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jian的成語 (1341個)

    741

    路見不平,拔刀相救

    成語拼音:
    lù jiàn bù píng,bá dāo xiāng jiù
    成語解釋:
    在路上遇見不平的事,就挺身而出干涉,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形容人見義勇為
    成語出處:
    清·宣鼎《夜雨秋燈錄續集·金竹寺》:“路見不平,拔刀相救。佛菩薩賞其義俠,故遠導幻影以生之。”
    742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成語拼音:
    lù jiàn bù píng,bá dāo xiāng zhù
    成語解釋:
    在路上遇見不平的事,就挺身而出干涉,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形容人見義勇為
    成語出處:
    元 楊顯之《酷寒亭》楔子:“這個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則是誤傷人命。”
    743

    路見不平,拔劍相為

    成語拼音:
    lù jiàn bù píng,bá jiàn xiāng wéi
    成語解釋:
    在路上遇見不平的事,就挺身而出干涉,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形容人見義勇為
    成語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天寧卓禪師法嗣》:“育王被人推倒了,也還有路見不平,拔劍相為底么。”
    744

    路見不平,拔劍相助

    成語拼音:
    lù jiàn bù píng,bá jiàn xiāng zhù
    成語解釋:
    在路上遇見不平的事,就挺身而出干涉,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形容人見義勇為
    成語出處:
    明·洪楩《楊溫攔路虎傳》:“今見將軍,乃是我恩人,卻在此被劫,自當效力相助!路見不平,拔劍相助。”
    745

    累見不鮮

    成語拼音:
    lěi jiàn bù xiān
    成語解釋:
    形容數量多,見怪不怪
    成語出處:
    746

    屢見不鮮

    成語拼音:
    lǚ jiàn bù xiān
    成語解釋:
    屢:多次;鮮:新奇。多次見到就不覺得新奇了。也作“數(shuò;屢次)見不鮮。”
    成語出處:
    魯迅《而已集 略談香港》:“第二條是‘搜身’的糾葛,在香港屢見不鮮。”
    747

    亂箭攢心

    成語拼音:
    luàn jiàn cuán xīn
    成語解釋:
    攢:積聚。亂箭身在心上。比喻內心極度痛苦。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二十卷:“見父親倒在一個壁角邊亂草之上……淹淹止存一息。二子一見,猶如亂箭攢心,放聲號哭。”
    748

    屢見疊出

    成語拼音:
    lǚ jiàn dié chū
    成語解釋:
    疊:重疊。接連不斷地多次出現
    成語出處: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9回:“偏中國是個章程國,形式上很覺嚴密,實際上絕少遵行,以致選舉風潮,屢見疊出。”
    749

    老奸巨猾

    成語拼音:
    lǎo jiān jù huá
    成語解釋:
    老:很;極;奸:奸詐;巨:大;極;猾:狡猾。形容閱歷深而手段極其奸詐狡猾的人。
    成語出處:
    《宋史·食貨志上》:“老奸巨猾;匿身州縣;舞法擾民;蓋甚至前日。”
    750

    老奸巨滑

    成語拼音:
    lǎo jiān jù huá
    成語解釋:
    形容閱歷深而手段極其奸詐狡猾的人
    成語出處: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雖老奸巨滑,無能逃于其術者。”
    751

    略見一斑

    成語拼音:
    lüè jiàn yī bān
    成語解釋:
    略:大致;斑:斑紋。大致可以看到(豹子身上的)一塊斑紋。比喻從見到的一點可以推知事物的全部。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方正》:“門生輩輕其小兒,乃曰:‘此郎亦管中窺豹,略見一斑。’”
    752

    歷歷可見

    成語拼音:
    lì lì kě jiàn
    成語解釋:
    歷歷:分明、清楚。看得清清楚楚
    成語出處:
    宋 洪邁《夷堅甲志 鄭鄰再生》:“殿前掛大鏡,照人心腑,歷歷可見。”
    753

    籠鳥檻猿

    成語拼音:
    lóng niǎo jiàn yuán
    成語解釋:
    籠中鳥檻中猿。比喻受拘禁沒有自由的人
    成語出處:
    唐 白居易《山中與元九書因題書后》詩:“籠鳥檻猿俱未死,人間相見是何年!”
    754

    樂貧甘賤

    成語拼音:
    lè pín gān jiàn
    成語解釋:
    樂:喜歡;甘:甘愿;賤:地位卑微。樂于貧困的生活,甘于卑賤的地位
    成語出處: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93卷:“其次瀟灑蓽門,樂貧甘賤,抱經濟之器,泛若無;洞古今之學,曠若虛,爵之不從,祿之不受。”
    755

    籠禽檻獸

    成語拼音:
    lóng qín jiàn shòu
    成語解釋:
    檻:關野獸的籠子。籠中鳥檻中獸。比喻受拘禁沒有自由的人
    成語出處:
    唐·李復言《續玄怪錄·薛佛》:“其心欣欣然,若籠禽檻獸之得逸,莫我如也。”
    756

    履霜堅冰

    成語拼音:
    lǚ shuāng jiān bīng
    成語解釋:
    履:踩,踏。踩著霜,就想到結冰的日子就要到來。比喻看到事物的苗頭,就對它的發展有所警戒。
    成語出處:
    《周易 坤》:“初六,履霜堅冰至。像曰: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
    757

    老鼠見貓

    成語拼音:
    lǎo shǔ jiàn māo
    成語解釋:
    比喻十分懼怕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7卷:“月英見了焦氏,猶如老鼠見貓,膽喪心驚,不敢不跟著他走,到家又打個半死。”
    758

    禮奢寧儉

    成語拼音:
    lǐ shē níng jiǎn
    成語解釋:
    禮義過多而煩雜,不如儉約些。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八佾》:“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
    759

    立談之間

    成語拼音:
    lì tán zhī jiān
    成語解釋:
    站著說話的一會兒時間。形容時間極短。
    成語出處:
    漢·揚雄《解嘲》:“或七十說而不遇,或立談而封侯。”
    760

    覽聞辯見

    成語拼音:
    lǎn wén biàn jiàn
    成語解釋:
    指見識多,能說會道
    成語出處:
    漢 袁康《越絕書 外傳紀策考》:“為人覽聞辯見,目達耳通,諸事無所不知。”
    * jian成語,jian的成語,帶jian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