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jing的成語 (1082個)

    461

    精神抖擻

    成語拼音:
    jīng shén dǒu sǒu
    成語解釋:
    抖擻:振奮的樣子。精神振作。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杭州光慶寺遇安禪師》:“(僧)問:‘光吞萬象從師道,心月孤圓意若何?’師曰:‘抖擻精神著。’”
    462

    經始大業

    成語拼音:
    jīng shǐ dà yè
    成語解釋:
    經始:開始營造,指開創事業。指開基立國的大事業
    成語出處:
    《晉書·樂志》:“經始大業,創造帝基。”
    463

    驚師動眾

    成語拼音:
    jīng shī dòng zhòng
    成語解釋:
    比喻驚動很多人來做一件事。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45回:“只怕燕窩我們家里還有,與你送幾兩。每日叫丫頭們就熬了,又便宜,又不驚師動眾的。”
    464

    精神煥發

    成語拼音:
    jīng shén huàn fā
    成語解釋:
    煥發:光彩四射的樣子。形容精神振作;情緒飽滿。
    成語出處:
    宋 周密《癸辛雜識后集 太學文變》:“江東李謹思、熊瑞諸人,倡為變體,奇詭浮艷,精神煥發,多用《莊》《列》之語,時人謂之換字文章。”
    465

    精神恍惚

    成語拼音:
    jīng shén huǎng hū
    成語解釋:
    恍惚:迷糊。形容精神不集中的樣子。
    成語出處:
    北齊 魏收《魏書 爾朱榮傳》:“榮亦精神恍惚,不自支持。”
    466

    精神恍忽

    成語拼音:
    jīng shén huǎng hū
    成語解釋:
    恍忽:糊里糊涂的樣子。形容神思不定或神志不清。
    成語出處:
    《文選·宋玉〈神女賦〉》:“精神怳忽,若有所喜。”
    467

    驚世駭目

    成語拼音:
    jīng shì hài mù
    成語解釋:
    謂使世人見而驚奇。
    成語出處: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杜少陵》:“然不若時用變體,如兵之出奇,變化無窮,以驚世駭目。”
    468

    精神渙散

    成語拼音:
    jīng shén huàn sàn
    成語解釋:
    精神:神志,心神;渙散:分散,散漫。形容精神分散不集中
    成語出處:
    漢·焦延壽《易林》第14卷:“精神渙散,離其躬身。”
    469

    敬事后食

    成語拼音:
    jìng shì hòu shí
    成語解釋:
    語本《論語·衛靈公》:“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邢昺疏:“言當先盡力敬其職事,必有勛績而后食祿也”。謂凡事應當先盡力去做,待有功績后才能享受俸祿。
    成語出處:
    語出《論語·衛靈公》:“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邢昺疏:“言當先盡力敬其職事,必有勛績而后食祿也”。
    470

    驚世駭俗

    成語拼音:
    jīng shì hài sú
    成語解釋:
    世、俗:指一般人。使一般人感到驚駭。
    成語出處:
    明 劉基《賈性之市德齋記》:“是皆為驚世駭俗,而有害于道。”
    471

    濟世經邦

    成語拼音:
    jì shì jīng bāng
    成語解釋:
    濟:拯救,救助;邦:國家。拯救人世,治理國家
    成語出處:
    明·屠隆《彩毫記·知畿引退》:“此行指望濟世經邦,誰想竟成畫餅。”
    472

    驚世絕俗

    成語拼音:
    jīng shì jué sú
    成語解釋:
    謂卓絕特異,使世人震動。
    成語出處:
    宋·蘇軾《王元之畫像贊》:“公之所為,必將驚世絕俗,使斗筲穿窬之流心破膽裂。”
    473

    敬上接下

    成語拼音:
    jìng shàng jiē xià
    成語解釋:
    尊敬在己之上者,愛護在己之下者。形容待人謙恭有禮。同“敬上愛下”。
    成語出處:
    《隸釋 漢金鄉長侯成碑》:“安貧樂道,忽于時榮。敬上接下,溫故知新。”
    474

    精神滿腹

    成語拼音:
    jīng shén mǎn fù
    成語解釋:
    形容富有才智,滿腹經綸。
    成語出處:
    《晉書 溫嶠傳》:“深結錢鳳,為之聲譽;每曰:‘錢世儀精神滿腹。’”
    475

    敬授民時

    成語拼音:
    jìng shòu mín shí
    成語解釋:
    見“敬授人時”。
    成語出處:
    南朝·梁·梁元帝《慶東耕啟》:“伏惟陛下,敬授民時,造幄籍圃。”
    476

    驚神破膽

    成語拼音:
    jīng shén pò dǎn
    成語解釋:
    形容極其恐懼。
    成語出處:
    唐·范攄《云溪友議》卷上:“凡所書判,或是卒然,故趨事皆驚神破膽矣。”
    477

    驚神泣鬼

    成語拼音:
    jīng shén qì guǐ
    成語解釋:
    形容震動很大,十分感人。
    成語出處:
    明·程登吉《幼學瓊林·文事》:“驚神泣鬼,皆言詞賦之雄豪;遏云繞梁,原是歌耷之嘹亮。”
    478

    驚蛇入草

    成語拼音:
    jīng shé rù cǎo
    成語解釋:
    形容草書寫得矯健而活潑。
    成語出處:
    唐 韋續《書訣墨藪》:“作一牽如百歲枯藤,作一放縱如驚蛇入草。”
    479

    見善若驚

    成語拼音:
    jiàn shàn ruò jīng
    成語解釋:
    善:善良,美好;驚:震動。看見好人好事就會受到震動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3回:“忠果正直,心懷霜雪;見善若驚,嫉惡如仇。”
    480

    敬授人時

    成語拼音:
    jìng shòu rén shí
    成語解釋:
    亦作“敬授民時”。《書·堯典》:“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蔡沉集傳:“人時,謂耕獲之候”。《史記·五帝本紀》引作“敬授民時”。謂將歷法付予百姓,使知時令變化,不誤農時。后以“敬授人時”指頒布歷書。
    成語出處:
    《書·堯典》:“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蔡沉集傳:“人時,謂耕獲之候”。《史記·五帝本紀》引作“敬授民時”。
    * jing成語,jing的成語,帶ji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