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e的成語 (1019個)
-
861
疑惑不解
- 成語拼音:
- yí huò bù jiě
- 成語解釋:
- 心中懷疑,不明白
- 成語出處:
- 顧寄南《黃橋燒餅》:“他疑惑不解。陳毅同志告訴他,這是準備給俘虜吃的。”
-
862
移花接木
- 成語拼音:
- yí huā jiē mù
- 成語解釋:
- 把某種花木的枝條嫁接到另一種花木上。比喻暗中使用手段以假換真欺騙他人。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同窗友認假作真,女秀才移花接木。”
-
863
揚花扢藻
- 成語拼音:
- yáng huā jié zǎo
- 成語解釋:
- 花:比喻文采;藻:辭藻,文采。形容文章寫得華麗多采
- 成語出處:
- 清·顧景星《楝亭詩鈔》序:“鑄格煉字,揚花扢藻,此可以學得也。”
-
864
一介不茍
- 成語拼音:
- yī jiè bù gǒu
- 成語解釋:
- 見“一介不取”。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二回:“我平生于銀錢一道,一介不茍。”
-
865
一階半級
- 成語拼音:
- yī jiē bàn jí
- 成語解釋:
- 階、級:是封建時代的等級品位。指非常低微的官職。
- 成語出處:
-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勉學》:“或因家世余緒,得一階半級,便自為足,全忘修學。”
-
866
遠井不解近渴
- 成語拼音:
- yuǎn jǐng bù jiě jìn kě
- 成語解釋:
- 指遙遠的幫助解決不了目前迫切的需求
- 成語出處:
-
867
一介不取
- 成語拼音:
- yī jiè bù qǔ
- 成語解釋:
- 一介:一粒芥菜子,形容微小。一點兒小東西也不拿。形容廉潔、守法,不是自己應該得到的一點都不要。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萬章上》:“一介不以與人,一介不以取諸人。”
-
868
玉潔冰清
- 成語拼音:
- yù jié bīng qīng
- 成語解釋:
- 像玉那樣純潔;似冰那樣清明。形容人品高潔。也作“冰清玉潔”。
- 成語出處:
- 唐 楊炯《李懷州墓志銘》:“金多木少,孔文舉之天骨;玉潔冰清,華子全之神彩。”
-
869
應接不暇
- 成語拼音:
- yìng jiē bù xiá
- 成語解釋:
- 暇。空閑。風景好看;東西好而多;看不過來;或人、事物太多;來不及接待、應付。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言語》:“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應接不暇。”
-
870
一階半職
- 成語拼音:
- yī jiē bàn zhí
- 成語解釋:
- 同“一階半級”。
- 成語出處:
- 元·馬致遠《陳摶高臥》第三折:“便博得一介半職,何足算,不堪題。”
-
871
隱介藏形
- 成語拼音:
- yǐn jiè cáng xíng
- 成語解釋:
- 介:鱗甲。隱藏形體,使人看不見。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
-
872
猶解倒懸
- 成語拼音:
- yóu jiě dào xuán
- 成語解釋:
- 解:解救;倒懸:人被倒掛,比喻處境困難。比喻把人從危難中解救出來。
- 成語出處:
- 《孟子·公孫丑上》:“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
-
873
醞藉風流
- 成語拼音:
- yùn jiè fēng liú
- 成語解釋:
- 醞藉:寬和有涵容。形容人的風度瀟灑溫文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權德輿傳》:“動作語言,一無外飾,醞藉風流,為時稱向。”
-
874
應節合拍
- 成語拼音:
- yīng jié hé pāi
- 成語解釋:
- ①合乎節拍。②用以比喻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 成語出處:
- 韋君宜《似水流年·一個煉鐵廠的歷史》:“他們一面拉風箱一面唱歌,應節合拍。”
-
875
以酒解酲
- 成語拼音:
- yǐ jiǔ jiě chéng
- 成語解釋:
- 酲:喝醉了神志不清。用酒來解酒醉。比喻用有害的方法救急。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伶跪而祝曰:‘天生劉伶,以酒為名,一飲一斛,五斗解酲,婦人之言,慎不可聽!’便引酒進肉,隗然已醉矣。”
-
876
義結金蘭
- 成語拼音:
- yì jié jīn lán
- 成語解釋:
- 結交很投合的朋友。
- 成語出處:
- 《太平御覽》引《吳錄》:“張溫英才瓖瑋,拜中郎將,聘蜀與諸葛亮義結金蘭之好焉。”
-
877
研精竭慮
- 成語拼音:
- yán jīng jié lǜ
- 成語解釋:
- 專心研究,盡力思考。
- 成語出處:
- 宋·張淏《云谷雜記·前輩讀書》:“司馬溫公酷好揚子云《太玄》……自云:‘少好其書,研精竭慮,歷年已多,始敢為注。’”
-
878
冤家可解不可結
- 成語拼音:
- yuān jiā kě jiě bù kě jié
- 成語解釋:
- 佛教主張結下冤仇的雙方最好是化解冤仇,不要結仇不放
- 成語出處:
-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15回:“但冤家可解不可結,莫若只早早的做了親,使他空費了一番心機,強似撻之于市。”
-
879
一接如舊
- 成語拼音:
- yī jiē rú jiù
- 成語解釋:
- 猶言一見如故。
- 成語出處:
- 宋·范仲淹《天章閣待制王公墓志銘》:“余走塵土時,公一接如舊,以道義淡交者有年矣。”
-
880
一介儒生
- 成語拼音:
- yī jiè rú shēng
- 成語解釋:
- 一介:一個。一個小小的書生
- 成語出處: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47回:“生員及一介儒生,何敢妄干國政。”
* jie成語,jie的成語,帶jie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