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lang的成語 (292個)

    41

    風急浪高

    成語拼音:
    fēng jí làng gāo
    成語解釋:
    形容風浪很大
    成語出處:
    《文匯報》1992.3.2:“出海口附近波濤洶涌,風急浪高。”
    42

    風靜浪平

    成語拼音:
    fēng jìng làng píng
    成語解釋:
    靜:安靜;平:安定。風已平息,浪已安靜。指沒有風浪。比喻平靜無事
    成語出處: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50回:“次日過江,風靜波平,也自欣然。”
    43

    浮跡浪蹤

    成語拼音:
    fú jì làng zōng
    成語解釋:
    謂行蹤不定。
    成語出處:
    明·陳鐸《山坡羊·怨別》套曲:“一任他浮跡浪蹤,終須是有個相逢。”
    44

    風口浪尖

    成語拼音:
    fēng kǒu làng jiān
    成語解釋:
    比喻激烈、尖銳的社會斗爭前哨。
    成語出處:
    向春《煤城怒火》第21章:“現在到了風口浪尖,是咱挺身的時候了,為了黨,為了人民,為了抗日,一定要干出個英雄樣來!”
    45

    放浪不羈

    成語拼音:
    fàng làng bù jī
    成語解釋:
    羈:約束。放縱任性,不加檢點,不受約束。
    成語出處:
    《晉書 王長文傳》:“少以才學知名,而放蕩不羈,州府辟命皆不就。”
    46

    放浪不拘

    成語拼音:
    fàng làng bù jū
    成語解釋:
    見“放浪不羈”。
    成語出處:
    老舍《四世同堂》三七:“她又常和妓女們來往,她滿意自己的權威,可是也羨慕她們的放浪不拘。”
    47

    浮浪不經

    成語拼音:
    fú làng bù jīng
    成語解釋:
    浮浪:行為輕薄放蕩;不經:不守禮法規則。形容行為放縱任性,不受約束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2卷:“若為妾而觸父,因妓而棄家,海內必以兄為浮浪不經之人。”
    48

    風流博浪

    成語拼音:
    fēng liú bó làng
    成語解釋:
    風流:風度。風流浪蕩
    成語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9回:“文嫂便把怎的說念林氏,夸獎老爹人品家道,怎樣結識官府,又怎的仗義疏財,風流博浪。”
    49

    放浪江湖

    成語拼音:
    fàng làng jiāng hú
    成語解釋:
    放浪:放縱不受拘束;江湖:指四方。在江湖上無拘無束地生活
    成語出處:
    元·谷子敬《城南柳》第一折:“翱翔天地,放浪江湖。”
    50

    風流浪子

    成語拼音:
    fēng liú làng zǐ
    成語解釋:
    風流成性不受習俗慣例和道德規范約束的放蕩不羈的人。指不務正業過著放蕩生活的人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包青天奇案》第七卷:“姓汪名琦,生得清秀,是個風流浪子。”
    51

    放浪無拘

    成語拼音:
    fàng làng wú jū
    成語解釋:
    見“放浪不羈”。
    成語出處:
    元·辛文房《唐才子傳·王建》:“建性耽酒,放浪無拘。”
    52

    放浪無羈

    成語拼音:
    fàng làng wú jī
    成語解釋:
    放縱任性,不加檢點,不受約束。同“放浪不羈”。
    成語出處:
    宋 惠洪《遇如無象于石霜,如與睿廓然相好,故贈之》詩:“法朋半是奇逸者,我亦放浪無羈人。”
    53

    放浪形骸

    成語拼音:
    fàng làng xíng hái
    成語解釋:
    放浪:放縱;不受拘束;形骸:人的形體、形跡。指行為不受世俗禮法的約束;曠達豪爽。
    成語出處:
    《晉書 王羲之傳》:“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54

    浮萍浪梗

    成語拼音:
    fú píng làng gěng
    成語解釋:
    浮萍:浮在水上的萍草;浪梗:浪里的草木莖。比喻漂泊無定的人
    成語出處:
    元·喬吉《揚州夢》楔子:“博著個甚功名,教俺做浮萍浪梗,因此上意懶出豫章城。”
    55

    風平浪靜

    成語拼音:
    fēng píng làng jìng
    成語解釋:
    風已平息;浪已安靜。指江河湖海里沒風浪;顯出一時安閑寧靜的景象。也比喻事情平息;恢復沉靜。
    成語出處:
    宋 楊萬里《泊光口》:“風平浪靜不生紋,水面渾如鏡面新。”
    56

    風萍浪跡

    成語拼音:
    fēng píng làng jì
    成語解釋:
    浪跡:到處飄游。比喻漂泊不定
    成語出處:
    柔石《二月》:“蕭澗秋在這六年之中,風萍浪跡,跑過中國底大部分的疆土。”
    57

    風起浪涌

    成語拼音:
    fēng qǐ làng yǒng
    成語解釋:
    涌:向上升起,冒出。大風刮起,波浪洶涌。比喻事物相繼興起,聲勢浩大
    成語出處:
    《晉書·謝安傳》:“嘗與孫綽等泛海,風起浪涌,諸人并懼,安吟嘯自若。”
    58

    風清月朗

    成語拼音:
    fēng qīng yuè lǎng
    成語解釋:
    風涼爽,月明亮。
    成語出處:
    唐 段成式《酉陽雜俎續集 支諾皋下》:“時春季夜間,風清月朗。”
    59

    風恬浪靜

    成語拼音:
    fēng tián làng jìng
    成語解釋:
    恬:平靜,安適;靜:安靜。風很安逸,浪很安靜。指沒有風浪。比喻平靜無事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十卷:“若不虧得一個人有主意,處置風恬浪靜,不知炒到幾年上才是了結。”
    60

    風恬月朗

    成語拼音:
    fēng tián yuè lǎng
    成語解釋:
    恬:平靜,安適;朗:明亮。風靜月明。形容夜色寧靜幽美。比喻清白高潔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爾夜風恬月朗。”
    * lang成語,lang的成語,帶la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