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ming的成語 (957個)

    301

    決命爭首

    成語拼音:
    jué mìng zhēng shǒu
    成語解釋:
    拼命爭先而戰。
    成語出處:
    漢·李陵《答蘇武書》:“疲兵再戰,一以當千,然猶扶乘創痛,決命爭首。”
    302

    佳人薄命

    成語拼音:
    jiā rén bó mìng
    成語解釋:
    指年輕美女命不好
    成語出處:
    宋 辛棄疾《賀新郎 送杜叔高》:“自昔佳人薄命,對古來,一片傷心月。”
    303

    敬若神明

    成語拼音:
    jìng ruò shén míng
    成語解釋:
    神明:神的泛稱。像敬重神一樣尊敬對方。
    成語出處:
    左丘明《左傳 襄公十四年》:“民率其君,愛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
    304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成語拼音:
    jiù rén yī mìng,shèng zào qī jí fú tú
    成語解釋:
    指救人性命功德無量。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十卷:“官人差矣!不忍之心,人皆有之。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若說報答,就是為利了,豈是老漢的本念!”
    305

    舉世聞名

    成語拼音:
    jǔ shì wén míng
    成語解釋:
    舉:全。全世界都聽到名聲。形容知名度很高。
    成語出處: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卷七 雜藝》:“王逸少風流才士,蕭散名人。舉世但知其書,翻以能自蔽也。”
    306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成語拼音:
    jiān tīng zé míng,piān xìn zé àn
    成語解釋:
    指要同時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才能正確認識事物;只相信單方面的話,必然會犯片面性的錯誤。
    成語出處:
    漢 王符《潛夫論 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307

    久聞大名

    成語拼音:
    jiǔ wén dà míng
    成語解釋:
    聞:聽到。早就聽到對方的盛名。多用作初見面時的客套話。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51回:“朱仝道:‘久聞大名。’連忙下拜。”
    308

    涇渭分明

    成語拼音:
    jīng wèi fēn míng
    成語解釋:
    古人認為;渭河水清;涇河水濁;兩水合流后;清濁依舊分明。比喻是非清楚;容易區別。
    成語出處:
    唐 李德裕《劉公神道碑銘》:“遇物而涇渭自分,立誠而風雨如晦。”
    309

    見危授命

    成語拼音:
    jiàn wēi shòu mìng
    成語解釋:
    在危急關頭勇于獻出自己的生命。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憲問》:“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310

    涇渭自明

    成語拼音:
    jīng wèi zì míng
    成語解釋:
    見“涇渭分明”。
    成語出處:
    明·沈德符《野獲編·續編小引》:“然詠歌太平,無非圣朝佳話,間有稍關時事者,其涇渭自明。”
    311

    見危致命

    成語拼音:
    jiàn wēi zhì mìng
    成語解釋:
    見“見危授命”。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子罕》:“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
    312

    鐫心銘骨

    成語拼音:
    juān xīn míng gǔ
    成語解釋:
    鐫:雕刻。意同“刻骨銘心”。形容永記不忘。
    成語出處:
    明·陸采《明珠記·獲蔭》:“漂泊留潭府,荷深思解衣推食,自知慚負;又荷吹噓登云路,嬌女肯教同赴,這厚德鐫心銘骨。”
    313

    戛玉鳴金

    成語拼音:
    jiá yù míng jīn
    成語解釋:
    戛:敲擊。敲打玉器和金器。形容聲調有節奏而響亮好聽。也形容人氣節凜然。
    成語出處:
    唐 白居易《聽田順兒歌》:“戛玉敲冰聲未停,嫌云不遏入青冥。”
    314

    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

    成語拼音:
    jiàng zài jūn,jūn mìng yǒu suǒ bù shòu
    成語解釋:
    將:將領;受:接受。將領遠征在外可以相機作戰,不必事先請戰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戰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臣既已受命為將,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
    315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成語拼音:
    jiàng zài wài,jūn mìng yǒu suǒ bù shòu
    成語解釋:
    將:將領;受:接受。將領遠征在外可以相機作戰,不必事先請戰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戰
    成語出處:
    春秋·齊·孫武《孫子兵法·變篇》:“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03回:“豈不聞:‘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316

    刻骨銘心

    成語拼音:
    kè gǔ míng xīn
    成語解釋:
    刻:刻劃;銘:在金屬上刻寫。刻在骨頭上;銘刻在心靈中。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
    成語出處:
    唐 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深荷王公之德,銘刻心骨。”
    317

    考績幽明

    成語拼音:
    kǎo jì yōu míng
    成語解釋:
    考績:考核官吏政績;幽:昏暗;明:清白。指考核官吏政績得失。
    成語出處:
    唐 柳宗元《送薛存義序》:“吾賤且辱,不得與考績幽明之說。”
    318

    虧名損實

    成語拼音:
    kuī míng sǔn shí
    成語解釋:
    虧:損耗。名和實都受到損失
    成語出處:
    南朝·梁·任昉《為范尚書讓吏部封侯第一表》:“至于虧名損實,為國為身,知其不可。”
    319

    控名責實

    成語拼音:
    kòng míng zé shí
    成語解釋:
    控:引;責:求。使名聲與實際相符。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太史公自序》:“若夫控名責實,參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
    320

    考名責實

    成語拼音:
    kǎo míng zé shí
    成語解釋:
    考:查核。考核名稱與實際是否相符
    成語出處:
    唐·劉知畿《史通·題目》:“考名責實,奚其喪歟?”
    * ming成語,ming的成語,帶mi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