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的成語 (1082個)
-
921
心如懸旌
- 成語拼音:
- xīn rú xuán jīng
- 成語解釋:
- 形容心神不定。
- 成語出處:
- 《戰國策·楚策一》:“寡人臥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搖搖如懸旌,而無所終薄。”
-
922
虛堂懸鏡
- 成語拼音:
- xū táng xuán jìng
- 成語解釋:
- 舊時比喻地方官廉明公正。
- 成語出處:
- 《宋史 陳良翰傳》:“無術,第公此心如虛堂懸鏡耳。”
-
923
習無不精
- 成語拼音:
- xí wú bù jīng
- 成語解釋:
- 習:學習;精:精通。學習沒有不精通的
- 成語出處:
- 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自幼好武術,習無不精。”
-
924
學問無止境
- 成語拼音:
- xué wèn wú zhǐ jìng
- 成語解釋:
- 止境:盡頭。學問是沒有盡頭的
- 成語出處:
-
925
學無止境
- 成語拼音:
- xué wú zhǐ jìng
- 成語解釋:
- 指學業上是沒有盡頭的,應奮進不息。
- 成語出處:
- 清·劉開《問說》:“理無專在,而學無止境也,然則問可少耶?”
-
926
小心敬慎
- 成語拼音:
- xiǎo xīn jìng shèn
- 成語解釋:
- 敬:慎。指說話做事非常慎重
- 成語出處:
- 《周書·王懋傳》:“懋性溫和,小心敬慎。宿衛宮禁,十年有余,勤恪當官,未嘗有過。”
-
927
虛一而靜
- 成語拼音:
- xū yī ér jìng
- 成語解釋:
- 虛心、專一而冷靜地觀察事物,就會獲得正確的認識
- 成語出處:
- 戰國·趙·荀況《荀子·解藪》:“心何以知?曰:虛一而靜。”
-
928
胸有懸鏡
- 成語拼音:
- xiōng yǒu xuán jìng
- 成語解釋:
- 指能洞察一切,猶如明鏡在胸。
- 成語出處:
- 《收獲》1981年第1期:“運行人員互相對視了一眼,由衷信服地點著頭,這位局長胸有懸鏡,明察秋毫。”
-
929
犀舟徑楫
- 成語拼音:
- xī zhōu jìng jí
- 成語解釋:
- 犀:堅固;楫:船槳。堅固的船,堅硬的槳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張衡傳》:“雖有犀舟徑楫,猶人涉卬否,有須是也。”
-
930
眼不回睛
- 成語拼音:
- yǎn bù huí jīng
- 成語解釋:
- 眼珠一轉不轉。形容注意力集中,看得出神
- 成語出處:
- 清·陶貞懷《天雨花》第二回:“國英看得酥麻了,眼不回睛出了神。”
-
931
語不驚人
- 成語拼音:
- yǔ bù jīng rèn
- 成語解釋:
- 語:言語,也指文句。語句平淡,沒有令人震驚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唐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詩:“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
932
語不驚人死不休
- 成語拼音:
- yǔ bù jīng rén sǐ bù xiū
- 成語解釋:
- 語:言語。形容作詩或寫文章極力追求尋覓驚人的佳句
- 成語出處:
- 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詩:“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
933
眼不見為凈
- 成語拼音:
- yǎn bù jiàn wéi jìng
- 成語解釋:
- 指心里不以為然,但又沒有辦法,只好撇開不管。也在懷疑儀器不干凈時,用作自我安慰的話。
- 成語出處:
- 茹志鵑《靜靜的產院》:“她想出去,離了這里,眼不見為凈。”
-
934
眼不轉睛
- 成語拼音:
- yǎn bù zhuǎn jīng
- 成語解釋:
- 睛:眼珠。眼珠一轉不轉。形容注意力集中,看得出神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70回:“行者在旁,眼不轉睛,看著那怪揭起兩三層衣服,貼身帶著三個鈴兒。”
-
935
一本正經
- 成語拼音:
- yī běn zhèng jīng
- 成語解釋:
- 正經:莊重;正派。形容態度規矩而莊重。
- 成語出處: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6章:“我原是故意鬧別扭,也知道自己要挨打,可是一板正經地對先生說:‘我這個破題做的很恰切,沒有做錯。’”
-
936
一板正經
- 成語拼音:
- yī bǎn zhèng jīng
- 成語解釋:
- 正經:莊重。形容態度很莊重,很規矩
- 成語出處: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6章:“我原是故意鬧別扭,也知道自己要挨打,可是一板正經地對先生說:‘我這個破題做的很恰切,沒有做錯。’”
-
937
羊腸小徑
- 成語拼音:
- yáng cháng xiǎo jìng
- 成語解釋:
- 像羊腸子那樣窄小曲折的小路。形容曲折崎嶇的山路
- 成語出處:
- 巴金《家》:“進了這門,他們即發現一條羊腸小徑躺在竹林中間。”
-
938
魚沉雁靜
- 成語拼音:
- yú chén yàn jìng
- 成語解釋:
- 同“魚沉雁杳”。
- 成語出處:
- 明·高濂《瓦盆兒·題情》套曲:“未知道自別來他心可至誠,他應恨魚沉雁靜。”
-
939
一動不如一靜
- 成語拼音:
- yī dòng bù rú yī jìng
- 成語解釋:
- 沒有把握或無益的事,還是不做為好。比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 成語出處:
- 宋 張端義《貴耳集》上卷:“孝宗幸天竺及靈隱,有輝僧相隨。見飛來峰,問輝曰:‘既是飛來,如何不飛去?’對曰:‘一動不如一靜。’”
-
940
一度著蛇咬,怕見斷井索
- 成語拼音:
- yī dù zhāo shé yǎo,pà jiàn duàn jǐng suǒ
- 成語解釋:
- 一次被蛇咬了,看見井邊斷了的繩子也害怕。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頭,以后碰到類似的情況也會害怕
- 成語出處:
-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龍門遠禪師法嗣》:“趙州道:‘無意者如何?’師曰:‘一度著蛇咬,怕見斷井索。’”
* jing成語,jing的成語,帶jing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