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jie的成語 (1019個)

    701

    事捷功倍

    成語拼音:
    shì jié gōng bèi
    成語解釋:
    事情易辦而功效很大。
    成語出處:
    清·侯方域《上三省督府剿撫議》:“既示必死之期,又開可生之路,利害懸殊,事捷功倍。”
    702

    施衿結褵

    成語拼音:
    shī jīn jié lí
    成語解釋:
    本指古代女子出嫁,母親將五彩絲繩和佩巾結于其身。后比喻父母對子女的教訓。
    成語出處:
    語出《詩 豳風 東山》:“之子于歸,皇駁其馬,親結其縭,九十其儀。”又《儀禮 士昏禮》:“母施衿結帨,曰:‘勉之敬之。夙夜毋違宮事。’”
    703

    三街兩市

    成語拼音:
    sān jiē liǎng shì
    成語解釋:
    泛稱各街市。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四:“終日只是三街兩市,和著酒肉朋友串哄。”
    704

    三街六市

    成語拼音:
    sān jiē liù shì
    成語解釋:
    同“三街兩市”。
    成語出處:
    《蕩寇志》第七十五回:“雖有三街六市,出門便被紗兜兒廝蒙著臉,真是討厭。”
    705

    三街六巷

    成語拼音:
    sān jiē liù xiàng
    成語解釋:
    泛指大街小巷。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24回:“這三街六巷,憑他是誰,若得罪了我醉金剛倪二的街坊,管叫他人離家散。”
    706

    善解人意

    成語拼音:
    shàn jiě rén yì
    成語解釋:
    善:善于;解:理解。善于理解別人的意圖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7回:“他總不離楊妃左右,最能言語,善解人意,聰慧異常,楊妃愛之如寶,呼為雪衣女。”
    707

    松筠之節

    成語拼音:
    sōng jūn zhī jié
    成語解釋:
    松與竹材質堅韌,歲寒不凋,因以“松筠之節”比喻堅貞的節操。筠,竹。
    成語出處:
    唐·魏征《隋書·柳莊傳》:“梁主奕葉重光,委誠朝廷,而今已后,方見松筠之節。”
    708

    山節藻棁

    成語拼音:
    shān jié zǎo lì
    成語解釋:
    古代天子的廟飾。山節,刻成山形的斗拱;藻棁,畫有藻文的梁上短柱。后用以形容居處豪華奢侈,越等僭禮。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明堂位》:“山節藻棁……天子之廟飾也。”
    709

    桑落瓦解

    成語拼音:
    sāng luò wǎ jiě
    成語解釋:
    象桑葉枯落,屋瓦解體。形容事勢敗壞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孔融傳》:“郜鼎在廟,章孰甚焉!桑落瓦解,其勢可見。”
    710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成語拼音:
    sī mǎ zhāo zhī xīn,lù rén jiē zhī
    成語解釋:
    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成語出處:
    《三國志·魏書·高貴鄉公傳》斐松之注引《漢晉春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711

    蛇蟠蚓結

    成語拼音:
    shé pán yǐn jié
    成語解釋:
    蟠:回繞,屈曲;蚓:蚯蚓。比喻互相勾結
    成語出處:
    明·宋濂《題司馬公手帖后》:“當時是,章惇、蔡確、黃履,邢恕等蛇蟠蚓結,牢不可解。”
    712

    上氣不接下氣

    成語拼音:
    shàng qì bù jiē xià qì
    成語解釋:
    形容因為勞累或焦急而氣喘得很厲害
    成語出處: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七回:“一霎時漂流數百里外,直把一個好義急公的老鼠淹得上氣不接下氣。”
    713

    勢窮力竭

    成語拼音:
    shì qióng lì jié
    成語解釋:
    大勢已去,力量用盡。指慘敗后的困難處境。
    成語出處:
    金·王若虛《復之純交說》:“兇乘禍鳩,勢窮力竭,而投諸囚,以伏于幽。”
    714

    視如草芥

    成語拼音:
    shì rú cǎo jiè
    成語解釋:
    草芥:不知名的小草。看成像小草一樣輕賤。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下》:“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715

    殺人劫財

    成語拼音:
    shā rén jié cái
    成語解釋:
    害人性命,搶人財物。指盜匪的行為
    成語出處:
    明·天然癡叟《石點頭·侯官縣烈女殲仇》:“及海洋大盜,出沒彭湖,殺人劫財,不知壞了多少人的性命。”
    716

    世人皆知

    成語拼音:
    shì rén jiē zhī
    成語解釋:
    世人:所有人。指很多人都知道
    成語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六卷第28章:“在中國及其執政黨內,干部中大山頭不明顯,但小山頭小圈子則處處存在,世人皆知。”
    717

    殺人如芥

    成語拼音:
    shā rén rú jiè
    成語解釋:
    芥:小草。殺人像割草。形容殺人不當一回事
    成語出處:
    清·洪昇《長生殿·剿寇》:“不斷征云叆叆,鬼哭神號,到處里染腥風,殺人如芥。”
    718

    視如土芥

    成語拼音:
    shì rú tǔ jiè
    成語解釋:
    芥:小草。看作象泥土,小草一般輕賤。比喻不放在眼里。
    成語出處:
    《孟子·離婁下》:“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719

    視人猶芥

    成語拼音:
    shì rén yóu jiè
    成語解釋:
    芥:小草。把別人看得像小草一樣微不足道。形容高傲自大,瞧不起別人
    成語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刺驕》:“器滿意得,視人猶芥。”
    720

    四時八節

    成語拼音:
    sì shí bā jié
    成語解釋:
    四時:指春夏秋冬四季;八節: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泛指一年四季中各節氣。
    成語出處:
    唐 杜甫《狂歌行贈四兄》:“四時八節還拘禮,女拜弟妻男拜弟。”
    * jie成語,jie的成語,帶jie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