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na的成語 (115個)

    21

    拘攣補衲

    成語拼音:
    jū luán bǔ nà
    成語解釋:
    拉扯牽引,縫補綴合。比喻文章用事過多,反成弊害。
    成語出處:
    南朝·梁·鐘嶸《詩品·總論》:“遂乃句無虛語,語無虛字,拘攣補衲,蠹文已甚。”
    22

    計勞納封

    成語拼音:
    jì láo nà fēng
    成語解釋:
    計:計算;勞:功勞;納:接受;封:封賞。指按功勞大小接受封賞
    成語出處:
    《晉書·庾亮傳》:“此之厚幸,可謂弘矣,豈復得計勞納封,受賞司勛哉!”
    23

    芥納須彌

    成語拼音:
    jiè nà xū mí
    成語解釋:
    須彌:傳說中的古印度山名。佛教說法,小小的芥子可包容須彌大山或整個世界
    成語出處:
    24

    龍拿虎跳

    成語拼音:
    lóng ná hǔ tiào
    成語解釋:
    拿:抓,握。像龍抓東西、老虎跳躍一樣強勁有力。比喻筆勢遒勁奔放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龍驤軍,虎賁軍,用著他龍拿虎跳。”
    25

    攬權納賄

    成語拼音:
    lǎn quán nà huì
    成語解釋:
    攬:把持。納:接納。把持權勢,并接受賄賂。
    成語出處:
    清·無名氏《官場維新記》第六回:“到了湖北,方才曉得李統領因為京里有人參他攬權納賄等事。”
    26

    拿不出手

    成語拼音:
    ná bù chū shǒu
    成語解釋:
    由于不像樣、不中看或經不起挑剔而不好意思亮出來
    成語出處:
    張愛玲《創世紀》:“她盡管闊氣不要緊,我們全少奶奶去回拜,少了也拿不出手啰!”
    27

    拿班做勢

    成語拼音:
    ná bān zuò shì
    成語解釋:
    裝模作樣,擺架子
    成語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75回:“左右是那幾句東溝籬、西溝灞,油嘴狗舌,不上紙筆的那胡歌野詞,就拿班做勢起來。”
    28

    拿班作勢

    成語拼音:
    ná bān zuò shì
    成語解釋:
    裝模作樣。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3回:“鳳姐見他素日不大拿班作勢的,便依允了。”
    29

    拿粗挾細

    成語拼音:
    ná cū xié xì
    成語解釋:
    比喻惹事生非;挑剔冒犯
    成語出處:
    元 鄭廷玉《后庭花》第一折:“若有那拿粗挾細踏狗尾的但風聞,這東西一半兒停將一半兒分。”
    30

    拿刀動杖

    成語拼音:
    ná dāo dòng zhàng
    成語解釋:
    泛指動武。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6回:“今昔的情形不同,不怕她遠走高飛,拿刀動杖。”
    31

    拿刀弄杖

    成語拼音:
    ná dāo nòng zhàng
    成語解釋:
    揮舞刀槍棍棒。泛指動武。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五回:“寶玉一發拿刀弄杖、尋死覓活的,鬧的天翻地覆。”
    32

    拿定主意

    成語拼音:
    ná dìng zhǔ yì
    成語解釋:
    下定決心,抉擇做什么事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7回:“卻又一片深心,打了個呼牛也可,呼馬也可的主意,任是誰說什么,我只拿定主意,干我的大事去。”
    33

    拿風躍云

    成語拼音:
    ná fēng yuè yún
    成語解釋:
    拿:握持。比喻氣概雄杰俊偉
    成語出處:
    明·宋濂《鳳陽陳方式贈二代碑銘》:“當時元夫志士,無不拿風躍云,吐陽噓陰,致身于九霄之上。”
    34

    納貢稱臣

    成語拼音:
    nà gòng chēng chén
    成語解釋:
    繳納貢品,自稱為臣下。后來也用以比喻心悅誠服,甘拜下風。
    成語出處:
    《清史稿·太宗本紀》:“宜要其納貢稱臣,以黃河為界。”
    35

    納垢藏污

    成語拼音:
    nà gòu cáng wū
    成語解釋:
    垢、污:骯臟的東西。比喻隱藏或包容壞人壞事。
    成語出處:
    《左傳 宣公十五年》:“川澤納污,山藪藏疾。”
    36

    拿奸拿雙

    成語拼音:
    ná jiān ná shuāng
    成語解釋:
    奸:通奸。捉拿通奸要有成雙的人證
    成語出處: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19回:“拿奸拿雙,拿不住雙,反咬一口,就受不得了。”
    37

    納諫如流

    成語拼音:
    nà jiàn rú liú
    成語解釋:
    虛心聽取諫議
    成語出處:
    元 金仁杰《追韓信》第一折:“為我王納諫如流,因此上丞相奏準。”
    38

    納屨踵決

    成語拼音:
    nà jù zhǒng jué
    成語解釋:
    納:穿;屨:鞋;踵:腳后跟;決:破裂。穿上鞋子,破了后跟。形容衣著襤褸。
    成語出處:
    《莊子·讓王》:“三日不舉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纓絕,捉衿而肘見,納屨而踵決。”
    39

    納履踵決

    成語拼音:
    nà lǚ zhǒng jué
    成語解釋:
    納:穿;履:鞋;踵:腳后跟;決:破裂。提上鞋,鞋的腳后跟處卻破裂。形容處境困難。
    成語出處:
    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一:“[原憲]楮冠黎杖而應門,正冠則纓絕,振襟則肘見,納履則踵決。”
    40

    納奇錄異

    成語拼音:
    nà qí lù yì
    成語解釋:
    納:接納;錄:錄用。接納錄用有奇異才能的人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9回:“今吾孫將軍親賢禮士,納奇錄異,世所罕有。”
    * na成語,na的成語,帶na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