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的成語 (868個)
-
641
頭暈目眩
- 成語拼音:
- tóu yūn mù xuàn
- 成語解釋:
- 頭發昏,眼發花。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回:“滿屋里的東西都是耀眼爭光,使人頭暈目眩。”
-
642
途遙日暮
- 成語拼音:
- tú yáo rì mù
- 成語解釋:
- 猶日暮途窮。比喻到了走投無路的或衰亡的境地。
- 成語出處:
- 語出《史記 平津侯主父列傳》:“吾日暮途遠,故倒行暴施之。”
-
643
渭川千畝
- 成語拼音:
- wèi chuān qiān mǔ
- 成語解釋:
- 用以言竹之繁茂。
- 成語出處:
- 《史記 貨殖列傳》:“齊魯千畝桑麻;渭川千畝竹……此其人皆與千戶侯等。”
-
644
頑父嚚母
- 成語拼音:
- wán fù yín mǔ
- 成語解釋:
- 指愚頑暴虐的家長。
- 成語出處:
- 《尚書 堯典》:“父頑,母嚚,象傲。”
-
645
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 成語拼音:
- wú gēn zhī mù,wú yuán zhī shuǐ
- 成語解釋:
- 比喻沒有根據的事物。
- 成語出處:
- 語出《左傳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猶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
-
646
帷幕不修
- 成語拼音:
- wéi mù bù xiū
- 成語解釋:
- 見“帷薄不修”。
- 成語出處:
- 《孔子家語·五刑解》:“有坐淫亂男女無別者,不謂之淫亂男女無別,則曰帷幕不修也。”
-
647
為民父母
- 成語拼音:
- wéi mín fù mǔ
- 成語解釋:
- 這:作為,充當;父母:即父母官。擔任地方行政長官。
- 成語出處:
- 《孟子 梁惠王上》:“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
-
648
嵬目鴻耳
- 成語拼音:
- wéi mù hóng ěr
- 成語解釋:
- 見“嵬眼澒耳”。
- 成語出處:
- 明·瞿佑《剪燈新話》序:“所惜筆路荒蕪,詞源淺狹,無嵬目鴻耳之論以發揚之耳。”
-
649
萬目睽睽
- 成語拼音:
- wàn mù kuí kuí
- 成語解釋:
- 睽睽:張目注視的樣子。在眾人的注視、監督下。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鄆州溪堂詩并序》:“公私掃地赤立,新舊不相保持,萬目睽睽,公于此時能安以治之。”
-
650
無面目見江東父老
- 成語拼音:
- wú miàn mù jiàn jiāng dōng fù lǎo
- 成語解釋:
- 以之為羞見故鄉人之典實。
- 成語出處:
- 語本《史記 項羽本紀》:“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檥船待……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
-
651
握沐吐餐
- 成語拼音:
- wò mù tǔ cān
- 成語解釋:
- 沐:洗頭發;吐:吐出。為了禮賢下士而停止洗頭和吃飯。指為國而禮賢下士,求賢若渴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張玄素傳》:“周公資圣人,而握沐吐餐,下白屋,況下周公之人哉!”
-
652
萬目睚眥
- 成語拼音:
- wàn mù yá zì
- 成語解釋:
- 睚:眼角;眥:眼框;睚眥:瞪眼睛。眾人瞪目表示憤怒。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百口嘲謗,萬目睚眥。”
-
653
宛然在目
- 成語拼音:
- wǎn rán zài mù
- 成語解釋:
- 宛然:仿佛。如同清楚地呈現于視野中
- 成語出處:
- 明·袁宏道《公安二圣奪重修天王殿疏》:“使來者一人斯堂,而文獻宛然在目。”
-
654
亡猿禍木
- 成語拼音:
- wáng yuán huò mù
- 成語解釋:
- 《淵鑒類函》卷四三二引《汀州志》:“唐大歷中,有猴數百集古田杉林中,里人欲伐木殺之。中一老猴忽躍去近鄰一家縱火焚屋。里人懼,亟走救火,于是群猴脫去。”后因以“亡猿禍木”喻欲損人反而害己的行為。
- 成語出處:
- 《淵鑒類函》卷四三二引《汀州志》:“唐大歷中,有猴數百集古田杉林中,里人欲伐木殺之。中一老猴忽躍去近鄰一家縱火焚屋。里人懼,亟走救火,于是群猴脫去。”
-
655
亡猿災木
- 成語拼音:
- wáng yuán zāi mù
- 成語解釋:
- 見“亡猿禍木”。
- 成語出處:
- 清·王闿運《序》:“覆鹿遺蕉,亡猿災木,非敵非寇,自傾自覆。”
-
656
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 成語拼音:
- wú yuán zhī shuǐ,wú běn zhī mù
- 成語解釋:
- 源:水源;本:樹根。沒有源頭的水,沒有根的樹。比喻沒有基礎的事物。
- 成語出處:
- 《左傳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猶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
-
657
文昭武穆
- 成語拼音:
- wén zhāo wǔ mù
- 成語解釋:
- 古代宗法制度,宗廟位次,始祖廟居中,以下父子遞為昭穆,左為昭,右為穆。祭祀時,子孫也按昭穆,左右排列行禮。周文王于周為穆,文王之子武王則為昭,而武王之子成王又為穆。“文昭武穆”原指文王的子孫眾多,后則泛稱子孫繁衍。
- 成語出處:
- 古代宗法制度,宗廟位次,始祖廟居中,以下父子遞為昭穆,左為昭,右為穆。祭祀時,子孫也按昭穆,左右排列行禮。周文王于周為穆,文王之子武王則為昭,而武王之子成王又為穆。
-
658
洗兵牧馬
- 成語拼音:
- xǐ bīng mù mǎ
- 成語解釋:
- 洗擦兵器,喂養戰馬。指做好作戰準備。
- 成語出處:
-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后漢高祖乾佑元年》:“吾洗兵牧馬,坐食轉輸,溫飽有余。”
-
659
心存目替
- 成語拼音:
- xīn cún mù tì
- 成語解釋:
- 存:想念;替:廢棄。心里雖然想念,但已廢棄看望的行動
- 成語出處:
- 晉·傅咸《贈何劭王濟詩序》:“歷試無效,且有家艱,心存目替,賦詩申懷。”
-
660
心存目想
- 成語拼音:
- xīn cún mù xiǎng
- 成語解釋:
- 謂凝目注視,用心思索。
- 成語出處:
- 唐·白居易《白蘋洲五亭記》:“楊君緘書赍圖請予為記。予按圖握筆,心存目想,覼縷梗概,十不得其二三。”
* mu成語,mu的成語,帶mu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