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jie的成語 (1019個)

    461

    解弦更張

    成語拼音:
    jiě xián gēng zhāng
    成語解釋:
    更:改換;張:給樂器上弦。改換、調整樂器上的弦,使聲音和諧。比喻改革制度或變更計劃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董仲舒傳》:“竊譬之琴瑟不調,甚者必解而更張之,乃可鼓也。”
    462

    盡心竭誠

    成語拼音:
    jìn xīn jié chéng
    成語解釋:
    盡心:竭盡心力;竭誠:竭盡忠誠。比喻竭盡心力和誠意
    成語出處:
    漢·張禹《奏事》:“以臣下各得盡心竭誠,而事公明。”
    463

    盡心竭力

    成語拼音:
    jìn xīn jié lì
    成語解釋:
    竭:用盡;盡:全部用出。費盡心思;用出全部力氣。形容做事十分認真負責。
    成語出處:
    《宋書 宗越傳》:“誅戮群公及何邁等,莫不盡心竭力,故帝憑其爪牙,無所忌憚。”
    464

    階下囚

    成語拼音:
    jiē xià qiú
    成語解釋:
    指在公堂臺階下受審的犯人;泛指在押的囚犯或俘虜。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9回:“布告玄德曰:‘公為坐上客,布為階下囚,何不發一言而相寬乎?’”
    465

    街巷阡陌

    成語拼音:
    jiē xiàng qiān mò
    成語解釋:
    阡陌:小道。指大街小巷各個地方。
    成語出處:
    漢·荀悅《漢紀·哀帝紀》:“至京師又聚會祀西王母,設祭于街巷阡陌。”
    466

    接續香煙

    成語拼音:
    jiē xù xiāng yān
    成語解釋:
    接:連接,繼承;續:連接下去;香煙:祭品,指祭享。比喻生養子孫,繁衍不斷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37回:“官人既然作了官,總以接續香煙為重,從此要早畢婚姻,成家立業要緊。”
    467

    疥癬之病

    成語拼音:
    jiè xuǎn zhī bìng
    成語解釋:
    疥癬:一種皮膚病。比喻危害尚輕的禍患或無關緊要的問題
    成語出處:
    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直諫》:“大夫之于吳也,疥癬之病也。”
    468

    疥癬之疾

    成語拼音:
    jiè xuǎn zhī jí
    成語解釋:
    疥、癬:輕度的皮膚病。比喻無關緊要,不礙大局的小毛病、小問題、小障礙。亦作“疥癩之疾”、“疥癩之患”、“疥癬之病”、“癬疥之疾”。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山神廟裴度還帶》第二折:“我雖在人閭閭之下,眉睫之間,又不比斗筲之器,疥癬之疾。”
    469

    節用愛民

    成語拼音:
    jié yòng ài mín
    成語解釋:
    節省開支,愛護百姓。
    成語出處:
    《論語 學而》:“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470

    節用愛人

    成語拼音:
    jié yòng ài rén
    成語解釋:
    節約用度,愛護百姓
    成語出處:
    唐·高郢《諫造章敬寺書》:“陛下若節用愛人,當與夏后齊駕,何必勞人動眾,而踵梁武之遺風乎?”
    471

    解衣般礴

    成語拼音:
    jiě yī bān bó
    成語解釋:
    脫衣箕坐。指神閑意定,不拘形跡。后亦指行為隨便,不受拘束。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田子方》:“公使人視之,則解衣般礴,蠃。君曰:‘可矣,是真畫者也。’”
    472

    解衣抱火

    成語拼音:
    jiě yī bào huǒ
    成語解釋:
    見“解衣包火”。
    成語出處:
    《資治通鑒·晉安帝義熙十三年》:“關中華戎雜錯,風俗勁悍;裕欲以荊揚之化,施之函秦,此無異解衣包火,張羅捕虎。”清·唐訓方《里語征實》卷下引作“解衣抱火”。
    473

    解衣包火

    成語拼音:
    jiě yī bāo huǒ
    成語解釋:
    比喻不解決問題,只招致危險。
    成語出處:
    《資治通鑒·晉安帝義熙十三年》:“關中華戎雜錯,風俗勁悍;裕欲以荊揚之化,施之函秦,此無異解衣包火,張羅捕虎。”
    474

    接應不暇

    成語拼音:
    jiē yìng bù xiá
    成語解釋:
    暇:空閑。指美景繁多,來不及觀賞。后多形容來人或事情太多,應付不過來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85回:“普席又要吃酒,未免令人接應不暇了。”
    475

    截轅杜轡

    成語拼音:
    jié yuán dù pèi
    成語解釋:
    猶攔駕。語本南朝齊孔稚珪《北山移文》:“截來轅于谷口,杜妄轡于郊端。”
    成語出處:
    語出南朝·齊·孔稚珪《北山移文》:“截來轅于谷口,杜妄轡于郊端。”
    476

    結纓伏劍

    成語拼音:
    jié yīng fú jiàn
    成語解釋:
    結纓:系上帽帶;伏劍:拔劍自刎。比喻為維護正義而獻身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哀公十五年》:“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結纓而死。”
    477

    節用厚生

    成語拼音:
    jié yòng hòu shēng
    成語解釋:
    節:節制,減省;厚:寬厚。節約用度,充裕人民生活
    成語出處:
    唐·楊炯《梓州官僚贊·參軍中山張曼伯贊》:“謙謙曼伯,不逾規矩,節用厚生,保家之主。”
    478

    解衣槃礴

    成語拼音:
    jiě yī pán bó
    成語解釋:
    形容行為隨便,不拘禮法
    成語出處:
    清·施潤章《就亭記》:“俗儉訟簡,賓客罕至,吏散則閉門,解衣槃礴移日,山水之意未嘗不落落焉在予胸中也。”
    479

    解疑釋惑

    成語拼音:
    jiě yí shì huò
    成語解釋:
    解:解釋;釋:消除。解答疑難問題,消除困惑情緒。
    成語出處:
    漢 孔融《薦禰衡表》:“使衡立朝,必有可觀。飛辯騁辭,溢氣坌涌,解疑釋結,臨敵有余。”
    480

    節衣縮食

    成語拼音:
    jié yī suō shí
    成語解釋:
    節:節約;節省;縮:縮減。省吃儉用;非常節儉。
    成語出處:
    宋 陸游《秋獲歌》:“我愿鄰曲謹蓋藏,縮衣節食勤耕桑。”
    * jie成語,jie的成語,帶jie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