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的成語 (394個)
-
281
深思熟慮
- 成語拼音:
- shēn sī shú lǜ
- 成語解釋:
- 熟:細致。反復細致地思索考慮。
- 成語出處:
- 《魏書 程駿傳》:“且攻難守易,則力懸百倍,不可不深思,不可不熟慮。”
-
282
深思遠慮
- 成語拼音:
- shēn sī yuǎn lǜ
- 成語解釋:
- 謀劃周密,老虎長遠。指計劃周到,具有遠見。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孝和孝殤帝紀》:“先帝即位,務休力役,然猶深思遠慮,安不忘危,探觀舊典,復收鹽鐵,欲以防備不虞,寧安邊境。”
-
283
深識遠慮
- 成語拼音:
- shēn shí yuǎn lǜ
- 成語解釋:
- 深:精到;慮:思考,謀劃。有深廣的見識,長遠的考慮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杜林列傳》:“古之明王,深識遠慮,動居其厚。”
-
284
視同一律
- 成語拼音:
- shì tóng yī lǜ
- 成語解釋:
- 同等看待。
- 成語出處:
- 清·唐蕓洲《七劍十三俠》第97回:“又因前數次那些官兵到此,皆大敗而回,因此將這官兵視同一律。”
-
285
深圖遠慮
- 成語拼音:
- shēn tú yuǎn lǜ
- 成語解釋:
- 指計劃得很周密,考慮得很長遠
- 成語出處:
- 漢·仲長統《昌言下》:“又況愚人之愚,而望其遵巡正路,謙虛節儉,深圖遠慮,為國家校計者乎。”
-
286
身無寸縷
- 成語拼音:
- shēn wú cùn lǚ
- 成語解釋:
- 謂身上沒有一寸線。形容極其窮困。
- 成語出處:
- 宋·無名氏《張協狀元》第43出:“大雪下身無寸縷,投古廟淚珠漣漣。”
-
287
涉危履險
- 成語拼音:
- shè wēi lǚ xiǎn
- 成語解釋:
- 涉:經歷;履:踩踏。身涉危難,經歷險阻。形容闖過重重困難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度尚傳》:“磐身嬰甲胄,涉危履險,討擊兇患,斬駗渠帥,余盡鳥竄冒遁,還奔荊州。”
-
288
深惟重慮
- 成語拼音:
- shēn wéi zhòng lǜ
- 成語解釋:
- 猶深思熟慮。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嚴助傳》:“今天深惟重慮,明太平以弼朕失。”
-
289
設心處慮
- 成語拼音:
- shè xīn chǔ lǜ
- 成語解釋:
- 見“設心積慮”。
- 成語出處:
- 清·陳忱《續資治通鑒·宋高宗紹興八年》:“以此知創業之人,設心處慮,必有過人者。”
-
290
設心積慮
- 成語拼音:
- shè xīn jī lǜ
- 成語解釋:
- 處心積慮;用盡心思。
- 成語出處:
- 宋·洪邁《容齋續筆·賊臣遷都》:“魏唐之祚,竟為高朱所傾。兇盜設心積慮,由來一揆也。”
-
291
適性忘慮
- 成語拼音:
- shì xìng wàng lǜ
- 成語解釋:
- 謂順悅情性忘卻憂慮。
- 成語出處:
-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半山老人》:“本圖適性忘慮,反苦思勞神,不如且已。”
-
292
池魚之慮
- 成語拼音:
- shi yú zhī lǜ
- 成語解釋:
- 謂擔憂無端受累遭災。
- 成語出處:
- 《上海小刀會起義史料匯編·羅店鎮志》:“訛傳丁國恩率大兵會剿羅店,蓋以吾鎮賊曾踞巢穴,人人抱池魚之慮,一時驚惶無措,各扶老攜幼避匿四鄉,半皆露宿。”
-
293
三紙無驢
- 成語拼音:
- sān zhǐ wú lǘ
- 成語解釋:
- 形容寫文章廢話連篇,不得要領。
- 成語出處:
-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勉學》:“鄴下諺曰:‘博士買驢,書券三紙,未有驢字。’”
-
294
脫白掛綠
- 成語拼音:
- tuō bái guà lǜ
- 成語解釋:
- 脫去白衣,換上綠袍。謂初登仕途。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1卷:“今幸已脫白掛綠,何不且到丈人家里,與他們歡慶一番。”
-
295
條分縷析
- 成語拼音:
- tiáo fēn lǚ xī
- 成語解釋:
- 縷:線;析:剖析。有條有理地細細分析。
- 成語出處:
- 《明史 五行志一》:“而傳說則條分縷析,以某異為某事之應,更旁引曲證,以伸其說。”
-
296
條分縷晰
- 成語拼音:
- tiáo fēn lǚ xī
- 成語解釋:
- 縷:詳盡,細致。形容分析得細密而有條理
- 成語出處:
- 梁啟超《變法通議·論幼學》:“書之門目,條分縷晰,由淺入深,由繁反約。”
-
297
痛貫心膂
- 成語拼音:
- tòng guàn xīn lǚ
- 成語解釋:
- 形容悲痛到極點。
- 成語出處:
- 宋 陳巖肖《庚溪詩話》卷下:“巖肖之先君光祿,靖康間為京城守御司屬官,嘗以守御策獻之朝,而議者沮之。京城失守,督將士與虜戰,遂以身殉國。及歸葬日,公為挽詩……巖肖每一讀之,痛貫心膂。”
-
298
桃紅柳綠
- 成語拼音:
- táo hóng liǔ lǜ
- 成語解釋:
- 桃花嫣紅,柳枝碧綠。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鮮艷的春景。
- 成語出處:
- 元 貫云石《小梁州 春》:“春風花草滿園香,馬系在垂楊,桃紅柳綠映池塘。”
-
299
同音共律
- 成語拼音:
- tóng yīn gòng lǜ
- 成語解釋:
- 音律相同。比喻關系密切。
- 成語出處:
- 漢·趙曄《吳越春秋·夫差內傳》:“且吳與越,同音共律,上合星宿,下共一理。”
-
300
萬縷千絲
- 成語拼音:
- wàn lǚ qiān sī
- 成語解釋:
- 千條絲,萬條線。原形容一根又一根,數也數不清。現多形容相互之間種種密切而復雜的聯系。
- 成語出處:
- 宋·戴石屏《憐薄命》詞:“道旁楊柳依依,千絲萬縷,擰不住一分愁緒。”
* lv成語,lv的成語,帶lv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