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mu的成語 (868個)

    381

    母老虎

    成語拼音:
    mǔ lǎo hǔ
    成語解釋:
    雌性虎。借指潑婦或刁婦
    成語出處:
    老舍《柳屯的》:“我曾經作過一個噩夢,夢見一個母老虎,臉上擦著鉛粉。”
    382

    目亂睛迷

    成語拼音:
    mù luàn jīng mí
    成語解釋:
    見“目亂精迷”。
    成語出處:
    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景樂寺》:“異端奇術,總萃其中。剝驢投井,植棗種瓜,須臾之間皆得食。士女觀者,目亂精迷。”
    383

    目亂精迷

    成語拼音:
    mù luàn jīng mí
    成語解釋:
    眼花繚亂,神情迷惑。形容所見情景復雜紛繁或怪異多變,令人驚異。
    成語出處:
    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景樂寺》:“異端奇術,總萃其中。剝驢投井,植棗種瓜,須臾之間皆得食。士女觀者,目亂精迷。”精,一本作“睛”。
    384

    眉留目亂

    成語拼音:
    méi liú mù luàn
    成語解釋:
    神色不寧的情狀
    成語出處:
    元·施惠《幽閨記·招商諧偶》:“空使我意沉吟,眉留目亂羞難道。”
    385

    沐露梳風

    成語拼音:
    mù lù shū fēng
    成語解釋:
    謂受風露輕拂、浸潤。
    成語出處:
    宋·王十朋《郡圃無海棠買數根植之》詩:“半含欲吐不勝情,沐露梳風睡明月。”
    386

    目量意營

    成語拼音:
    mù liàng yì yíng
    成語解釋:
    以目測量,用心經營。形容精心勘測設計。
    成語出處:
    《明史·宦官傳·阮安》:“阮安有巧思,奉成祖營北京城池宮殿及百司府廨,目量意營,悉中規劃,工部奉行而已。”
    387

    暮來朝去

    成語拼音:
    mù lái zhāo qù
    成語解釋:
    暮:傍晚;朝:早晨。清晨過去黃昏來臨。形容時光流逝
    成語出處:
    《中國體育報》:“少年國足們來到巴西訓練,暮來朝去,寒來暑往,兩個年頭過去了。”
    388

    沐露沾霜

    成語拼音:
    mù lù zhān shuāng
    成語解釋:
    形容飽經霜露辛苦。
    成語出處:
    唐·王勃《為人與蜀城父老書》:“因公入務,懷書將相之門;沐露沾霜,擁箒公侯之門。”
    389

    眉目不清

    成語拼音:
    méi mù bù qīng
    成語解釋:
    眉目:條理。事物條理不清或文章沒有條理
    成語出處:
    《人民日報》1951.6.6:“交代不明,眉目不清,也是常見的缺點。”
    390

    麻木不仁

    成語拼音:
    má mù bù rén
    成語解釋:
    不仁:失去感覺能力。本指肢體神經失去感覺;對刺激沒有感覺。形容思想不敏銳;對事物反應遲鈍;漠不關心。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7回:“天下作女孩兒的,除了那班天日不懂麻木不仁的姑娘外,是個女兒便有個女兒情態。”
    391

    盲目崇拜

    成語拼音:
    máng mù chóng bài
    成語解釋:
    指盲從崇拜別人
    成語出處:
    梁遇春《醉中夢話(二)》:“屈服于權威的座前已是我們的國粹,新文學家用不著再抬出許多沾塵不染的洋圣人來做我們盲目崇拜的偶像。”
    392

    暮暮朝朝

    成語拼音:
    mù mù cháo cháo
    成語解釋:
    猶言日日夜夜。
    成語出處:
    宋·李綱《訪李道士》詩:“自言身在此山中,暮暮朝朝看不足。”
    393

    眉目傳情

    成語拼音:
    méi mù chuán qíng
    成語解釋:
    用眉眼的活動向對方表達自己的情意。常用來形容用眼色表示愛情。參見“眉來眼去”。
    成語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只你那眉眼傳情未了時。”
    394

    滿目瘡痍

    成語拼音:
    mǎn mù chuāng yí
    成語解釋:
    比喻眼前看到的都是災禍的景象。
    成語出處:
    《辛亥革命 關于南北議和的清方檔案》:“惟自武漢事起,各省響應,兵連禍結,滿目瘡痍。”
    395

    明目達聰

    成語拼音:
    míng mù dá cōng
    成語解釋:
    眼睛明亮,耳朵靈敏。形容力圖透徹了解。
    成語出處:
    《尚書 舜典》: “明四目,達四聰。”
    396

    慕名而來

    成語拼音:
    mù míng ér lái
    成語解釋:
    指仰慕名聲而來
    成語出處:
    《人民日報》1982.3.14:“不少中外旅游者紛紛慕名而來,西安更成了世人矚目的地方。”
    397

    名目繁多

    成語拼音:
    míng mù fán duō
    成語解釋:
    指事物的花樣或名稱非常多。
    成語出處: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四回:“還有學生衛兵,女子精武軍,及男女赤十字會,名目繁多,數不勝數。”
    398

    眉目分明

    成語拼音:
    méi mù fēn míng
    成語解釋:
    眉目:眉毛和眼睛,泛指容貌。容貌清楚。形容面容端正清晰
    成語出處:
    楊朔《泰山極頂》:“萬里長空,云彩絲兒都不見,素常霧騰騰的山頭,顯得眉目分明。”
    399

    滿目荊榛

    成語拼音:
    mǎn mù jīng zhēn
    成語解釋:
    荊:荊條,灌木。榛:樹叢。滿眼看見的都是荊條和樹叢。形容十分荒涼蕭條的環境。
    成語出處:
    《舊五代史·唐書·張全義傳》:“蔡賊、孫儒、諸葛爽爭據洛陽,迭相攻伐,七八年間,都城灰燼,滿目荊榛。”
    400

    面目可憎

    成語拼音:
    miàn mù kě zēng
    成語解釋:
    面目:面貌;可憎:令人厭惡。相貌丑陋;令人厭惡。
    成語出處:
    唐 韓愈《送窮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語言無味者,皆子之志也。”
    * mu成語,mu的成語,帶m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