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jie的成語 (1019個)

    381

    誡莫若豫

    成語拼音:
    jiè mò ruò yù
    成語解釋:
    誡:警戒;豫:通“預”,預先。指事后有所警戒不如事先有所防備
    成語出處:
    《國語·晉語一》:“誡莫若豫,豫而后給。”
    382

    肩摩踵接

    成語拼音:
    jiān mó zhǒng jiē
    成語解釋:
    肩碰肩,腳連腳。形容人多而擁擠
    成語出處:
    清 薛福成《庸庵筆記 幽怪二》:“終日人鬼雜處,肩摩踵接,不相畏避,亦不相聞問。”
    383

    桀逆放恣

    成語拼音:
    jié nì fàng zī
    成語解釋:
    桀:兇暴;逆:違背;放恣:放縱。形容兇暴任性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孔融列傳》:“竊聞領荊州牧劉表桀逆放恣,所為不軌。”
    384

    艱難竭蹶

    成語拼音:
    jiān nán jié jué
    成語解釋:
    竭蹶:原指走路艱難;后指資財枯竭、匱乏。形容經濟困難;生活艱苦。
    成語出處:
    荀況《荀子 儒效》:“故近者歌謳而樂之,遠者竭蹶而趨之。”
    385

    救難解危

    成語拼音:
    jiù nán jiě wēi
    成語解釋:
    幫助陷入困境的人解除危難。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34回:“這兩個女子,便都有些盜賊意思,不比前邊這幾個報仇雪恥,救難解危,方是修仙正路。”
    386

    解粘去縛

    成語拼音:
    jiě nián qù fù
    成語解釋:
    解:消除;縛:拘束。解除粘著和拘束
    成語出處:
    明·袁宗道《真正英雄從戰戰兢兢來》:“而竹林諸子,箕踞嘯傲于醉鄉,見以為能解粘去縛。”
    387

    芥納須彌

    成語拼音:
    jiè nà xū mí
    成語解釋:
    須彌:傳說中的古印度山名。佛教說法,小小的芥子可包容須彌大山或整個世界
    成語出處:
    388

    解囊相助

    成語拼音:
    jiě náng xiāng zhù
    成語解釋:
    囊:口袋。解開口袋拿出財物來幫助別人。
    成語出處:
    明 張岱《瑯孉文集 募修岳鄂王祠募疏》:“若有賢士大夫解囊樂助,自為王所式憑。”
    389

    精疲力竭

    成語拼音:
    jīng pí lì jié
    成語解釋:
    竭:盡。精神非常疲勞;體力消耗凈盡。形容極度疲乏;一點力氣也沒有。也作“精疲力盡”。
    成語出處:
    宋 司馬光《司馬溫公文集 卷二 道傍田家》詩:“筋疲力弊不入腹,未議縣官租稅促。”
    390

    肌劈理解

    成語拼音:
    jī pī lǐ jiě
    成語解釋:
    比喻立論精辟,析義詳實
    成語出處:
    清 錢謙益《汲古閣毛氏新刻十七史序》:“圣賢之微言大義,綱舉目張,肌劈理解,權衡尺度,鑿鑿乎指定于胸中。”
    391

    筋疲力竭

    成語拼音:
    jīn pí lì jié
    成語解釋:
    筋:筋骨;疲:疲勞。形容非常疲乏
    成語出處:
    唐 元稹《有酒》詩:“精衛銜蘆塞海溢,枯魚噴沫救池燔。筋疲力竭波更大,鰭焦甲裂身已干。”
    392

    借篷使風

    成語拼音:
    jiè péng shǐ fēng
    成語解釋:
    比喻借他人之力辦事。
    成語出處:
    清·頤瑣《黃繡球》第四回:“黃通理嘆了一口氣,見這張先生酒落歡腸,話頗坦直,雖然是個蠹吏,性情是了亮容易打夥的,便動了借篷使風的主意。”
    393

    借坡下驢

    成語拼音:
    jiè pō xià lǘ
    成語解釋:
    憑借有利的地勢下驢。比喻利用有利條件行事。
    成語出處:
    張笑天《死島情仇》:“李英民咕嘟一聲灌了一口湯,想找個臺階借坡下驢:‘好男不跟女斗。’”
    394

    詰曲聱牙

    成語拼音:
    jié qǔ áo yá
    成語解釋:
    形容文句艱澀,不通順暢達。
    成語出處:
    明·宋濂《文原》:“予竊怪世之為文者,不為不多,騁新奇者,鉤摘隱伏,變更庸常,甚至不可句讀,且曰:不詰曲聱牙非古文也。”
    395

    詰詘聱牙

    成語拼音:
    jié qū áo yá
    成語解釋:
    同“詰曲聱牙”。
    成語出處:
    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破惡聲論》:“且又日鼓舞之以報章,間協助之以書籍,中之文詞,雖詰詘聱牙,難于盡曉,顧究亦輸入文明之利器也。”
    396

    詰屈聱牙

    成語拼音:
    jié qū áo yá
    成語解釋:
    詰屈:同佶屈,曲折,引申為不順暢;聱牙:讀起來拗口、別扭。形容文字晦澀艱深,難懂難讀。
    成語出處:
    唐 韓愈《進學解》:“周誥殷盤,佶屈聱牙。”
    397

    潔清不洿

    成語拼音:
    jié qīng bù wū
    成語解釋:
    潔清:純潔清白;洿:同“污”,污濁。保持清純的品質,不同流合污
    成語出處:
    唐·韓愈《與李翱書》:“獨安能使我潔清不洿,而處其所可樂哉!”
    398

    詰屈磝碻

    成語拼音:
    jié qū bìng zhòu
    成語解釋:
    形容語言生硬難懂。
    成語出處:
    清·朱克敬《瞑庵雜識》第一卷:“士以江西優人來,登場歌舞,詰詰屈磝碻,不可聽。”
    399

    揭篋擔囊

    成語拼音:
    jiē qiè dān náng
    成語解釋:
    盜竊箱籠等財物。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胠篋》:“然而巨盜至,則負匱揭篋擔囊而趨。”
    400

    詰屈謷牙

    成語拼音:
    jié qū dà yá
    成語解釋:
    同“詰曲聱牙”。
    成語出處:
    清·陳田《序》:“其間獨照之匠,若荊川、遵巖、震川變秦漢為歐曾,易詰屈謷牙為字順文從,允矣。”
    * jie成語,jie的成語,帶jie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