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的成語 (496個)
-
301
難以預料
- 成語拼音:
- nán yǐ yù liào
- 成語解釋:
- 預:預先;料:料想,估計。很難預先想到。
- 成語出處:
- 三國 蜀 諸葛亮《后出師表》:“凡事如是,難以逆料。”
-
302
難以置信
- 成語拼音:
- nán yǐ zhì xìn
- 成語解釋:
- 不容易相信。
- 成語出處:
- 馬克·吐溫《競選州長》:“當真把我的名字牽連到這個不名譽的嫌疑上面,一時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
303
難言之隱
- 成語拼音:
- nán yán zhī yǐn
- 成語解釋:
- 言:說;隱:隱衷;隱情;藏在內心深處的事。難以說出口的隱衷。
- 成語出處:
- 清 錢謙益《跋留庵》:“錢氏少為黨魁,晚托禪悅,生平頗多壹郁難言之隱。”
-
304
南征北伐
- 成語拼音:
- nán zhēng běi fá
- 成語解釋:
- 亦作“南征北討”。亦作“南征北戰”。形容轉戰南北,經歷了許多戰斗。
- 成語出處:
- 唐·柳宗元《封建論》:“歷于宣王,挾中興復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魯侯之嗣。”
-
305
南征北剿
- 成語拼音:
- nán zhēng běi jiǎo
- 成語解釋:
- 征:征伐;剿:征剿。形容轉戰南北,經歷了許多戰斗
- 成語出處:
- 魯迅《王化》:“南征北剿,決不偷懶。”
-
306
南征北討
- 成語拼音:
- nán zhēng běi tǎo
- 成語解釋:
- 見“南征北伐”。
- 成語出處:
- 元·朱凱《昊天塔》第一折:“想老夫幼年時,南征北討,東蕩西除,到今日都做了一場春夢也。”
-
307
南征北戰
- 成語拼音:
- nán zhēng běi zhàn
- 成語解釋:
- 征:征伐。轉戰南北;打了許多仗。
- 成語出處:
- 唐 柳宗元《封建論》:“歷于宣王,挾中興復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魯侯之嗣。”
-
308
南枝北枝
- 成語拼音:
- nán zhī běi zhī
- 成語解釋:
- 南枝向暖,北枝受寒。比喻彼此處境的苦樂不同。
- 成語出處:
- 唐 李嶠《鷓鴣》詩:“可憐鷓鴣飛,飛向樹南枝。南枝日照暖,北枝霜露滋。”
-
309
南征北戰,東蕩西殺
- 成語拼音:
- nán zhēng běi zhàn,dōng dàng xī shā
- 成語解釋:
- 征:征戰;蕩:掃蕩。形容轉戰南北,奮勇殺敵
- 成語出處:
- 晉劇《打金枝》第二場:“父王的江山,是他郭家父子南征北戰,東蕩西殺,十大汗馬功勞爭來的。”
-
310
南州冠冕
- 成語拼音:
- nán zhōu guān miǎn
- 成語解釋:
- 南方人才中杰出的人。指才識出眾的人。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蜀書·龐統傳》:“徽甚異之,稱統當為南州士之冠冕。”
-
311
男子漢大丈夫
- 成語拼音:
- nán zǐ hàn dà zhàng fū
- 成語解釋:
- 指志向高遠有所作為的男人
- 成語出處: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66回:“男子漢大丈夫,休說那三綹梳頭、兩截穿衣、戴鬄髻的話頭。”
-
312
男尊女卑
- 成語拼音:
- nán zūn nǚ bēi
- 成語解釋:
- 尊:尊貴;卑:卑下。男的尊貴;女的卑下。舊社會以男子為中心;認為男子地位高貴;婦女地位低下。一種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
- 成語出處:
- 三國 魏 王肅《孔子家語 六本》:“男女之別,男尊女卑,故人以男為貴。”
-
313
女織男耕
- 成語拼音:
- nǚ zhī nán gēng
- 成語解釋:
- 封建社會中的小農經濟,一家一戶經營,男的種田,女的織布。指全家分工勞動。
- 成語出處:
- 宋 羅泌《路史 后紀十二 夏后氏》:“男耕女織,不奪其時。”
-
314
排除萬難
- 成語拼音:
- pái chú wàn nán
- 成語解釋:
- 排:排開。排除重重阻礙;克服各種各樣的困難。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愚公移山》:“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
-
315
排難解紛
- 成語拼音:
- pái nàn jiě fēn
- 成語解釋:
- 排:消除;難:危難;紛:糾紛。排除危難;調解糾紛。現多指調停雙方爭執;解決紛亂。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趙策三》:“所貴于天下士者,為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而無所取也。”
-
316
潑水難收
- 成語拼音:
- pō shuǐ nán shōu
- 成語解釋:
- 相傳漢朱買臣因家貧,其妻離去,后買臣富貴,妻又求合。買臣取水潑灑于地,令妻收回,以示夫妻既已離異就不能再合。后用以比喻不可挽回的局面。
- 成語出處:
- 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第六卷:“已裝不卸,潑水難收怎奈何?”
-
317
排憂解難
- 成語拼音:
- pái yōu jiě nán
- 成語解釋:
- 排除憂愁,解除困難。
- 成語出處:
- 鄧小平《把教育工作認真抓起來》:“各級黨政負責同志,要經常深入學校,傾聽廣大師生的意見和呼聲,為他們排憂解難。”
-
318
罄筆難書
- 成語拼音:
- qìng bǐ nán shū
- 成語解釋:
- 罄:盡,完。砍完所有的竹子做成書簡也難以寫完。形容事情多得寫不完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洪波曲》第八章:“他們分發到戰區以后,所經歷的各種艱難困苦,那真是罄筆難書。”
-
319
青春難再
- 成語拼音:
- qīng chūn nán zài
- 成語解釋:
- 再:兩次或第二次。青春過后就不會再來。形容青春時光寶貴
- 成語出處:
- 明·馮惟敏《黃鐘·醉花陰·酬金白嶼》:“自古道青春難再,喜相逢笑口齊開。”
-
320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 成語拼音:
- qìng fù bù sǐ,lǔ nàn wèi yǐ
- 成語解釋:
- 不殺掉慶父,魯國的災難不會停止。比喻不清除制造內亂的罪魁禍首,就得不到安寧。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閔公元年》:“不去慶父,魯難未已。”
* nan成語,nan的成語,帶nan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