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的成語 (868個)
-
801
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 成語拼音:
- zhǐ jiàn shù mù,bù jiàn sēn lín
- 成語解釋:
- 比喻只看到局部,看不到整體或全部。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矛盾論 矛盾的特殊性》:“或者叫做只看見局部,不看見全體,只看見樹木,不看見森林。”
-
802
朝梁暮陳
- 成語拼音:
- zhāo liáng mù chén
- 成語解釋:
- 比喻隨時變節,反復無常。
- 成語出處:
- 明 楊慎《升庵詩話 蕭子顯春別》:“娼樓之本色也。六朝君臣,朝梁暮陳,何異于此。”
-
803
朝令暮改
- 成語拼音:
- zhāo lìng mù gǎi
- 成語解釋:
- 早晨發布的命令,晚上就改了。比喻經常改變主張和辦法,一會兒一個樣。
- 成語出處:
- 漢·鼌錯《論貴粟疏》:“賦斂不時,朝令而暮改。”
-
804
朝梁暮晉
- 成語拼音:
- zhāo liáng mù jìn
- 成語解釋:
- 比喻人反復無常,沒有節操。
- 成語出處:
- 五代馮道為相,歷五朝八姓,于喪君亡國略不在意。自號長樂老,著《長樂老自敘》,歷陳官爵以為榮,時論卑之。元劉因有《馮道》詩諷之曰:“亡國降臣固位難,癡頑老子幾朝官。朝梁暮晉渾閑事,更舍殘骸與契丹。”
-
805
朝來暮去
- 成語拼音:
- zhāo lái mù qù
- 成語解釋:
- 朝:早晨;暮:傍晚。黃昏過去清晨來臨。形容時光流逝
- 成語出處:
- 元·馬致遠《青衫淚》楔子:“妾身裴興奴,自從與白侍郎相伴,朝來暮去,又早半年光景。”
-
806
朝梁暮周
- 成語拼音:
- zhāo liáng mù zhōu
- 成語解釋:
- 比喻人反復無常,沒有節操。
- 成語出處:
- 明 李東陽《王凝妻》詩:“君不見中原將相夸男兒,朝梁暮周皆逆旅。”
-
807
直木必伐
- 成語拼音:
- zhí mù bì fá
- 成語解釋:
- 直木:筆直的樹木;伐:砍。成材的樹必被砍伐。比喻正直的人容易招怨。
- 成語出處:
- 《逸周書·周祝》:“甘泉必竭,直木必伐。”《莊子·山木》:“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
808
擇木而處
- 成語拼音:
- zé mù ér chǔ
- 成語解釋:
- 處:居。鳥兒選擇合適的樹木做巢。比喻選擇賢君明主,為其效命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哀公十一年》:“鳥則擇木,木豈能擇鳥?”
-
809
擇木而棲
- 成語拼音:
- zé mù ér qī
- 成語解釋:
- 鳥兒選擇合適的樹木做巢。比喻選擇賢君明主,為其效命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4回:“豈不聞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
-
810
櫛沐風雨
- 成語拼音:
- zhì mù fēng yǔ
- 成語解釋:
- 同“櫛風沐雨”。
- 成語出處:
- 后晉·沈昫《舊唐書·宣宗紀》:“況將士等櫛沐風雨,暴露郊原,披荊棘而刁斗夜嚴,逐豺狼而穹廬曉破。 ”
-
811
眾目共睹
- 成語拼音:
- zhòng mù gòng dǔ
- 成語解釋:
- 所有人的眼睛都看到了。形容非常明顯,亦作“眾目共視”、“眾目具瞻”。
- 成語出處:
- 宋·何尚之《答宋文帝贊揚佛教事》:“且觀世大士所降近驗,并即表身世,眾目共睹,祈求之家,其事相繼。”
-
812
眾目共視
- 成語拼音:
- zhòng mù gòng shì
- 成語解釋:
- 所有人的眼睛都看到了。形容非常明顯。同“眾目共睹”。
- 成語出處:
- 宋 歐陽修《論臺諫官唐介等宜早牽復札子》:“言一出則萬口爭傳,眾目共視,雖欲為私,其勢不可。”
-
813
斬木揭竿
- 成語拼音:
- zhǎn mù jiē gān
- 成語解釋:
- 揭:舉起;竿:竹竿。砍削樹木當兵器,舉起竹竿作軍旗。比喻武裝起義。
- 成語出處:
- 漢·賈誼《過秦論》:“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合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杰并起而亡秦族矣。”
-
814
眾目睽睽
- 成語拼音:
- zhòng mù kuí kuí
- 成語解釋:
- 大家的眼睛都睜得大大地注視著。睽睽:睜大眼睛注意看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鄆州溪堂詩并序》:“新舊不相保持,萬目睽睽,公于此時能安以治之。”
-
815
鑄木鏤冰
- 成語拼音:
- zhù mù lòu bīng
- 成語解釋:
- 謂約束樹木(使其按人為的形態生長),刻鏤冰塊(使其成某種精致的工藝品)。比喻經辦毫無成效的事情。
- 成語出處:
- 宋·葉廷珪《海錄碎事·人事中》:“賣漿販麥,利輒失時,鑄木鏤冰,初無成日。”
-
816
昭穆倫序
- 成語拼音:
- zhāo mù lún xù
- 成語解釋:
- 昭穆:宗廟或墓地的輩次排列,始祖居中,二、四、六世居左稱昭,三、五、七世居右稱穆;倫序:倫常次序。泛指家族輩分
- 成語出處:
- 《周禮·春官·冢人》:“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為左右。”
-
817
張眉努目
- 成語拼音:
- zhāng méi nǔ mù
- 成語解釋:
- 揚起眉毛,瞪著眼睛。喻粗獷淺露。
- 成語出處:
-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芙蓉道楷禪師》:“山僧今日向諸人面前,說家門已是不著便,豈可更去胞堂入室,拈槌豎拂,東喝西棒,張眉努目,如癇病發相似。”
-
818
直眉怒目
- 成語拼音:
- zhí méi nù mù
- 成語解釋:
- 形容發怒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端木蕻良《科爾沁旗草原》十七:“孔二老婆并不上他的當,直眉怒目罵他。”
-
819
鉆木取火
- 成語拼音:
- zuān mù qǔ huǒ
- 成語解釋:
- 硬木棒對著木頭摩擦或鉆進去,靠摩擦取火
- 成語出處:
- 唐·慧能《壇經·疑問品》:“若能鉆木取火,淤泥定生紅蓮。”
-
820
眾目所歸
- 成語拼音:
- zhòng mu suǒ guī
- 成語解釋:
- 歸:歸附,趨向。眾人的目光集中在一處。形容一致贊賞
- 成語出處:
- 《宣和畫譜·道釋·辛澄》:“澄嘗于蜀中大圣寺畫僧伽及諸變相,士女傾城邑往觀焉,……茲乃眾目所歸,不待較而可得矣。”
* mu成語,mu的成語,帶mu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