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lai的成語 (305個)

    281

    雁去魚來

    成語拼音:
    yàn qù yú lái
    成語解釋:
    書信往來。雁、魚均喻書信。
    成語出處:
    元·湯式《湘妃引·有所贈》曲:“鶯煎燕聒惹相思,雁去魚來傳恨詞。”
    282

    有生以來

    成語拼音:
    yǒu shēng yǐ lái
    成語解釋:
    從出生到現在。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14回:“題目是‘藤文公為世子四章’,我有生以來,從沒有做過這樣長的題目。”
    283

    以往鑒來

    成語拼音:
    yǐ wǎng jiàn lái
    成語解釋:
    用過去的經驗教訓作為以后辦事的借鑒。
    成語出處:
    《三國志·魏書·楊阜傳》:“愿陛下動則三思,慮而后行,重慎出入,以往鑒來。”
    284

    源源而來

    成語拼音:
    yuán yuán ér lái
    成語解釋:
    源源:水流不斷的樣子。形容連續不斷地到來。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萬章上》:“故源源而來。”
    285

    有緣千里來相會

    成語拼音:
    yǒu yuán qiān lǐ lái xiāng huì
    成語解釋:
    人與人之間只要有緣分,即使相離很遠也會相見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4回:“正是‘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286

    淵源有自來

    成語拼音:
    yuān yuán yǒu zì lái
    成語解釋:
    有根據,有來源。
    成語出處:
    宋 陸游《讀宛陵先生詩》詩:“鍛煉無遺力,淵源有自來。”
    287

    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

    成語拼音:
    yī zhāo quán zài shǒu,biàn bǎ lìng lái xíng
    成語解釋:
    一旦掌了權,就發號施令,指手畫腳。
    成語出處:
    明·顧大典《青衫記·承璀受閫》:“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 ,大小三軍,聽吾命令。”
    288

    運轉時來

    成語拼音:
    yùn zhuǎn shí lái
    成語解釋:
    時機來了,運氣也有了轉機。指由逆境轉為順境。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十二回:“至境界不順,希冀運轉時來,偶一推算,此亦人情之常,即使推算不準,亦屬無傷。”
    289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成語拼音:
    yī zhōu yī fàn,dāng sī lái chù bù yì
    成語解釋:
    一口粥,一口飯,都應當想到來得不容易。勸告人們要尊重勞動,愛惜糧食
    成語出處:
    清·朱柏廬《治家格言》:“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290

    自拔來歸

    成語拼音:
    zì bá lái guī
    成語解釋:
    拔:擺脫,離開。自覺離開惡劣環境,歸向光明。指敵方人員投奔過來。
    成語出處:
    《新唐書 李勣傳》:“三年,自拔來歸,從秦王伐東都,戰有功。”
    291

    真金不怕火來燒

    成語拼音:
    zhēn jīn bù pà huǒ lái shāo
    成語解釋:
    比喻真理或立身、行事正直的人經得起實踐檢驗,不怕任何非議
    成語出處:
    郭沫若《相見以誠》:“有誠便能有勇,所謂‘真金不怕火來燒’。”
    292

    知來藏往

    成語拼音:
    zhī lái cáng wǎng
    成語解釋:
    指對未來有所預見,對已往心中了然。
    成語出處:
    《周易 系辭上》:“神以知來,知以藏往。”
    293

    朝來暮去

    成語拼音:
    zhāo lái mù qù
    成語解釋:
    朝:早晨;暮:傍晚。黃昏過去清晨來臨。形容時光流逝
    成語出處:
    元·馬致遠《青衫淚》楔子:“妾身裴興奴,自從與白侍郎相伴,朝來暮去,又早半年光景。”
    294

    左來右去

    成語拼音:
    zuǒ lái yòu qù
    成語解釋:
    形容來回折騰
    成語出處:
    元·尚仲賢《單鞭奪槊》第二折:“自從把尉遲下在牢里,我則要所算了他性命,又被這不知趣的徐茂公,左來右去打攪,怎生是好?”
    295

    直來直去

    成語拼音:
    zhí lái zhí qù
    成語解釋:
    指來去途中不繞道、不停留,或指說話、做事不繞彎子
    成語出處:
    曹禺《我的生活和創作道路》:“我說作品的思想性,不是叫人看了那么直來直去,一覽無余。”
    296

    紫氣東來

    成語拼音:
    zǐ qì dōng lái
    成語解釋:
    傳說老子過函谷關前,關尹喜見有紫氣從東而來,知道將有圣人過關。果然老子騎著青牛而來。比喻吉祥的征兆。
    成語出處:
    漢 劉向《列仙傳》:“老子西游,關令尹喜望見有紫氣浮關,而老子果乘青牛而過也。”
    297

    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成語拼音:
    zhǐ tīng lóu tī xiǎng,bù jiàn rén xià lái
    成語解釋:
    比喻只是口頭說說,沒有實際行動。
    成語出處:
    司馬文森《風雨桐江》第三章:“一去就是好些年,說要回來,總是‘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298

    彰往察來

    成語拼音:
    zhāng wǎng chá lái
    成語解釋:
    彰:明顯、顯著。指記載往事不使埋沒,好據以考察未來
    成語出處:
    《周易·系辭下》:“夫《易》彰往而察來,而微顯闡幽,開而當名辨物,正言斷辭,則備矣。”
    299

    彰往考來

    成語拼音:
    zhāng wǎng kǎo lái
    成語解釋:
    謂彰明往事,考察未來。語本《易·系辭下》:“夫《易》彰往而察來,而微顯闡幽。”孔穎達疏:“往事必載,是彰往也;來事豫占,是察來也。”高亨注:“彰往,表明往事也。察來,觀察來事也。”
    成語出處:
    語本《易·系辭下》:“夫《易》彰往而察來,而微顯闡幽。”孔穎達疏:“往事必載,是彰往也;來事豫占,是察來也。”高亨注:“彰往,表明往事也。察來,觀察來事也。”
    300

    乍往乍來

    成語拼音:
    zhà wǎng zhà lái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 lai成語,lai的成語,帶la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