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qiao的成語 (245個)

    161

    巧偷豪奪

    成語拼音:
    qiǎo tōu háo duó
    成語解釋:
    詐取與強搶。常用以形容不擇手段獲取財物或權利。
    成語出處:
    宋·蘇軾《次韻米芾二王書跋尾》詩:“巧偷豪奪古來有,一笑誰似癡虎頭。”
    162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成語拼音:
    qiáo tài shǒu luàn diǎn yuān yāng pǔ
    成語解釋:
    鴛鴦:鳥名,比喻夫妻。喬太守審理案件時將錯就錯,亂點鴛鴦,將三對夫妻相互錯配。比喻胡亂指揮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八卷:“今日聽在下說一樁意外姻緣的故事,喚做‘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163

    巧同造化

    成語拼音:
    qiǎo tóng zào huà
    成語解釋:
    巧:技巧,技藝;同:一樣;造化:指宇宙的造物能力。形容人的能力很大,可與宇宙的造物能力相比。
    成語出處:
    《列子·湯問》:“人之巧乃可與造化者同功乎!”
    164

    翹尾巴

    成語拼音:
    qiào wěi bā
    成語解釋:
    翹:向上昂起。比喻驕傲或自鳴得意
    成語出處:
    毛澤東《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一萬年也不要驕傲,永遠不要翹尾巴。”
    165

    巧偽不如拙誠

    成語拼音:
    qiǎo wěi bù rú zhuō chéng
    成語解釋:
    奸巧的虛偽不如笨拙的誠實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說苑·談叢》:“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故曰:‘巧偽不如拙誠。’”
    166

    巧偽趨利

    成語拼音:
    qiǎo wěi qū lì
    成語解釋:
    巧:奸詐。偽:虛偽。趨:追求,靠近、趨向。奸詐虛偽,唯利是圖,唯勢是從。
    成語出處:
    《漢書·地理志下》:“周人之失,巧偽趨利。”
    167

    悄無人聲

    成語拼音:
    qiǎo wú rén shēng
    成語解釋:
    悄:靜。靜悄悄的,聽不到人的聲音。指非常寂靜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6回:“寶玉信步走入,只見湘簾垂地,悄無人聲。”
    168

    悄無聲息

    成語拼音:
    qiǎo wú shēng xī
    成語解釋:
    悄:靜。靜悄悄的,聽不到任何聲音。指非常寂靜
    成語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34回:“此時再聽,就悄無聲息了。”
    169

    巧語花言

    成語拼音:
    qiǎo yǔ huā yán
    成語解釋:
    同“花言巧語”。
    成語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張生是兄妹之禮,焉敢如此!’對人前巧語花言。”
    170

    巧言利口

    成語拼音:
    qiǎo yán lì kǒu
    成語解釋:
    巧妙的言辭,鋒利的口辯。
    成語出處:
    漢·東方朔《非有先生論》:“三人皆詐偽,巧言利口以進其身。”
    171

    巧言令色

    成語拼音:
    qiǎo yán lìng sè
    成語解釋:
    令色:討好的表情。形容用花言巧語和諂媚的態度討好于人。
    成語出處:
    《尚書 皋陶謨》:“何遷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172

    巧言偏辭

    成語拼音:
    qiǎo yán piān cí
    成語解釋:
    巧言:浮華不實的話;偏辭:便巧的話。指花言巧語。
    成語出處:
    《莊子·人間世》:“言者,風波也;行者,實喪也。夫風波易以動,實喪易以危。故忿設無由,巧言偏辭。”
    173

    遷于喬木

    成語拼音:
    qiān yú qiáo mù
    成語解釋:
    遷:遷移。喬木:高樹。原指鳥兒從幽深的山谷遷移到高樹上去。比喻喬遷新居。
    成語出處:
    《詩經·小雅·伐木》:“出自幽谷,遷于喬木。”
    174

    巧言如簧

    成語拼音:
    qiǎo yán rú huáng
    成語解釋:
    形容花言巧語,能說會道。
    成語出處:
    《詩經·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顏之厚矣。”
    175

    巧詐不如拙誠

    成語拼音:
    qiǎo zhà bù rú zhuō chéng
    成語解釋:
    奸巧的虛偽不如笨拙的誠實
    成語出處: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說林》:“故曰:巧詐不如拙誠。樂羊以有功見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
    176

    喬裝打扮

    成語拼音:
    qiáo zhuāng dǎ bàn
    成語解釋:
    喬:假;喬妝:改變服裝、容顏。指用手段改變原來的面貌。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自己卻喬裝打扮的,雇了一只小船,帶了兩個家丁,沿路私訪而來。”
    177

    喬妝打扮

    成語拼音:
    qiáo zhuāng dǎ bàn
    成語解釋:
    見“喬裝打扮”。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回:“串店的妓女,喬妝打扮的來給強盜作眼線兒看道兒,不可不防。”
    178

    翹足而待

    成語拼音:
    qiáo zú ér dài
    成語解釋:
    踮起腳等待。比喻很快就能實現。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高祖本紀》:“大臣內叛,諸侯外反,亡可翹足而待也。”
    179

    蹺足而待

    成語拼音:
    qiāo zú ér dài
    成語解釋:
    踮起腳跟等待。形容短時間內便能見到事情的結果。語出《漢書·高帝紀》:“大臣內畔,諸將外反,亡可蹻足待也。”
    成語出處:
    語出《漢書·高帝紀》:“大臣內畔,諸將外反,亡可蹻足待也。”
    180

    敲竹杠

    成語拼音:
    qiāo zhū gàng
    成語解釋:
    比喻利用別人的弱點或以某事為借口來訛詐。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7回:“兄弟敲竹杠,也算會敲的了,難道這里頭還有竹杠不成?”
    * qiao成語,qiao的成語,帶qiao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