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lu的成語 (530個)

    101

    蛾眉曼睩

    成語拼音:
    é méi màn lù
    成語解釋:
    曼睩:明亮轉動的眼睛。形容女子的眉目秀美有神
    成語出處: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招魂》:“蛾眉曼睩,目騰光些。”
    102

    方驂并路

    成語拼音:
    fāng cān bìng lù
    成語解釋:
    猶并駕齊驅。
    成語出處:
    《宋書·王景文傳論》:“與袁粲群公方驂并路,傾覆之災,庶幾可免。”
    103

    風塵碌碌

    成語拼音:
    fēng chén lù lù
    成語解釋:
    碌碌:辛苦忙碌的樣子。形容在旅途上辛苦忙碌的樣子。
    成語出處:
    明·金毓峒《金鶴沖詩·按部涇原韓國主招宴曖泉二首(其一)》:“風塵碌碌惜年華,選勝陪游帝子家。”
    104

    風餐露宿

    成語拼音:
    fēng cān lù sù
    成語解釋:
    餐:吃飯;露:露水;宿:住宿;過夜。在野外的風雨中吃飯;在露天的環境中睡覺。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艱苦。
    成語出處:
    宋 范成大《元日》詩:“饑飯困眠全體懶,風餐露宿半生癡。”
    105

    峰回路轉

    成語拼音:
    fēng huí lù zhuǎn
    成語解釋:
    峰巒重疊環繞,山路蜿蜒曲折。形容山水名勝路徑曲折復雜。
    成語出處:
    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106

    發奸露覆

    成語拼音:
    fā jiān lù fù
    成語解釋:
    揭發隱秘的壞人壞事。形容治理政事精明
    成語出處:
    康有為《序》:“竊怪二千年來,通人大儒,肩背相望,而咸為瞀惑,無一人焉發奸露覆,雪先圣之沉冤。”
    107

    覆蕉尋鹿

    成語拼音:
    fù jiāo xún lù
    成語解釋:
    覆:遮蓋;蕉:同“樵”,柴。比喻把真事看作夢幻而一再失誤
    成語出處:
    清·吳趼人《糊涂世界》序:“守株待兔之舉,視若不二法門,覆蕉尋鹿之徒,尊為無上妙品。”
    108

    福祿雙全

    成語拼音:
    fú lù shuāng quán
    成語解釋:
    福:福氣;祿:俸祿。既有福氣,又做官,享受俸祿。
    成語出處:
    元·賈仲名《對玉梳》第四折:“俺如今福祿雙全,穩拍拍的綠窗下做針線。”
    109

    覆鹿尋蕉

    成語拼音:
    fù lù xún jiāo
    成語解釋:
    覆:遮蓋;蕉:同“樵”,柴。比喻把真事看作夢幻而一再失誤。
    成語出處:
    戰國 鄭 列御寇《列子 周穆王》:“鄭人有薪于野者,……,覆之以蕉,不勝其喜。”
    110

    分路揚鑣

    成語拼音:
    fēn lù yáng biāo
    成語解釋:
    揚鑣:指驅馬前進。分路而行。比喻目標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成語出處:
    北齊 魏收《魏書 拓跋志傳》:“洛陽我之豐沛,自應分路揚鑣。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111

    覆鹿遺蕉

    成語拼音:
    fù lù yí jiāo
    成語解釋:
    覆:遮蓋;蕉:同“樵”,柴。比喻把真事看作夢幻而一再失誤
    成語出處:
    清·王闿運《桂陽州志序》:“羅平沼成,明社已屋,覆鹿遺蕉,亡猿災木。”
    112

    鋒芒畢露

    成語拼音:
    fēng máng bì lù
    成語解釋:
    鋒:刀鋒;芒:原指谷類種子殼上的細刺;比喻槍頭;矛尖;畢:都;完全;全部。刀鋒和矛尖都露出來。形容人傲氣逼人;逞強好勝。或形容人銳氣才干完全顯露出來。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袁紹傳》:“瓚示梟夷,故使鋒芒挫縮,厥圖不果。”
    113

    鋒芒不露

    成語拼音:
    fēng máng bù lù
    成語解釋:
    鋒芒:刀劍的尖端,比喻顯露出來的才干或心機;露:顯露。有才干或心機卻不外露。形容滿腹才干或心機,表面上看不出來。
    成語出處:
    宋 沉括《夢溪筆談補》:“宋寇準拜相時,朝廷所下詔書有:'能斷大事,不拘小節;有干將之器,不露鋒芒,懷照物之明,而能包納。”
    114

    服氣吞露

    成語拼音:
    fú qì tūn lù
    成語解釋:
    服氣:導引之術,即氣功。指修煉道術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洞玄升仙》第一折:“若論道姑休養,服氣吞露,搬離運坎,施仁布義,必有成仙之日也。”
    115

    逢山開路

    成語拼音:
    féng shān kāi lù
    成語解釋:
    形容不畏艱險,在前開道。
    成語出處:
    元 紀君祥《趙氏孤兒》楔子:“傍邊轉過一個壯士,一臂扶輪,一手策馬,逢山開路,救出趙盾去了。”
    116

    逢山開路,遇水疊橋

    成語拼音:
    féng shān kāi lù,yù shuǐ dié qiáo
    成語解釋:
    逢:遭逢,遇見。遇到山則打通道路,遇見水則架起橋梁。比喻不畏艱險,打通前進道路上的重重障礙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50回:“軍旅逢山開路,遇水疊橋,豈有泥濘不堪行之理!”
    117

    逢山開路,遇水迭橋

    成語拼音:
    féng shān kāi lù,yù shuǐ dié qiáo
    成語解釋:
    逢:遭逢,遇見;迭:一層加上一層。遇到山則打通道路,遇見水則架起橋梁。比喻不畏艱險,打通前進道路上的重重障礙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哭存孝》第二折:“三千鴉兵為先鋒,逢山開路,遇水迭橋。”
    118

    風飧露宿

    成語拼音:
    fēng sūn lù sù
    成語解釋:
    飧:晚餐;露:露水,露天;宿:住宿,過夜。風里吃飯,露天睡覺。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成語出處:
    宋·陸游《壯士吟》:“風飧露宿寧非苦,且試平時鐵石心。”
    119

    風云月露

    成語拼音:
    fēng yún yuè lù
    成語解釋:
    指綺麗浮靡,吟風弄月的詩文。
    成語出處:
    漢魏 劉楨《隋書 李諤傳》:“連篇累牘,不出月露之形,積案盈箱,唯是風云之狀。”
    120

    浮云朝露

    成語拼音:
    fú yún zhāo lù
    成語解釋:
    漂浮的云彩,清晨的露水。比喻時光易逝,人生短促。
    成語出處:
    《周書 蕭大圜傳》:“人生若浮云朝露,寧俟長繩系景,實不愿之。執燭夜游,驚其迅邁。”
    * lu成語,lu的成語,帶l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