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liu的成語 (614個)

    441

    溯流追源

    成語拼音:
    sù liú zhuī yuán
    成語解釋:
    猶溯流窮源。
    成語出處:
    《詩刊》1978年第1期:“覺得這封信,含蘊深厚,溯流追源,就得考慮整個詩歌的歷史。”
    442

    素門凡流

    成語拼音:
    sù mén fán liú
    成語解釋:
    素門:寒門。指寒門之族,平凡之輩
    成語出處:
    南朝·梁·任昉《為范尚書讓吏部封侯第一表》:“臣素門凡流,輪翮無取。”
    443

    食馬留肝

    成語拼音:
    shí mǎ liú gān
    成語解釋:
    《史記 封禪書》:“文成(少翁)食馬肝死耳。”司馬貞索隱:“案:《論衡》云:‘氣熱而毒盛,故食走馬肝殺人。’”又《漢書。儒林傳 轅固》:“轅固,齊人也。以治《詩》孝景時為博士,與黃生爭論于上前……于是上曰:‘食肉毋食馬肝,未為不知味也;言學者毋言湯武受命
    成語出處:
    《史記·封禪書》:“文成(少翁)食馬肝死耳。”司馬貞索隱:“案:《論衡》云:‘氣熱而毒盛,故食走馬肝殺人。’”
    444

    三媒六證

    成語拼音:
    sān méi liù zhèng
    成語解釋:
    舊時婚姻,由父母包辦,還必須有媒人介紹。表示鄭重其事。
    成語出處:
    元 武漢臣《生金閣》第二折:“我大茶小禮,三媒六證,親自娶了個夫人。”
    445

    屎屁直流

    成語拼音:
    shǐ pì zhí liú
    成語解釋:
    形容驚恐之極。
    成語出處: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78回:“這個風聲傳了出去,嚇得那些承辦蠶桑的鄉紳,屎屁直流!”
    446

    三親六故

    成語拼音:
    sān qīn liù gù
    成語解釋:
    親戚故舊的總稱。
    成語出處:
    梁斌《播火記》:“誰家沒個三親六故,誰家沒個青黃不接的時候?”
    447

    四清六活

    成語拼音:
    sì qīng liù huó
    成語解釋:
    形容機靈干練。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8回:“這幾個都是慣做公的,四清六活的人,卻怎的也不曉事。”
    448

    三親六眷

    成語拼音:
    sān qīn liù juàn
    成語解釋:
    三親:父母、兄弟、夫婦;眷:家屬、親戚。泛指眾親戚。
    成語出處:
    元 關漢卿《魯齋郎》第一折:“那里管三親六眷盡埋冤。”
    449

    三首六臂

    成語拼音:
    sān shǒu liù bì
    成語解釋:
    同“三頭六臂”。
    成語出處: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六十三回:“子牙見對營門一人,三首六臂,青面獠牙。”
    450

    三十六策,走是上計

    成語拼音:
    sān shí liù cè,zǒu shì shàng jì
    成語解釋:
    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出走了事
    成語出處:
    《南齊書·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計,汝父子唯應急走耳。”
    451

    三十六策,走為上策

    成語拼音:
    sān shí liù cè,zǒu wéi shàng cè
    成語解釋:
    原指無力抵抗敵人,以逃走為上策。后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出走。
    成語出處:
    《南齊書 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計,汝父子唯應急走耳。”
    452

    三十六行

    成語拼音:
    sān shí liù háng
    成語解釋:
    舊時對各行各業的通稱。
    成語出處:
    清·李漁《玉搔頭》:“三十六行,行行相妒。”
    453

    鑠石流金

    成語拼音:
    shuò shí liú jīn
    成語解釋:
    高溫熔化金石。形容天氣酷熱。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詮言訓》:“大熱鑠石流金,火弗為益其烈。”
    454

    爍石流金

    成語拼音:
    shuò shí liú jīn
    成語解釋:
    謂溫度極高,能將金石熔化。形容酷熱。爍,通“鑠”。
    成語出處:
    唐·康駢《劇談錄·狄惟謙請雨》:“是時炎旱累月,爍石流金,晴空萬里。”
    455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成語拼音:
    sān shí liù jì,zǒu wéi shàng jì
    成語解釋:
    原本指無力與敵人對抗;最好是避開。后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出走。
    成語出處:
    《南齊書 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計,汝父子唯應急走耳。”
    456

    似水流年

    成語拼音:
    sì shuǐ liú nián
    成語解釋:
    流年:光陰。光陰像川流不息的江水;一去不復返。比喻光陰過得很快。
    成語出處:
    明 湯顯祖《牡丹亭 驚夢》:“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兒閑尋遍,在幽閨自憐。”
    457

    三十六著,走為上著

    成語拼音:
    sān shí liù zhāo,zǒu wéi shàng zhāo
    成語解釋:
    著:下棋落子,比喻計策或手段。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出走了事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娘道:‘我兒,三十六著,走為上著,只恐沒處走。’”
    458

    士紳名流

    成語拼音:
    shì shēn míng liú
    成語解釋:
    指有錢有勢的人或杰出的人士
    成語出處:
    鄧小平《黨與抗日民主政權》:“特別對于中間分子士紳名流,尤為重要,過去我們同志對進步分子都團結不好,對他們更差了。”
    459

    漱石枕流

    成語拼音:
    shù shí zhěn liú
    成語解釋:
    舊時指隱居生活。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排調》:“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孫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礪其齒。’”
    460

    三頭六臂

    成語拼音:
    sān tóu liù bì
    成語解釋:
    原指佛的法相有三個頭;六條臂。后比喻人本領高超;神通廣大。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普昭禪師》:“三頭六臂擎天地,憤怒那吒撲帝鐘。”
    * liu成語,liu的成語,帶li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