或下級對上級的忠心。
    成語出處: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葵藿傾太陽,物性固難奪。”
    294

    口角風情

    成語拼音:
    kǒu jiǎo fēng qíng
    成語解釋:
    口頭表示的情愛。
    成語出處:
    清·李漁《比目魚·聯班》:“那些用小錢的主子,只還他些口角風情罷了。”
    295

    看景生情

    成語拼音:
    kàn jǐng shēng qíng
    成語解釋:
    指見機行事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74回:“非是燕青敢說口,臨機應變,看景生情,不倒的輸與他那呆漢。”
    296

    揆理度情

    成語拼音:
    kuí lǐ duó qíng
    成語解釋:
    揆:揣測;理:事理;度:估計,猜度;情:常情。從情理上揣度
    成語出處:
    明 劉若愚《酌中志 遼左棄地》:“揆理度情,大有未便。”
    297

    伉儷情深

    成語拼音:
    kāng lì qíng shēn
    成語解釋:
    伉儷:夫妻,配偶。夫妻之間的感情深厚。
    成語出處:
    明·沈得符《萬歷野獲編》:“蓋圣德仁厚,加以中宮前后同憂患者積年,伉儷情更加篤摯。”
    298

    揆情度理

    成語拼音:
    kuí qíng duó lǐ
    成語解釋:
    揆、度:揣測、估計;情、理:人的常情和事理。依據情理來推測、估計。也作“揆情度事”。
    成語出處:
    宋 彭龜年《止堂集 祭陳克齋先生文》:“揆情度事,如鑒之明;泛酬曲應,如衡之平。”
    299

    口輕舌薄

    成語拼音:
    kǒu qīng shé bó
    成語解釋:
    形容說話刻薄尖酸
    成語出處:
    《天雨花》第25回:“小小年紀無厚道,口輕舌薄誚誰人?”
    300

    揆情審勢

    成語拼音:
    kuí qíng shěn shì
    成語解釋:
    估量情況審察形勢。
    成語出處:
    清·陳熾《敘》:“我惡西人,我思古道,禮失求野,擇善而從,以漸復虞、夏、商、周之盛軌,揆情審勢,旦暮之間耳。”
    * qing成語,qing的成語,帶qi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