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nu的成語 (152個)

    121

    天怒人怨

    成語拼音:
    tiān nù rén yuàn
    成語解釋:
    上天震怒;人民怨恨。形容作惡多端;激起普遍憤怒。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袁紹傳》:“自是士林憤痛,人怨天怒,一夫奮臂,舉州同聲。”
    122

    亡國奴

    成語拼音:
    wáng guó nú
    成語解釋:
    指已經亡國或所在國土被侵占、受外國侵略者奴役的人
    成語出處:
    毛澤東《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現在他們眼看就要當亡國奴了,除了反抗,再沒有出路。”
    123

    烏舅金奴

    成語拼音:
    wū jiù jīn nú
    成語解釋:
    烏舅:烏臼子油;金奴:指油燈。譏諷吝色的人
    成語出處:
    宋·陶糓《清異錄·器具》:“左右竊相謂曰:‘烏舅金奴正好作對。’”
    124

    挽弩自射

    成語拼音:
    wǎn nǔ zì shè
    成語解釋:
    弩:強弓。拉弓自射。比喻自己做事害自己
    成語出處:
    《晉書·崔洪傳》:“我舉鵒丞而還奏我,是挽弩自射也。”
    125

    鮮車怒馬

    成語拼音:
    xiān chē nù mǎ
    成語解釋:
    怒:氣勢強盛。嶄新的車,肥壯的馬。形容服用講究,生活豪華。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第五倫傳》:“蜀地肥饒,人吏富貴,掾吏家貲多至千萬,皆鮮車怒馬,以財貨自達。”
    126

    心花怒放

    成語拼音:
    xīn huā nù fàng
    成語解釋:
    心里高興得像花兒盛開一樣。形容極其高興。怒放:盛開。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只他這一番言語舉動,便把個舅爺騙得心花怒放。”
    127

    心花怒發

    成語拼音:
    xīn huā nù fā
    成語解釋:
    猶心花怒放。
    成語出處:
    清·鄭燮《花間堂詩草跋》:“一旦心花怒發,便如太華峰頭十丈蓮矣。”
    128

    心花怒開

    成語拼音:
    xīn huā nù kāi
    成語解釋:
    怒開:盛開。心里高興得像花兒盛開一樣。形容極其喜悅興奮
    成語出處: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8回:“又怎樣給碧桃母子訛詐,說得牛氏心花怒開。”
    129

    喜怒哀懼

    成語拼音:
    xǐ nù āi jù
    成語解釋:
    喜歡、惱怒、悲哀、恐懼。泛指人的各種不同的感情
    成語出處: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凡例》:“藝之兵詩醫算,情之喜怒哀懼。”
    130

    喜怒哀樂

    成語拼音:
    xǐ nù āi lè
    成語解釋:
    形容人感情上幾種不同的表現。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中庸》:“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131

    喜怒不形于色

    成語拼音:
    xǐ nù bù xìng yú sè
    成語解釋:
    高興和惱怒都不表現在臉色上。指人沉著而有涵養,感情不外露。
    成語出處:
    《三國志 蜀志 先主傳》:“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
    132

    羞惱成怒

    成語拼音:
    xiū nǎo chéng nù
    成語解釋:
    羞:羞臊;惱:氣惱。因煩惱羞愧到了極點而發怒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1回:“這婆子,一則吃了酒,二則被這丫頭揭著弊病,便羞惱成怒了。”
    133

    息怒停瞋

    成語拼音:
    xī nù tíng chēn
    成語解釋:
    瞋:發怒時睜大眼睛。停止發怒和生氣。多用作勸說,停息惱怒之辭。
    成語出處: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二折:“夫人休閃了手,且息怒停瞋,聽紅娘說。”
    134

    喜怒無常

    成語拼音:
    xǐ nù wú cháng
    成語解釋:
    常:一定;無常:變化不定。一會兒高興 ;一會兒發怒;變化不定。指人的性情多變;叫人捉摸不透。
    成語出處:
    《魏書 楊大眼傳》:“征淮堰之役,喜怒無常。”
    135

    喜怒無處

    成語拼音:
    xǐ nù wú chǔ
    成語解釋:
    處:定,常。一會兒高興,一會兒生氣。情緒變化無定
    成語出處:
    春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誣徒》:“喜怒無處,言談日易。”
    136

    嬉笑怒罵

    成語拼音:
    xī xiào nù mà
    成語解釋:
    嬉:戲樂。指由各種感情產生的不同表現。
    成語出處:
    宋 黃庭堅《東坡先生真贊》:“東坡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罵,皆成文章。”
    137

    嘻笑怒罵

    成語拼音:
    xī xiào nù mà
    成語解釋:
    ①指嬉戲、歡笑、憤怒、詈罵等不同的情緒表現。②謂不拘守規格,率情任意地發揮表現。③嘲弄辱罵。
    成語出處:
    ①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詞采》:“照此法填詞,則離合悲歡,嘻笑怒罵,無一語、一字,不帶機趣而行矣。”②清·馮班《鈍吟雜錄·讀古淺說》:“嘻笑怒罵,自是蘇文病處;君子之文必莊重。”
    138

    嬉笑怒罵,皆成文章

    成語拼音:
    xī xiào nù mà,jiē chéng wén zhāng
    成語解釋:
    指不拘題材形式,任意發揮,皆成妙文。
    成語出處:
    宋 黃庭堅《東坡先生真贊》之一:“東坡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罵,皆成文章。”
    139

    鮮衣怒馬

    成語拼音:
    xiān yī nù mǎ
    成語解釋:
    美服壯馬。謂服飾豪奢。
    成語出處:
    明·沈德符《野獲編·刑部·冤獄》:“群盜得志,彌橫恣為推埋,鮮衣怒馬,以游俠為稱,其魁名朱國臣者,初亦宰夫也。”
    140

    鬻駑竊價

    成語拼音:
    yù nú qiè jià
    成語解釋:
    謙詞。謂劣貨而獲優評。
    成語出處:
    唐·黃滔《蔣先鋒》:“昨者赍持惡賦,刺謁清塵,本期劉子俊待以蓋甌之地,陸士衡處置于撫掌之間,豈期以寸獲長,鬻駑竊價。”
    * nu成語,nu的成語,帶n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