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的成語 (530個)
-
261
廬山面目
- 成語拼音:
- lú shān miàn mù
- 成語解釋:
- 廬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來面目
- 成語出處:
- 清 段雪亭《遺稿例言》:“茍非自作聰明,即欲省其鉛槧,致令廬山面目,漸失其真。”
-
262
鹿死誰手
- 成語拼音:
- lù sǐ shuí shǒu
- 成語解釋:
- 鹿:獵取的對象。追鹿不知落入誰手。指政權不知落入誰人之手;后借指不知勝利歸屬何人。
- 成語出處:
- 《晉書 石勒載記下》:“朕若逢高皇,當北面而事之,與韓彭競鞭而爭先耳。朕遇光武,當并驅于中原,未知鹿死誰手。”
-
263
露水姻緣
- 成語拼音:
- lù shuǐ yīn yuán
- 成語解釋:
- 指短暫或臨時結合的情緣
- 成語出處:
- 高陽《胡雪巖全傳·煙消云散》:“因為看到馬逢時目不轉睛地看著孫干娘,決心成全他們這一段露水姻緣。”
-
264
廬山真面
- 成語拼音:
- lú shān zhēn miàn
- 成語解釋:
- 廬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來面目
- 成語出處:
- 清 楊倫《序》:“所謂萬丈光焰化作百重云霧者,自非摧陷廓清,不見廬山真面。”
-
265
廬山真面目
- 成語拼音:
- lú shāng zhēn miàn mù
- 成語解釋:
- 廬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指廬山的真實面目。用以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來面目。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題西林壁》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
266
雷霆之怒
- 成語拼音:
- léi tíng zhī lù
- 成語解釋:
- 雷霆:霹靂。象霹靂一樣的盛怒。形容憤怒到了極點。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 吳志 陸遜傳》:“今不忍小忿,而發雷霆之怒,違垂堂之戒,輕萬乘之重,此臣之所惑也。”
-
267
祿無常家
- 成語拼音:
- lù wú cháng jiā
- 成語解釋:
- 祿:福。指福祿沒有不變的定數
- 成語出處:
- 晉·摯虞《門銘》:“祿無常家,福無定門,人謀鬼謀,道在則尊。”
-
268
祿無常家,福無定門
- 成語拼音:
- lù wú cháng jiā,fú wú dìng mén
- 成語解釋:
- 祿:福。指福祿沒有不變的定數
- 成語出處:
- 晉·摯虞《門銘》:“祿無常家,福無定門,人謀鬼謀,道在則尊。”
-
269
露尾藏頭
- 成語拼音:
- lù wěi cáng tóu
- 成語解釋:
- 藏起了頭,露出了尾。形容說話躲躲閃閃,不把真實情況全部講出來。
- 成語出處:
- 元 張可久《點絳唇 翻歸去來辭》套曲:“早休官棄職,遠紅塵是非,省藏頭露尾。”
-
270
露往霜來
- 成語拼音:
- lù wǎng shuāng lái
- 成語解釋:
- 喻歲月遷移,時光流逝。
- 成語出處:
- 晉·左思《吳都賦》:“露往霜來,日月其除。”
-
271
路無拾遺
- 成語拼音:
- lù wú shí yí
- 成語解釋:
- 見“路不拾遺”。
- 成語出處:
- 《孔子家語·相魯》:“孔子初仕為中都宰,中都魯邑制為養生送死之節,長幼異食、如禮年五十異食也強弱異任、任謂力作之事各從所任不用弱也男女別涂、路無拾遺、器不雕偽,……”
-
272
魯衛之政
- 成語拼音:
- lǔ wèi zhī zhèng
- 成語解釋:
- 語出《論語·子路》:“魯衛之政,兄弟也。”魯是周朝周公的封國,衛是周公之弟康叔的封國,兩國的政治情況也像兄弟一樣差不多。因以比喻情況相同或相似。
- 成語出處:
- 語出《論語·子路》:“魯衛之政,兄弟也。”魯是周朝周公的封國,衛是周公之弟康叔的封國,兩國的政治情況也像兄弟一樣差不多。
-
273
流血漂櫓
- 成語拼音:
- liú xuè piāo lǔ
- 成語解釋:
- 櫓:盾牌。血流成河,可以漂浮盾牌
- 成語出處:
- 漢·賈誼《過秦論》:“伏尸百萬,流血漂櫓。”
-
274
流血漂鹵
- 成語拼音:
- liú xuè piāo lǔ
- 成語解釋:
- 鹵:通“櫓”,大盾牌。血流得能將櫓浮起來。形容死傷極多。亦作“流血漂忤”。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向《戰國策·中山策》:“此戰之于伊闕,大破二國之軍,流血漂鹵,斬首二十四萬。”
-
275
擄袖揎拳
- 成語拼音:
- lǔ xiù xuān quán
- 成語解釋:
- 擄:挽;揎:拳打。把袖子往上一推,露出胳膊,握著拳頭。形容準備動手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漁樵閑話》第三折:“一個個酒囊飯袋成何用,擄袖揎拳號俊杰。”
-
276
鷺序鴛行
- 成語拼音:
- lù xù yuān xíng
- 成語解釋:
- 白鷺、鴛鴦群飛有序。比喻百官上朝時的行列。
- 成語出處:
- 元·高明《琵琶記·伯皆思家》:“悲傷,鷺序鴛行,怎如烏鳥反哺能終養?”
-
277
鷺序鹓行
- 成語拼音:
- lù xù yuān xíng
- 成語解釋:
- 見“鷺序鴛行”。
- 成語出處:
- 明·鄭須德《真傀儡》:“這須是野鷗席上,又不比鷺序鹓行。”
-
278
露影藏形
- 成語拼音:
- lù yǐng cáng xíng
- 成語解釋:
- 躲躲閃閃貌。猶言藏頭露尾。
- 成語出處:
- 清·感惺《斷頭臺·黨爭》:“此時國民眼中,盡是照妖有鏡,又何用扭扭捏捏,露影藏形呢?”
-
279
魯魚帝虎
- 成語拼音:
- lǔ yú dì hǔ
- 成語解釋:
- 指文字傳抄錯誤。
- 成語出處:
- 晉 葛洪《抱樸子》:“諺云:‘書三寫,魚成魯,帝成虎。’”
-
280
魯陽揮戈
- 成語拼音:
- lǔ yáng huī gē
- 成語解釋:
- 《淮南子·覽冥訓》:“魯陽公與韓構難,戰酣日暮,援戈而之,日為之反三舍。”后以“魯陽揮戈”、“魯陽回日”謂力挽危局。
- 成語出處:
- 《淮南子·覽冥訓》:“魯陽公與韓構難,戰酣日暮,援戈而之,日為之反三舍。”
* lu成語,lu的成語,帶lu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