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mu的成語 (868個)

    201

    河目海口

    成語拼音:
    hé mù hǎi kǒu
    成語解釋:
    河目:形狀像河一樣的眼睛,上下眼眶平而長;海口:像大海一樣的嘴,又大又深。比喻相貌非凡。
    成語出處:
    《詩經 大雅 生民》:“后稷呱矣。”唐 孔穎達疏:“若孔子之河目海口,文王之四乳龍顏之類。”
    202

    駭目驚心

    成語拼音:
    hài mù jīng xīn
    成語解釋:
    使人見到非常震驚。
    成語出處:
    清·和邦額《夜譚隨錄·修鱗》:“平地水深數丈,樹頭牽夫藻荇,舵尾壓于樓臺,駭目驚心,聲如萬馬。”
    203

    豁目開襟

    成語拼音:
    huò mù kāi jīn
    成語解釋:
    豁目:開闊眼界;襟:襟懷,胸懷。極目遠視,開闊胸襟
    成語出處:
    唐·李中《登毗陵青山樓》詩:“高樓閑上對晴空,豁目開襟半日中。”
    204

    橫眉立目

    成語拼音:
    héng méi lì mù
    成語解釋:
    猶言橫眉努目。形容怒目相視,態度兇狠的樣子。
    成語出處:
    老舍《茶館》第一幕:“三三兩兩的打手,都橫眉立目,短打扮,隨時進來往后院去。”
    205

    橫眉冷目

    成語拼音:
    héng méi lěng mù
    成語解釋:
    憤怒、輕蔑的樣子。同“橫眉冷眼”。
    成語出處:
    郭澄清《大刀記》第十三章:“現在他又橫眉冷目地喝了一聲‘走’,更把個張溫嚇沒了真魂。”
    206

    橫眉怒目

    成語拼音:
    héng méi nù mù
    成語解釋:
    眉毛橫豎;雙目怒睜。形容強、兇狠的神情。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1回:“不一時,只聽得院子里許多腳步響,早進來了橫眉怒目,挺胸凸肚的一群人。”
    207

    橫眉努目

    成語拼音:
    héng méi nǔ mù
    成語解釋:
    聳眉瞪眼。形容怒目相視,態度兇狠的樣子。
    成語出處:
    后蜀 何光遠《鑒戒錄》卷十引陳裕詩:“橫眉努目強干嗔,便作閻浮有力神。禍福豈由泥捏漢,燒香供養弄蛇人。”努,一本作“怒”。
    208

    蒿目時艱

    成語拼音:
    hàng mù shí jiān
    成語解釋:
    蒿目:極目遠望;時艱:艱難的局勢。指對時事憂慮不安。
    成語出處:
    莊周《莊子 駢拇》:“今世之仁人,蒿目而憂世之患。”
    209

    橫眉豎目

    成語拼音:
    héng méi shù mù
    成語解釋:
    指聳眉瞪眼,形容怒目相視,態度兇狠的樣子
    成語出處:
    清·貪夢道人《彭公案》第62回:“帶著十六七個打手,都是橫眉豎目,身穿紫花布褲褂,青布抓地虎靴子,手持木棍、鐵尺。”
    210

    揮沐吐餐

    成語拼音:
    huī mù tǔ cān
    成語解釋:
    謂禮賢下士。
    成語出處:
    西漢·韓嬰《韓詩外傳》第三卷:“然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
    211

    和睦相處

    成語拼音:
    hé mù xiāng chǔ
    成語解釋:
    睦:和好。鄰國或鄰居之間和平友好地相交往。
    成語出處:
    左丘明《左傳 成公六年》:“上下和睦,周旋不逆。”
    212

    駭目振心

    成語拼音:
    hài mù zhèn xīn
    成語解釋:
    見“駭目驚心”。
    成語出處:
    陳田《明詩紀事丁簽·何景明》:“一以為霆驚電煜,駭目振心;一以為落日明霞,馀暉映遠。”
    213

    豁人耳目

    成語拼音:
    huō rén ěr mù
    成語解釋:
    開擴眼界,使耳目清新。
    成語出處:
    王國維《人間詞話》五六:“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
    214

    駭心動目

    成語拼音:
    hài xīn dòng mù
    成語解釋:
    猶言驚心動目。
    成語出處:
    宋·蘇軾《順濟王廟新獲石砮記》:“傳觀左右,失手墜于江中,乃禱于神,愿復得之,當藏之廟中,為往來者駭心動目詭異之觀。”
    215

    魂銷目斷

    成語拼音:
    hún xiāo mù duàn
    成語解釋:
    謂情思凄苦。
    成語出處:
    唐·嚴休復《唐昌觀玉蕊花折有心人游悵然成二絕》詩:“終日齋心禱玉宸,魂銷目斷未逢真。”
    216

    金篦刮目

    成語拼音:
    jīn bì guā mù
    成語解釋:
    比喻翻然醒悟。
    成語出處:
    梁啟超《讀〈日本書目志〉書后》:“然今及鐵艦之未來功也,吾速以金篦刮目,槐柳取火,尤不容緩也。”
    217

    棘刺母猴

    成語拼音:
    jí cì mǔ hóu
    成語解釋:
    棘:多刺的植物。在棘刺尖端雕刻的獼猴。形容欺騙的勾當或艱難的事業
    成語出處: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外儲說右上》:“宋人有請為燕王以棘刺之端為母猴者,必三月齋然后能觀之。”
    218

    驚耳駭目

    成語拼音:
    jīng ěr hài mù
    成語解釋:
    耳聞目見后內心震驚。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須臾,云晦雷發,驚耳駭目。”
    219

    金剛怒目

    成語拼音:
    jīn gāng nù mù
    成語解釋:
    金剛:舊時寺院山門內的四大天王塑像;俗稱四大金剛。形容面目威猛可怕。原作“金剛努目”。
    成語出處:
    宋 龐元英《談藪 薛道衡》:“金剛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薩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220

    金剛努目

    成語拼音:
    jīn gāng nǔ mù
    成語解釋:
    形容面目威猛可畏。
    成語出處:
    《太平廣記》卷一七四引宋·龐元英《談藪·薛道衡》:“隋吏部侍郎薛道衡,嘗游鐘山開善寺,謂小僧曰:‘金剛何為努目?菩薩何為低眉?’小僧答曰:‘金剛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薩低眉,所以慈悲六道。’道衡憮然不能對。”
    * mu成語,mu的成語,帶m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