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lao的成語 (429個)

    321

    忍苦耐勞

    成語拼音:
    rěn kǔ nai láo
    成語解釋:
    經得起艱苦的工作和生活。
    成語出處:
    鄒韜奮《萍蹤寄語》二五:“這不能說他們沒有冒險的精神,更不能說他們沒有忍苦耐勞的精神。”
    322

    任達不拘

    成語拼音:
    rèn láo bù jū
    成語解釋:
    任性放縱,不受禮法拘束。
    成語出處:
    《晉書·阮咸傳》:“咸任達不拘,與叔父籍為竹林之游,當世禮法者譏其所為。”
    323

    任勞任怨

    成語拼音:
    rèn láo rèn yuàn
    成語解釋:
    任:擔當、承擔。做事既能承受勞苦;又能承受埋怨。
    成語出處:
    清 顏光敏《顏氏家藏尺牘》:“惟存一矢公矢慎之心,無愧屋漏,而闈中任勞任怨,種種非筆所能盡。”
    324

    人老心不老

    成語拼音:
    rén lǎo xīn bù lǎo
    成語解釋:
    指人雖然老了,但有一顆年輕的心
    成語出處:
    周立波《山鄉巨變》下卷:“他這個漢子,人老心不老,有朝一日,會靠不住的。”
    325

    人老珠黃

    成語拼音:
    rén lǎo zhū huáng
    成語解釋:
    舊時比喻女子老了被輕視,就象因年代久遠而失去光澤的珍珠一樣不值錢。
    成語出處:
    清 張貴勝《遣愁集》:“人老珠黃,春殘花謝。”
    326

    讓逸競勞

    成語拼音:
    ràng yì jìng láo
    成語解釋:
    謂安逸之事互相謙讓,勞苦之事互相爭搶。
    成語出處:
    《魏書·孝感傳·吳悉達》:“昆弟同居四十余載,閨門和睦,讓逸競勞。”
    327

    任怨任勞

    成語拼音:
    rèn yuàn rèn láo
    成語解釋:
    見“任勞任怨”。
    成語出處:
    漢·桓寬《鹽鐵論·刺權》:“夫食萬人之力者,蒙其憂,任其怨勞。”《漢書·石顯傳》:“誠不能以一軀稱快萬眾,任天下之怨。”
    328

    食辨勞薪

    成語拼音:
    shí biàn láo xīn
    成語解釋:
    形容見識卓越。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術解》:“荀勖嘗在晉武帝坐上食筍進飯,謂在坐人曰:‘此是勞薪所炊也。’坐者未之信,密遣問之,實用故車腳。”
    329

    傷財勞眾

    成語拼音:
    shāng cái láo zhòng
    成語解釋:
    傷:耗費;勞:病。既使人勞苦,又浪費錢財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80回:“畢竟鰍船難取勝,傷財勞眾枉徒然。”
    330

    三朝元老

    成語拼音:
    sān cháo yuán lǎo
    成語解釋:
    元老:資格最老,聲望最高的老臣。原指受三世皇帝重用的臣子。現在用來指在一個機構里長期工作過的資格老的人。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章帝紀》:“行太尉事節鄉侯熹三世在位,為國元老。”
    331

    水底撈明月

    成語拼音:
    shuǐ dǐ lāo míng yuè
    成語解釋:
    到水底去撈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費力氣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塞鴻秋·先題》曲:“當初意兒別,今日相拋撒,要相逢似水底撈明月。”
    332

    水底撈月

    成語拼音:
    shuǐ dǐ lāo yuè
    成語解釋:
    同“水中撈月”。
    成語出處:
    明·王守仁《傳習錄》下卷:“若要去葭灰黍粒中求無聲,卻如水底撈月。”
    333

    水底撈針

    成語拼音:
    shuǐ dǐ lāo zhēn
    成語解釋:
    在水底下撈一根針。形容很難找到。
    成語出處:
    元·吳昌齡《二郎收豬八戒》第三折:“俊兒夫似海內尋針,姻緣事在天數臨,無緣分怎的消任?直耽擱到如今。”
    334

    食饑息勞

    成語拼音:
    shí jī xī láo
    成語解釋:
    謂使饑餓者得食,疲勞者休息。
    成語出處:
    戰國·宋·墨翟《墨子·天志中》:“內有以食饑息勞,持養其萬民,則君臣上下惠忠,文子弟兄慈孝。”
    335

    石枯松老

    成語拼音:
    shí kū sōng lǎo
    成語解釋:
    枯:干枯。石頭干裂,松樹老朽。形容歷時極為久遠
    成語出處:
    金·丘處機《水龍吟·道運》詞:“海移山變,石枯松老。”
    336

    師老兵疲

    成語拼音:
    shī lǎo bīng pí
    成語解釋:
    老:衰竭;疲:疲乏。指用兵的時間太長,兵士勞累,士氣低落。
    成語出處:
    《魏書 許謙傳》:“慕容無道,侵我疆場,師老兵疲,天亡期至。”
    337

    生老病死

    成語拼音:
    shēng lǎo bìng sǐ
    成語解釋:
    佛教認為出生、衰老、疾病、死亡是人生的“四苦”;后指社會生活中生育、養老、醫療、殯葬等重大生活現象。
    成語出處:
    《敦煌變文集 八相變》:“生老病死相煎逼,積財千萬總成空。”
    338

    賞勞罰罪

    成語拼音:
    shǎng láo fá zuì
    成語解釋:
    見“賞功罰罪”。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4回:“吾人奉命討之,諸君幸皆努力向前。大軍到處,不得擾民。賞勞罰罪,并不徇縱。”
    339

    師老民困

    成語拼音:
    shī lǎo mín kùn
    成語解釋:
    師:軍隊;老:疲憊。軍隊疲憊,百姓困苦。形容連年戰爭使兵疲民苦
    成語出處:
    《新編五代史平話·晉史·下卷》:“楊光運統兵攻廣晉,逾年無功,晉主怕師老民困。”
    340

    三老五更

    成語拼音:
    sān lǎo wǔ gēng
    成語解釋:
    相傳古代統治者設三老五更,以尊養老人。
    成語出處:
    《禮記·文王世子》:“遂設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樂記》:“食三老五更于大學。”
    * lao成語,lao的成語,帶lao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