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jin的成語 (1361個)

    1041

    束裝盜金

    成語拼音:
    shù zhuāng dào jīn
    成語解釋:
    《漢書 直不疑傳》:“其同舍有告歸,誤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覺,亡意不疑,不疑謝有之,買金償。后告歸者至而歸金,亡金郎大慚,以此稱為長者。”后因以“束裝盜金”謂無端見疑。
    成語出處:
    《漢書·直不疑傳》:“其同舍有告歸,誤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覺,亡意不疑,不疑謝有之,買金償。后告歸者至而歸金,亡金郎大慚,以此稱為長者。”
    1042

    飾智矜愚

    成語拼音:
    shì zhì jīn yú
    成語解釋:
    裝作有智慧而在無知者面前夸耀。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山木》:“飾知以驚愚,修身以明污。”
    1043

    侍執巾櫛

    成語拼音:
    shì zhí jīn zhì
    成語解釋:
    巾櫛:手巾和梳子。拿著毛巾、梳子侍侯。形容妻妾服侍夫君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寡君之使婢子侍執巾櫛,以固子也。”
    1044

    通達古今

    成語拼音:
    tōng dá gǔ jīn
    成語解釋:
    通:通曉;達:到達。通曉古代和現代的事物。形容知識淵博,見聞廣博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劉向傳贊》:“唯孟軻、孫況、董仲舒、司馬遷、劉向、揚雄,此數公者,皆博物洽聞,通達古今。”
    1045

    突飛猛進

    成語拼音:
    tū fēi měng jìn
    成語解釋:
    疾速飛躍;迅疾前進。形容進步和發展特別迅速。
    成語出處:
    鄒韜奮《患難馀生記》第三章:“進步文化的突飛猛進,雖有利于國家民族,雖有利于人民大眾,但卻是頑固派反動派的莫大的障礙物。”
    1046

    通古博今

    成語拼音:
    tōng gǔ bó jīn
    成語解釋:
    同“通今博古”。
    成語出處:
    《鐘山》1981年第4期:“你是一個老大學生了,通古博今,知書達理,何必與姚金根那種人一般見識,他小人得志。”
    1047

    鐵郭金城

    成語拼音:
    tiě guō jīn chéng
    成語解釋:
    比喻設防堅固的城池。
    成語出處:
    清·馮桂芬《公啟曾協揆》:“大軍一至,朽珠枯木亦助聲威;大軍不至,則鐵郭金城將淪灰燼。”
    1048

    談古論今

    成語拼音:
    tán gǔ lùn jīn
    成語解釋:
    從古到今無所不談,無不評論。
    成語出處:
    元 張可久《端正好 漁樂》:“人間開口笑樵漁,會談今論古。”
    1049

    談古說今

    成語拼音:
    tán gǔ shuō jīn
    成語解釋:
    從今到古無所不談,無不評論。
    成語出處:
    元 張可久《端正好 漁樂》:“人間開口笑樵漁,會談今論古。”
    1050

    透古通今

    成語拼音:
    tòu gǔ tōng jīn
    成語解釋:
    透:通過。貫通古今
    成語出處:
    元·王吉昌《行香子·木金間隔》:“杳冥時,蹤跡難尋,無中顯有,透古通今。”
    1051

    同歸于盡

    成語拼音:
    tóng guī yú jìn
    成語解釋:
    一同走向死亡或共同毀滅。歸:走向;盡:滅亡。
    成語出處:
    戰國 鄭 列御寇《列子 王瑞》:“天地終乎?與我偕終”盧重玄解:“大小雖殊,同歸于盡耳。”
    1052

    通今博古

    成語拼音:
    tōng jīn bó gǔ
    成語解釋:
    通:通曉;博:廣博,知道得多。現代和古代的事情知道得很多。形容知識淵博。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回:“兼且通今博古,出口成文。”
    1053

    通今達古

    成語拼音:
    tōng jīn dá gǔ
    成語解釋:
    同“通今博古”。
    成語出處:
    胡蘊玉《序》:“述學派之流別,論政治之得失,縱有通今達古之才,而無瑰瑋奇麗之筆,言之無文,行之不遠。”
    1054

    彈斤估兩

    成語拼音:
    tán jīn gū liǎng
    成語解釋:
    形容掂量輕重。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一卷:“言真道假、彈斤估兩的在日光中烜耀。惹得一市人都來觀看,不住聲的有人喝采。”
    1055

    彈筋估兩

    成語拼音:
    tán jīn gū liǎng
    成語解釋:
    指過分仔細地斟酌掂量輕重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第一卷:“故意走出屋檐,件件的翻復認看,言真道假,彈筋估兩的在日光中炫耀。”
    1056

    兔盡狗烹

    成語拼音:
    tù jìn gǒu pēng
    成語解釋:
    烹:燒煮食物。兔子死了,獵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統治者殺掉功臣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1057

    套近乎

    成語拼音:
    tào jìn hū
    成語解釋:
    指用言語或送禮拉近關系
    成語出處:
    王朔《一點正經沒有》:“‘別,別跟我套近乎。’馬青皺著臉搖手,盯著于觀難過地說,‘哥兒們你太不夠意思了。’”
    1058

    跳進黃河洗不清

    成語拼音:
    tiào jìn huáng hé xǐ bù qīng
    成語解釋:
    比喻很難擺脫干系,避免嫌疑。同“跳在黃河洗不清”。
    成語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四十二章:“我不是擔心他被留在賊營,倒是擔心他帶著李瞎子和你妹妹給我的兩封書信,說不定還有什么貴重禮物,回來時被丁、楊二營的游騎抓去,使我跳進黃河洗不清,豈不受冤枉的窩囊氣?”
    1059

    談今論古

    成語拼音:
    tán jīn lùn gǔ
    成語解釋:
    從今到古無所不談,無不評論。
    成語出處:
    元 張可久《端正好 漁樂》:“人間開口笑樵漁,會談今論古。”
    1060

    推襟送抱

    成語拼音:
    tuī jīn sòng bào
    成語解釋:
    襟、抱:指心意。向對方表示殷勤的心意。
    成語出處:
    南朝 梁 張充《與王儉書》:“所可通夢交魂,推襟送抱,唯丈人而已。”
    * jin成語,jin的成語,帶jin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