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jian的成語 (1341個)

    381

    兼程前進

    成語拼音:
    jiān chéng qián jìn
    成語解釋:
    加快步伐,一天走兩天的路程。
    成語出處:
    《三國志·賈逵傳》:“乃兼道進軍,多設旗鼓為疑兵。”
    382

    見財起意

    成語拼音:
    jiàn cái qǐ yì
    成語解釋:
    見了財物;頓生歹意。
    成語出處:
    元 《京本通俗小說 錯斬崔寧》:“又見了十五貫錢,一時見財起意,殺死丈夫,劫了錢。”
    383

    箭穿雁口

    成語拼音:
    jiàn chuān yàn kǒu
    成語解釋:
    箭:弓箭;穿:通過,穿通。比喻閉嘴不出聲
    成語出處:
    元·馬致遠《漢宮秋》:“似箭穿雁口,沒個人敢咳嗽。”
    384

    箭穿雁嘴

    成語拼音:
    jiàn chuān yàn zuǐ
    成語解釋:
    比喻不開口說話。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一百十二回:“諸將見李逵等殺了這一陣,眾人都膽顫心寒,不敢出戰。問了數聲,如箭穿雁嘴,鉤搭魚腮,默默無言,無人敢應。”
    385

    簡斷編殘

    成語拼音:
    jiǎn duàn biān cán
    成語解釋:
    簡:竹簡;編:穿竹簡的皮條或繩子。指殘缺不全的書籍或形容書籍磨損殘破
    成語出處:
    宋·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簡斷編殘字欲無,吾兒不負乃翁書。”
    386

    堅定不移

    成語拼音:
    jiān dìng bù yí
    成語解釋:
    移:改變。形容意志堅定;毫不動搖。
    成語出處: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唐文宗開成五年》:“推心委任,堅定不移,則天下何憂不理哉!”
    387

    尖擔擔柴兩頭脫

    成語拼音:
    jiān dàn dān chái liǎng tóu tuō
    成語解釋:
    脫:脫落。兩頭尖的擔子兩頭脫落。比喻事情兩頭落空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57回:“我理會得,但你去,討得討不得,趁早回來,不要弄做‘尖擔擔柴兩頭脫’也。”
    388

    經多見廣

    成語拼音:
    jīng duō jiàn guǎng
    成語解釋:
    見過的多,知道的廣。形容閱歷深,經驗多
    成語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7章:“特別對制造兵器的知識很豐富,可說是經多見廣。”
    389

    尖擔兩頭脫

    成語拼音:
    jiān dàn liǎng tóu tuō
    成語解釋:
    兩頭尖的扁擔無法挑東西。比喻兩頭落空。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三折:“若與了一紙休書,那婦人就一道煙去了,這婆娘他若不嫁我呵,可不弄得尖擔兩頭脫。”
    390

    見彈求鶚

    成語拼音:
    jiàn dàn qiú è
    成語解釋:
    見“見彈求鸮”。
    成語出處:
    明·張居正《辛未會試程策》:“是以見彈求鶚,或欲速而不達;投珠抵鵲,或見小而妨大。”
    391

    見彈求鸮

    成語拼音:
    jiàn dàn qiú háo
    成語解釋:
    看到彈丸,就想得到鳥的炙肉。比喻過早估計實效。
    成語出處:
    莊周《莊子 齊物論》:“且女亦大早計,見卵而求時夜,見彈而求鸮炙。”
    392

    劍膽琴心

    成語拼音:
    jiàn dǎn qín xīn
    成語解釋:
    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膽識(舊小說多用來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
    成語出處:
    元 吳萊《歲晚恍然有懷》詩:“小榻琴心展,長纓劍膽舒。”
    393

    見彈求鸮炙

    成語拼音:
    jiàn dàn qiú xiāo zhì
    成語解釋:
    鸮:鳥名,貓頭鷹。看到彈丸,就想得到鳥的炙肉。比喻過早估計實效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齊物論》:“且女亦大早計,見卵而求時夜,見彈而求鸮炙。”
    394

    見多識廣

    成語拼音:
    jiàn duō shí guǎng
    成語解釋:
    識:知道。看到的多;知道的廣。形容資格較老;經驗豐富;知識廣博。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還是大家寶眷,見多識廣,比男子漢眼力,到勝十倍。”
    395

    見德思齊

    成語拼音:
    jiàn dé sī qí
    成語解釋:
    見“見賢思齊”。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里仁》:“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396

    煎豆摘瓜

    成語拼音:
    jiān dòu zhāi guā
    成語解釋:
    比喻親屬相殘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曹植《七步詩》:“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唐 李賢《黃臺瓜辭》:“三摘猶自可,摘絕抱蔓歸。”
    397

    剪惡除奸

    成語拼音:
    jiǎn è chú jiān
    成語解釋:
    剪、除:掃除。掃除惡人與奸人。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60回:“似你我行俠尚義,理應濟困扶危,剪惡除奸。”
    398

    蹇諤匪躬

    成語拼音:
    jiǎn è fěi gōng
    成語解釋:
    見“蹇蹇匪躬”。
    成語出處:
    唐·鄭處誨《明皇雜錄》:“張九齡在相位,有蹇諤匪躬之誠,元宗既在位年深,稍怠庶政,每見帝無不極言得失。”
    399

    堅額健舌

    成語拼音:
    jiān é jiàn shé
    成語解釋:
    厚顏利口。
    成語出處:
    漢·桓寬《鹽鐵論·散不足》:“世俗飾偽詐行,為民巫祝,以取厘謝,堅額健舌,或以成業致富。”
    400

    聚而殲之

    成語拼音:
    jù ér jiān zhī
    成語解釋:
    聚:會集,包圍;殲:消滅。把敵人包圍起來消滅
    成語出處: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第五章:“也不敢大膽放手誘敵深入,聚而殲之。”
    * jian成語,jian的成語,帶jian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