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lun的成語 (238個)

    181

    系馬埋輪

    成語拼音:
    xì mǎ mái lún
    成語解釋:
    指敵人進攻時,系住馬,埋車輪于地,以示固守不退。
    成語出處:
    語出《孫子 九地》:“是故方馬埋輪,未足恃也。”曹操注:“方,縛馬也;埋輪,示不動也。”
    182

    相提并論

    成語拼音:
    xiāng tí bìng lùn
    成語解釋:
    相提:相比;相對照;并:一起;并列;論:談論;對待。把兩個人或兩件事放在一起談論或看待。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魏其武安侯列傳》:“相提而論,是自明揚主上之過。”
    183

    相提而論

    成語拼音:
    xiāng tí ér lùn
    成語解釋:
    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談論或看待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相提而論,是自明揚主上之過。”
    184

    虛談高論

    成語拼音:
    xū tán gāo lùn
    成語解釋:
    高:高超;虛:空。空洞、不切實際的言論
    成語出處:
    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秦太上君寺》:“齊土之民,風俗淺薄,虛談高論,專在榮利。”
    185

    穎拔絕倫

    成語拼音:
    yǐng bá jué lún
    成語解釋:
    聰敏過人,找不出第二個人
    成語出處:
    明·郭勛《英烈傳》第26回:“卻說守將乃元總管胡深,字仲淵,處州龍泉人。穎拔絕倫,倜儻好施。”
    186

    逸輩殊倫

    成語拼音:
    yì bèi shū lún
    成語解釋:
    指超越同輩,無與比倫。
    成語出處:
    唐張說《為留守奏嘉禾表》:“騰文煒色,九光連合于貞明;逸輩殊倫,百寶駢滋于動植。”
    187

    越次超倫

    成語拼音:
    yuè cì chāo lún
    成語解釋:
    次:次序。倫:次序。超越原來的等級次序。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為宰相》:“臣有何功德?有何才能?越次超倫,忽承此命。”
    188

    又當別論

    成語拼音:
    yòu dāng bié lùn
    成語解釋:
    應當另外作出評價。
    成語出處:
    明·朱國禎《涌幢小品·世蔭不同》:“至孫許之蔭以錦衣,官二品三品,忠臣之后又當別論。”
    189

    要而論之

    成語拼音:
    yào ér lùn zhī
    成語解釋:
    猶言要而言之。概括地說,簡單地說。
    成語出處:
    《天討 豕韋之裔〈普告漢人〉》:“要而論之,滿人之人中國也,據其土地山河,竊棋子女玉帛……固古人所謂倒行逆施者矣。”
    190

    一概而論

    成語拼音:
    yī gài ér lùn
    成語解釋:
    概:古代量糧食時刮平斗槲的木棍;一概:一律。用同一個標準來評論、看待或處理。多形容不分性質、不加區別地處理事情或解決問題。
    成語出處: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九章 懷沙》:“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
    191

    一家之論

    成語拼音:
    yī jiā zhī lùn
    成語解釋:
    指有獨特見解、自成體系的學說或論著
    成語出處:
    清·顧炎武《與友人論易書》:“排斥眾說,以申一家之論,而通往之路狹矣。”
    192

    以快言論

    成語拼音:
    yǐ kuài yán lùn
    成語解釋:
    以:目的連詞;快:使痛快。使言論痛快
    成語出處:
    清·劉開《問說》:“詢天下之異文鄙事以快言論。”
    193

    迂闊之論

    成語拼音:
    yū kuò zhī lùn
    成語解釋:
    遠而不切實際的談論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答賓戲》:“彼豈樂為迂闊哉。”
    194

    議論紛錯

    成語拼音:
    yì lùn fēn cuò
    成語解釋:
    形容意見不一,議論很多。
    成語出處:
    《后漢書 袁紹傳》:“是以遠近狐疑,議論紛錯者也。”
    195

    議論紛紛

    成語拼音:
    yì lùn fēn fēn
    成語解釋:
    紛紛:眾多、雜亂的樣子。表明各種意見的言論多而雜亂。意見不一;說法眾多。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新令既出,百姓議論紛紛,或言不便,或言便。”
    196

    議論風發

    成語拼音:
    yì lùn fēng fā
    成語解釋:
    形容談論廣泛、生動而又風趣。
    成語出處:
    元戴良《申屠先生墓志銘》序:“平居議論風發,品藻古今人物,亹亹不能休,座客聞之,率為之奪氣。”
    197

    議論蜂起

    成語拼音:
    yì lùn fēng qǐ
    成語解釋:
    蜂起:指很多人或事物如群蜂飛舞。種種議論像蜜蜂一樣涌現出來
    成語出處:
    宋·陳亮《又乙巳春(答朱元晦秘書熹)書》:“秘書與叔昌子約書,乃言‘諸賢死后,議論蜂起’。有獨力不能支之意。”
    198

    言論風生

    成語拼音:
    yán lùn fēng shēng
    成語解釋:
    形容言談議論時興致很高,氣氛活躍。
    成語出處:
    清·袁枚《新齊諧·趙李二生》:“[書生]邀入坐,言論風生。”
    199

    議論風生

    成語拼音:
    yì lùn fēng shēng
    成語解釋:
    形容談論廣泛、生動而又風趣。
    成語出處:
    宋王暐《道山清話》:“韓持國為人凝嚴方重,每兄弟聚話,玉汝、子華議論風生,持國未嘗有一言。”
    200

    議論紛紜

    成語拼音:
    yì lùn fēn yún
    成語解釋:
    形容意見不一,議論很多。
    成語出處:
    語出《后漢書 袁紹傳》:“是以遠近狐疑,議論紛錯者也。”
    * lun成語,lun的成語,帶lun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