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lai的成語 (305個)

    121

    來情去意

    成語拼音:
    lái qíng qù yì
    成語解釋:
    事情的內容和原因。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38回:“當下戴院長與宋公明說罷了來情去意,戴宗、宋江俱各大喜。”
    122

    來去無蹤

    成語拼音:
    lái qù wú zōng
    成語解釋:
    蹤:腳印。來時去時都看不見蹤影。形容出沒極為迅速或隱秘。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八十一回:“拿著一條不短不長的金箍棒,來無影,去無蹤。”
    123

    來日大難

    成語拼音:
    lái rì dà nàn
    成語解釋:
    表示前途困難重重。
    成語出處:
    南宋 郭茂倩《樂府詩集 善哉行》:“來日大難,口燥唇干。”
    124

    來日方長

    成語拼音:
    lái rì fāng cháng
    成語解釋:
    來日:未來的日子。方:正。將來的日子還長著呢。表示事有可為。
    成語出處:
    宋 文天祥《與洪瑞明云巖書》:“某利郡后,頗與郡人相安,日來四處無虞,早收中熟,覺風雨如期,晚稻亦可望,惟是力綿求牧,來日方長。”
    125

    來日正長

    成語拼音:
    lái rì zhèng cháng
    成語解釋:
    將來的日子還長著呢。表示事有可為或將來還有機會
    成語出處:
    巴金《雨》:“來日正長,不要貪圖現在就賣掉了未來。”
    126

    來世不可待

    成語拼音:
    lái shì bù kě dài
    成語解釋:
    對于未來的事,不可期望等待。
    成語出處:
    《莊子·人間世》:“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127

    老死不相往來

    成語拼音:
    lǎo sǐ bù xiāng wǎng lái
    成語解釋:
    指彼此不聯系,不交流情況。
    成語出處:
    先秦 李耳《老子》:“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128

    來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

    成語拼音:
    lái shì shì fēi rén,qù shì shì fēi zhě
    成語解釋:
    猶言解鈴還是系鈴人。指誰惹起的是非,還得由誰來了結。
    成語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86回:“來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把那淫婦教他領了去,變賣嫁人。”
    129

    禮尚往來

    成語拼音:
    lǐ shàng wǎng lái
    成語解釋:
    尚:注重。在禮節上要注重有來有往。后也指你對我怎么樣;我對你就怎么樣。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曲禮上》:“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130

    來勢洶洶

    成語拼音:
    lái shì xiōng xiōng
    成語解釋:
    動作或事物到來的氣勢很厲害。
    成語出處:
    丁玲《風雪人間》上卷:“接著便是來勢洶洶地展開了追查一封寫給黨中央的所謂反革命的匿名信,稍事迂回,便牽扯到我。”
    131

    樂往哀來

    成語拼音:
    lè wǎng āi lái
    成語解釋:
    歡樂逝去,悲哀到來。
    成語出處:
    漢·張衡《思玄賦》:“惟盤逸之無瞋兮,懼樂往而哀來。”
    132

    露往霜來

    成語拼音:
    lù wǎng shuāng lái
    成語解釋:
    喻歲月遷移,時光流逝。
    成語出處:
    晉·左思《吳都賦》:“露往霜來,日月其除。”
    133

    來無影,去無蹤

    成語拼音:
    lái wú yǐng,qù wú zōng
    成語解釋:
    蹤:腳印。來時去時都看不見蹤影。形容出沒極為迅速或隱秘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81回:“拿著一條不短不長的金箍棒,來無影,去無蹤。”
    134

    癩蝦蟆想吃天鵝肉

    成語拼音:
    lài xiā má xiǎng chī tiān é ròu
    成語解釋:
    比喻人沒有自知之明,一心想得到不能到手的東西。癡心妄想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1回:“平兒說道:‘癩蝦蟆想吃天鵝肉,沒人倫的混帳東西,起這樣念頭,叫他不得好死。’”
    135

    賴有此耳

    成語拼音:
    lài yǒu cǐ ěr
    成語解釋:
    賴:依賴、倚靠。幸虧有一著(才得解救)。
    成語出處:
    《晉書·石勒載記》:“嘗使人讀《漢書》聞酈食其勸立六國后,大驚曰:‘此法當失,何得遂成天下!’至留侯諫,乃曰:‘賴有此耳。’”
    136

    來因去果

    成語拼音:
    lái yīn qù guǒ
    成語解釋:
    指事情的來龍去脈
    成語出處:
    謝覺哉《不惑集 領會》:“領會是‘心領神會’,不僅懂得文件的意義,而且懂得文件的來因去果。”
    137

    來迎去送

    成語拼音:
    lái yíng qù sòng
    成語解釋:
    來者迎之,去者送之
    成語出處:
    五代 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 銷魂橋》:“長安東灞陵有橋,來迎去送皆至此橋,為離別之地,故人呼之‘銷魂橋’。”
    138

    來者不拒

    成語拼音:
    lái zhě bù jù
    成語解釋:
    對于來的人或送來的物品一概不拒絕。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往者不追,來者不拒。”
    139

    來者不善

    成語拼音:
    lái zhě bù shàn
    成語解釋:
    強調來人不懷好意,要警惕防范。
    成語出處:
    清 趙翼《陔余叢考 成語》:“‘來者不善,善者不來’,亦本《老子》‘善者不辯,辯者不善’句。”
    140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

    成語拼音:
    lái zhě bù shàn,shàn zhě bù lái
    成語解釋:
    來的人不是善良的,善良的就不會來,須提高警惕
    成語出處:
    清 趙翼《陔余叢考 成語》:“‘來者不善,善者不來’,亦本《老子》‘善者不辯,辯者不善’句。”
    * lai成語,lai的成語,帶la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