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jin的成語 (1361個)

    881

    平易近民

    成語拼音:
    píng yì jìn mín
    成語解釋:
    見“平易近人”。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魯周公世家》:“夫政不簡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歸之。”
    882

    平易近人

    成語拼音:
    píng yì jìn rén
    成語解釋:
    平易:原指道路平坦寬廣;后比喻態度平和;沒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形容文字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魯周公世家》:“平易近民,民必歸之。”
    883

    裘敝金盡

    成語拼音:
    qiú bì jīn jìn
    成語解釋:
    裘:皮衣。皮衣穿破了,錢用完了。比喻生活窮困
    成語出處:
    清·余懷《板橋雜記·雅游》:“忽裘敝而金盡,遂寡歡而愁殷。”
    884

    裘弊金盡

    成語拼音:
    qiú bì jīn jìn
    成語解釋:
    皮袍破了,錢用完了。比喻境況困難。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秦策一》:“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行,黑貂之裘弊,黃金百斤盡。”
    885

    情不自禁

    成語拼音:
    qíng bù zì jīn
    成語解釋:
    禁:抑制。感情激動;無法抑制自己。
    成語出處:
    南朝 梁 劉遵《七夕穿針》詩:“步月如有意,情來不自禁。”
    886

    瓊廚金穴

    成語拼音:
    qióng chú jīn xué
    成語解釋:
    比喻豪富奢侈的人家。
    成語出處:
    晉·王嘉《拾遺記》卷六:“其寵者皆以玉器盛食,故東京謂郭家瓊廚金穴。”
    887

    萋菲貝錦

    成語拼音:
    qī fēi bèi jǐn
    成語解釋:
    貝錦:有花紋的織錦。女子織布織成美麗的圖案。比喻花言巧語,羅織罪名,誣陷別人
    成語出處:
    柳亞子《滿江紅·吊蔣清烈女士》:“恨何物,萋菲貝錦,敢污清烈。”
    888

    萋斐貝錦

    成語拼音:
    qī fěi bèi jǐn
    成語解釋:
    萋斐:花紋交錯的樣子;貝錦:有花紋的織錦。女子織布織成美麗的圖案。比喻花言巧語,羅織罪名,誣陷別人
    成語出處:
    《詩經·小雅·巷伯》:“萋兮斐兮,成此貝錦。”
    889

    取法乎上,僅得乎中

    成語拼音:
    qǔ fǎ hū shàng,jìn dé hū zhōng
    成語解釋:
    取上等的為準則,也只能得到中等的。指做事要高標準嚴要求。
    成語出處:
    語出唐太宗《帝范》卷四:“取法于上,僅得為中,取法于中,故為其下。”
    890

    清風勁節

    成語拼音:
    qīng fēng jìn jié
    成語解釋:
    喻人品純潔,節操堅貞。
    成語出處:
    清·戴名世《〈左尚子制義〉序》:“忠毅(左忠毅)以清風勁節,罹于黨禍,海內至今仰之。”又《贈葉蒼巖序》:“兩人官位相埒,而俱以清風勁節,顯名天下。”
    891

    取法于上,僅得乎中

    成語拼音:
    qǔ fǎ yú shàng,jìn dé hū zhōng
    成語解釋:
    法:標準,規范。取上等的為標準,也只能得到中等的。指做事要高標準嚴要求
    成語出處:
    唐·唐太宗《帝范》第四卷:“取法于上,僅得乎中,取法于中,故為其下。”
    892

    前功盡廢

    成語拼音:
    qián gōng jìn fèi
    成語解釋:
    以前的一切努力完全白費
    成語出處:
    明·酉陽野史《續三國演義》第64回:“倘或為其所破,則內外相合,糧一入城,前功盡廢矣。”
    893

    前功盡滅

    成語拼音:
    qián gōng jìn miè
    成語解釋:
    見“前功盡棄”。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西周策》:“過兩周,踐韓,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盡滅。”
    894

    強弓勁弩

    成語拼音:
    qiáng gōng jìn nǔ
    成語解釋:
    強:強勁的,有力的。強有力的弓,堅硬的弩。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十回:“韓地方九百余里,帶甲數十萬,然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從韓出。”
    895

    前功盡棄

    成語拼音:
    qián gōng jìn qì
    成語解釋:
    以前的功勞、成績完全丟失;或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費。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周本紀》:“今又將兵出塞,過兩周,倍韓,攻梁,一舉不得,前功盡棄。”
    896

    全功盡棄

    成語拼音:
    quán gōng jìn qì
    成語解釋:
    功:功效,功績;棄:丟掉。全部功效都喪失干凈。
    成語出處:
    《戰國策 西周策》:“公之功甚多,今公又以秦兵出塞,過兩周,踐韓,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盡滅。”
    897

    秦歡晉愛

    成語拼音:
    qín huān jìn ài
    成語解釋:
    秦、晉:春秋時的秦國和晉國。當時秦、晉兩國世代通姻,后稱兩姓聯姻的關系為“秦歡晉愛”或稱“秦晉之緣”。形容雙方關系十分和美、親近。亦作“秦晉之緣”。
    成語出處:
    元·向賁《醉花陰》:“秦歡晉愛成吳越,料今生緣分拙。”
    898

    契合金蘭

    成語拼音:
    qì hé jīn lán
    成語解釋:
    契合:投合。金蘭:指朋友間相處信誠。形容朋友間意氣相投,感情深厚。亦作“契若金蘭”。
    成語出處:
    明·汪廷訥《獅吼記·賞春》:“自合與老爺情投膠漆,契合金蘭。”
    899

    千金不換

    成語拼音:
    qiān jīn bù huàn
    成語解釋:
    指物品十分寶貴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96回:“這八個字,就是治鬩墻病的千金不換的一劑妙藥。”
    900

    千金敝帚

    成語拼音:
    qiān jīn bì zhǒu
    成語解釋:
    比喻自己的東西雖然微賤,卻是十分珍貴的。
    成語出處:
    宋 蘇軾《次韻秦觀秀才將入京應舉》詩:“千金敝帚那堪換,我亦淹留豈長算。”
    * jin成語,jin的成語,帶jin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