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的成語 (1082個)
-
681
平生莫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
- 成語拼音:
- píng shēng mò zuò kuī xīn shì,bàn yè qiāo mén bù chī jīng
- 成語解釋:
- 平生:有生以來;虧心:違背良心。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盆兒鬼》第二折:“平生莫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
-
682
拍案驚奇
- 成語拼音:
- pāi àn jīng qí
- 成語解釋:
- 對奇異的事情拍著桌子驚嘆。明末凌蒙初有擬話本《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 成語出處:
- 明末·凌蒙初有擬話本《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
683
畔道離經
- 成語拼音:
- pàn dào lí jīng
- 成語解釋:
- 畔:通“叛”,違背。違背道德,脫離經典。指背離常規的思想或行為
- 成語出處:
- 清·洪昇《》序:“開人心狙詐之端,啟風俗陵傲之習,不至于畔道離經不止。”
-
684
平風靜浪
- 成語拼音:
- píng fēng jìng làng
- 成語解釋:
- 風平浪靜。多以喻平靜無事。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8回:“時建安十三年冬十一月十五日,天氣晴明,平風靜浪。”
-
685
破鏡重歸
- 成語拼音:
- pò jìng chóng guī
- 成語解釋:
- 比喻夫妻失散或決裂后重新團聚與和好
- 成語出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細侯》:“破鏡重歸,盟心不改,義實可嘉。”
-
686
破鏡重圓
- 成語拼音:
- pò jìng chóng yuán
- 成語解釋:
- 比喻夫妻失散后重新團聚或決裂后重新和好。
- 成語出處:
- 宋 李致遠《碧牡丹》:“破鏡重圓,分釵合鈿,重尋繡戶珠箔。”
-
687
破鏡分釵
- 成語拼音:
- pò jìng fēn chāi
- 成語解釋:
- 破鏡:打破的鏡子,喻分散。分釵:釵是由兩股簪子合成的一種首飾,別在婦女的發髻上,釵股分開就成單個的簪子,因以分釵比喻夫妻或情人之間的離別、失散,也特指分離。比喻夫妻離異。亦作“鏡破釵分”。
- 成語出處:
-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清腔類·好事近》:“豈料如今,翻成做破鏡分釵,剩雨殘云。”
-
688
疲精竭力
- 成語拼音:
- pí jīng jié l埇
- 成語解釋:
- 疲:疲倦;竭:盡。精神、力氣消耗已盡。形容非常疲勞
- 成語出處:
- 元·劉壎《隱居通議·理學》:“非文公疲精竭力,更千百年終至漏晦。”
-
689
平靜無事
- 成語拼音:
- píng jìng wú shì
- 成語解釋:
- 形容非常安全,沒有事情發生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批判大漢族主義》:“有些是很嚴重的問題,表面上看來平靜無事……故須進行認真的教育,以期一步一步地解決這個問題。”
-
690
披荊斬棘
- 成語拼音:
- pī jīng zhǎn jí
- 成語解釋:
- 披:撥開;斬:砍斷;荊、棘:叢生多刺的小灌木。撥開荊;砍掉棘。指在創業階段清除阻礙;艱苦奮斗。也指在前進道路上清除各種阻礙;克服各種困難。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馮異傳》:“帝謂公卿曰:‘是我起兵時主簿也,為吾披荊棘,定關中。”
-
691
破鏡重合
- 成語拼音:
- pò jìng zhòng hé
- 成語解釋:
- 見“破鏡重圓”。
- 成語出處:
-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五》:“破鏡重合,古有其事,若夫再娶而仍元配,婦再嫁而未失節,載籍以來,未之聞也。”
-
692
劈荊斬棘
- 成語拼音:
- pī jīng zhǎn jí
- 成語解釋:
- ①砍伐荊棘。②喻掃除前進中的困難和障礙。
- 成語出處:
- 賀敬之《西去列車的窗口》:“你可曾望到啊,燈光下:好像舉起南泥灣劈荊斬棘的镢頭?”
-
693
平平靜靜
- 成語拼音:
- píng píng jìng jìng
- 成語解釋:
- 安寧,沒有騷擾動蕩
- 成語出處:
- 鄧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對于我們這樣發展中的大國來說,經濟要發展得快一點,不可能總是那么平平靜靜、穩穩當當。”
-
694
翩若驚鴻
- 成語拼音:
- piān ruò jīng hóng
- 成語解釋:
- 翩:輕快;輕盈。輕快得像驚飛的鴻雁;形容姿態輕盈。
- 成語出處:
- 三國 魏 曹植《洛神賦》:“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
695
屏聲靜氣
- 成語拼音:
- píng shēng jìng qì
- 成語解釋:
- 見“屏聲斂息”。
- 成語出處:
- 冰心《我們太太的客廳》:“門外兩個白長衫黑緞子坎肩的仆人,屏聲靜氣的在伺候傳遞著湯水。”
-
696
被苫蒙荊
- 成語拼音:
- pī shān méng jīng
- 成語解釋:
- 被:披;苫:用草做成的墊;蒙:冒著。披著草苫子,頂著用荊棘編的器物。形容受盡艱辛,吃盡勞苦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襄公十四年》:“乃吾祖離被苫蓋、蒙荊棘,以來歸我先君。”
-
697
平心靜氣
- 成語拼音:
- píng xīn jìng qì
- 成語解釋:
- 心情平穩;態度冷靜;不魯莽行事。
- 成語出處:
- 宋 呂本中《官箴》:“又如監司郡守嚴刻過當者,須平心定氣與之委曲詳盡,使之相從而后已。”
-
698
拋鄉離井
- 成語拼音:
- pāo xiāng lí jǐng
- 成語解釋:
- 離開家鄉故土。
- 成語出處:
- 靳以《去路》:“我這么大年紀,我可不愿意拋鄉離井地走那么遠。”
-
699
裙布釵荊
- 成語拼音:
- qún bù chāi jīng
- 成語解釋:
- 釵:婦女的發飾;荊:灌木名。荊枝為釵,粗布為裙。形容婦女裝束簡陋寒素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2卷:“裙布釵荊,任是村妝希罕。”
-
700
裙布荊釵
- 成語拼音:
- qún bù jīng chāi
- 成語解釋:
- 以布作裙,以荊代釵。比喻貧困。同“釵荊裙布”。
- 成語出處:
- 元 高明《琵琶記》第三十九出:“[旦]自古道:人有貴賤,不可概論。夫人是香閨繡閣之名姝,奴家是裙布荊釵之貧婦。”
* jing成語,jing的成語,帶jing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