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o的成語 (315個)
-
161
落葉知秋
- 成語拼音:
- luò yè zhī qiū
- 成語解釋:
- 一看到落到地上的黃葉;就知道秋天來臨了。比喻通過某一跡象;便可預測形勢的發展變化。
- 成語出處:
- 宋 唐庚《文錄》:“仙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
-
162
羅織構陷
- 成語拼音:
- luò zhī gòu xiàn
- 成語解釋:
- 羅織:收集編造;構陷:用虛構的罪名去陷誣人。形容千方百計地陷害別人。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順帝紀》:“王圣等懼有后禍,遂與豐京其構陷太子,太子坐廢為濟陰王。”
-
163
落紙如飛
- 成語拼音:
- luò zhǐ rú fēi
- 成語解釋:
- 形容寫字迅捷
- 成語出處:
- 唐·劉肅《大唐新語》:“詞理縱橫,文筆燦爛,手不停綴,落紙如飛。”
-
164
羅之一目
- 成語拼音:
- luó zhī yī mù
- 成語解釋:
- 網之一孔。比喻局部在整體中才能起其作用;脫離了整體,局部便不起作用。
- 成語出處:
- 《淮南子 說山訓》:“有鳥將來,張羅而待之,得鳥者羅之一目也。今非昔比為一目之羅,則無時得鳥矣。”
-
165
羅織罪名
- 成語拼音:
- luó zhī zuì míng
- 成語解釋:
- 指捏造罪名,陷害無辜的人。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來俊臣傳》:“招集無賴數百人,令其告事,共為羅織,千里響應。”
-
166
門可羅雀
- 成語拼音:
- mén kě luó què
- 成語解釋:
- 羅雀:設網捕雀。大門前面可設置網捕雀。形容門庭冷落;來的客人很少。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汲鄭列傳》:“始翟公為廷尉,賓客闐門;及廢,門外可設雀羅。”
-
167
門堪羅雀
- 成語拼音:
- mén kān luó què
- 成語解釋:
- 見“門可羅雀”。
- 成語出處:
-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沿襲》:“然丁晉公詩固嘗云‘屋可占烏曾貴仕,門堪羅雀稱衰翁’矣。”
-
168
門可張羅
- 成語拼音:
- mén kě zhāng luó
- 成語解釋:
- 見“門可羅雀”。
- 成語出處:
- 《太平廣記》卷一八七引唐·韋述《兩京記》:“唐初,秘書省唯主寫書貯掌勘校而已,自是門可張羅。”宋·蘇軾《次韻楊褒早春》詩:“細雨郊園聊種菜,冷官門戶可張羅。”
-
169
木落歸本
- 成語拼音:
- mù luò guī běn
- 成語解釋:
- 猶言葉落歸根。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翼奉傳》:“安樂奸邪,辰未主之。”顏師古注引三國·魏·孟康曰:“翼氏《風角》曰:‘木落歸本,水流歸末’,故木利在亥,水利在辰,盛衰各得其所,故東也。”
-
170
脈絡貫通
- 成語拼音:
- mài luò guàn tōng
- 成語解釋:
- 脈絡:人體內的經絡。比喻事物前后連貫,條理清楚
- 成語出處:
- 宋·朱熹《序》:“然后此書之旨,支分節解,脈絡貫通。”
-
171
鳴鑼喝道
- 成語拼音:
- míng luó hè dào
- 成語解釋:
- 封建時代官吏出門時,前面開路的人敲鑼喝令行人讓路。比喻為某種事物的出現,制造聲勢,開辟道路。
- 成語出處: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3回:“落后便是那河臺鳴鑼喝道前呼后擁的過去。”
-
172
密鑼緊鼓
- 成語拼音:
- mì luó jǐn gǔ
- 成語解釋:
- 鑼聲緊,鼓點密。戲曲開臺前的一陣節奏急促的鑼鼓。比喻為配合某人的上臺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氣氛、聲勢。
- 成語出處:
- 陳殘云《山谷風煙》第18章:“如今村子上在密鑼緊鼓地查什么陰謀,你走路也得當心呵,要帶眼識人。”
-
173
鳴鑼開道
- 成語拼音:
- míng luó kāi dào
- 成語解釋:
- 鳴鑼:敲鑼。封建時代官吏出行時;前面差役敲鑼;吆喝行人回避。現多比喻為某種事物的產生制造輿論。
- 成語出處: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99回:“大凡官府出街,一定是鳴鑼開道的。”
-
174
名落孫山
- 成語拼音:
- míng luò sūn shān
- 成語解釋:
- 名字排在孫山后面。指考試未被錄取;榜上無名。
- 成語出處:
- 宋 范公偁《過庭錄》:“吳人孫山,滑稽才子也。赴舉他郡,鄉人托以子偕往。鄉人子失意,山綴榜末,先歸。鄉人問其子得失,山曰:‘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
-
175
毛羽零落
- 成語拼音:
- máo yǔ líng luò
- 成語解釋:
- 比喻失去了幫手或親近的人。
- 成語出處:
- 晉·孫楚《為石仲容與孫皓書》:“外失輔車唇齒之援,內有毛羽零落之漸。”
-
176
泥菩薩落水,自身難保
- 成語拼音:
- ní pú sà luò shuǐ,zì shēn nán bǎo
- 成語解釋:
- 泥塑的泥菩薩在水中會被浸壞。比喻連自己都保護不了,更顧不上幫助別人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40卷:“我想江西不沉卻好,若沉了時節,正是‘泥菩薩落水,自身難保’,還保得別人?”
-
177
南山有鳥,北山張羅
- 成語拼音:
- nán shān yǒu niǎo,běi shān zhāng luó
- 成語解釋:
- 鳥兒在南山,卻到北山去張網捕捉。比喻方法不對,無法達到目的
- 成語出處:
-
178
鳥啼花落
- 成語拼音:
- niǎo tí huā luò
- 成語解釋:
- 形容凄涼的情景。
- 成語出處:
- 明·汪廷訥《種玉記·促晤》:“惜鸞帷,孤玉絳,幾度凄涼。斷腸的鳥啼花落,滿目心傷。”
-
179
飄樊落溷
- 成語拼音:
- piāo fán luò hùn
- 成語解釋:
- 見“飄籓墜溷”。
- 成語出處:
- 清·王韜《海陬冶游附錄》中卷:“凡良家女子,遇風雨之摧殘,而墮煙花之小劫者,隨在皆是,飄樊落溷,狼籍堪悲;逐水沾泥,凄涼何極!”
-
180
披羅戴翠
- 成語拼音:
- pī luó dài cuì
- 成語解釋:
- 形容衣飾華麗。
- 成語出處:
- 許地山《危巢墜簡·東野先生》:“黑油油的頭發,映著一副不施脂粉的黃瘦臉龐,若教他披羅戴翠,人家便要贊他清俊。”
* luo成語,luo的成語,帶luo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