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的成語 (1082個)
-
101
沉心靜氣
- 成語拼音:
- chén xīn jìng qì
- 成語解釋:
- “沉”同“沉”。猶言心平氣和。
- 成語出處:
- 瞿秋白《文藝雜著·荒漠里》:“我走著不敢說疲乏,我忍著不敢說饑渴;且沉心靜氣的聽,聽荒漠里的天籟。”
-
102
誠心敬意
- 成語拼音:
- chéng xīn jìng yì
- 成語解釋:
- 誠:真心實意。形容對人十分真誠有禮貌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下西洋》第三折:“你道是誠心敬意親呈進,俺那里知重知輕在您行。”
-
103
乘虛可驚
- 成語拼音:
- chéng xū kě jīng
- 成語解釋:
- 乘:趁;虛:空虛;驚:驚嚇。趁敵人空虛可以恐嚇他
- 成語出處:
- 《投筆膚談·達權》:“乘分可圖,乘虛可驚,乘敵可取。”
-
104
餐霞飲景
- 成語拼音:
- cān xiá yǐn jǐng
- 成語解釋:
- 餐食日霞,吞飲日光。指超塵脫俗,修煉成仙。
- 成語出處:
- 南朝 梁 陶弘景《冥通記》卷一:“夫作道士,皆須知長生之要。爾既未能餐霞飲景,克己求真,徒在世上,無益于體。”
-
105
懲一儆百
- 成語拼音:
- chéng yī jǐng bǎi
- 成語解釋:
- 懲:懲罰;警:警戒。處死一個人,借以警戒許多人。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尹翁歸傳》:“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懼改行自新。”
-
106
懲一警百
- 成語拼音:
- chéng yī jǐng bǎi
- 成語解釋:
- 警:警戒,也做“儆”。懲罰一個人以警戒多數人。
- 成語出處:
- 語本《漢書 尹翁歸傳》:“翁歸治東海明察……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懼改行自新。”《庸庵筆記 威豐季年三奸伏誅》:“用特懲一儆百,期于力振頹靡。”
-
107
懲一儆眾
- 成語拼音:
- chéng yī jǐng zhòng
- 成語解釋:
- 懲:懲罰;儆:警告。懲罰一個人,以警戒眾人
- 成語出處:
- 《清史稿·谷際歧傳》:“若得懲一儆眾,自可群知洗濯。”
-
108
寸陰是競
- 成語拼音:
- cùn yīn shì jìng
- 成語解釋:
- 寸陰:指短暫的時間;是:文言助詞,用在動詞與賓語之間,起把賓語提前的作用;競:爭取。一寸光陰也應當爭取,不能浪費。形容時間極其寶貴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周興嗣《千字文》:“尺璧非寶,寸陰是競。”
-
109
澹泊明志,寧靜致遠
- 成語拼音:
- dàn bó míng zhì,níng jìng zhì yuǎn
- 成語解釋:
- 澹泊:不追求名利;寧靜:心情平靜沉著。不追求名利,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穩沉著,專心致志,才可有所作為。
- 成語出處:
- 漢·劉安《淮南子·主術訓》:“是故非澹漠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
110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 成語拼音:
- dàn bó yǐ míng zhì,níng jìng yǐ zhì yuǎn
- 成語解釋:
- 淡泊:恬淡寡欲;寧靜:安寧恬靜;致:達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穩沉著,才可有所作為。
- 成語出處:
- 漢 劉安《淮南子 主術訓》:“是故非淡薄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寬大無以兼覆。”
-
111
打草驚蛇
- 成語拼音:
- dǎ cǎo jīng shé
- 成語解釋:
- 打草時驚動伏在草中的蛇。原比喻懲治甲方以警告乙方或甲受到打擊懲處;使乙感到驚慌。后多比喻行動不慎不嚴密而驚動對方。
- 成語出處:
- 宋 鄭文寶《南唐近事》:“魯乃判曰:‘汝雖打草,吾已蛇驚。’為好事者口實焉。”
-
112
打草蛇驚
- 成語拼音:
- dǎ cǎo shé jīng
- 成語解釋:
- 見“打草驚蛇”。
- 成語出處:
- 《景德傳燈錄·省念禪師》:“問:‘四眾圍觀,師說何法?’師曰:‘打草蛇驚’”
-
113
膽顫心驚
- 成語拼音:
- dǎn chàn xīn jīng
- 成語解釋:
- 顫:發抖。形容害怕到了極點
- 成語出處:
- 元 施惠《幽閨記 士女隨遷》:“生長升平,誰曾慣遭離亂,苦怎言。膽顫心驚,如何可免。”
-
114
大吃一驚
- 成語拼音:
- dà chī yī jīng
- 成語解釋:
- 形容非常吃驚。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第28卷:“則一張那員外大吃一驚,回身便走,來到后邊,望后倒了。”
-
115
動地驚天
- 成語拼音:
- dòng dì jīng tiān
- 成語解釋:
- 驚:驚動;動:震撼。使天地驚動。形容某個事件的聲勢或意義極大。
- 成語出處:
- 唐 白居易《李白墓》詩:“可憐荒冢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
-
116
吊膽驚心
- 成語拼音:
- diào dǎn jīng xīn
- 成語解釋:
- 猶言吊膽提心。
- 成語出處:
- 《說唐》第八回:“眾將進前射箭,射中的磨旗擂鼓,不中的吊膽驚心。”
-
117
道而不徑
- 成語拼音:
- dào ér bù jìng
- 成語解釋:
- 道:走路。徑:小路。走路要走大路而不走小路,以免遇到危險。
- 成語出處:
- 《呂氏春秋·孝行覽》:“故舟而不游,道而不徑,能全支體以守宗廟,可謂孝矣。”
-
118
丁公鑿井
- 成語拼音:
- dīng gōng záo jǐng
- 成語解釋:
- 丁公:人名,春秋宋時丁某在自家鑿一井,從而節省一個人力,說“吾穿井得一人”,別人以為他從井中挖出一人。比喻語言之輾轉傳誤
- 成語出處:
- 漢 王充《論衡 書虛》:“俗傳言曰,丁公鑿井,得一人于井中。夫人生于人,非生于土也。”
-
119
誕幻不經
- 成語拼音:
- dàn huàn bù jīng
- 成語解釋:
- 怪誕虛幻,不合常理。
- 成語出處:
-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三》:“班史《藝文》所志,大抵春秋、戰國之作。夏商以前,僅數十種,率皆誕幻不經,當時具悉其偽。”
-
120
東海鯨波
- 成語拼音:
- dōng hǎi jīng bō
- 成語解釋:
- 東海上的洶涌波濤。比喻來自東方的侵略。
- 成語出處:
- 高珪《岳墳感賦》詩:“東海鯨波誰可靖,只今惜少岳家軍。”
* jing成語,jing的成語,帶jing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