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jian的成語 (1341個)

    221

    兒童之見

    成語拼音:
    ér tóng zhī jiàn
    成語解釋:
    見:見解。比喻幼稚無知的見解
    成語出處:
    宋 蘇軾《答劉沔都曹書》:“而統謂之敘,此與兒童之見何異。”
    222

    耳聞不如目見

    成語拼音:
    ěr wén bù rú mù jiàn
    成語解釋:
    耳朵聽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比喻親身感受比傳聞可靠。
    成語出處:
    漢 劉向《說苑 政理》:“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
    223

    耳聞不如眼見

    成語拼音:
    ěr wén bù rú yǎn jiàn
    成語解釋:
    聽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實可靠。比喻親身感受比傳聞可靠
    成語出處:
    《舊唐書 辛替否傳》:“臣嘗以為古之用度不時,爵賞不當,破家亡國者,口說不如身逢,耳聞不如眼見。”
    224

    耳聞目見

    成語拼音:
    ěr wén mù jiàn
    成語解釋:
    親自聽見和親眼看見的。
    成語出處: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歸心》:“夫信謗之征,有如影響;耳聞目見,其事已多,或乃精誠不深,業緣未感,時儻差闌,終當或報耳。”
    225

    耳聞眼見

    成語拼音:
    ěr wén yǎn jiàn
    成語解釋:
    親自聽見和親眼看見的
    成語出處:
    唐 元稹《連昌宮詞》:“翁言野父何分別,耳聞眼見為君說。”
    226

    二者不可得兼

    成語拼音:
    èr zhě bù kě dé jiān
    成語解釋:
    兩項之中只能得其一,不能兼而有之。
    成語出處:
    《孟子 告子上》:“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227

    豐城劍氣

    成語拼音:
    fēng chéng jiàn qì
    成語解釋:
    豐城:古地名。比喻有寶劍的地方
    成語出處:
    《晉書·張華傳》:“寶劍之精,上徹于天。”
    228

    覆車之鑒

    成語拼音:
    fù chē zhī jiàn
    成語解釋:
    比喻先前的失敗,可以作為以后的教訓。
    成語出處:
    晉 王隱《蜀記》:“公孫述據蜀而滅,此皆前世覆車之鑒。”
    229

    封刀掛劍

    成語拼音:
    fēng dāo guà jiàn
    成語解釋:
    比喻運動員結束競技生涯,不再參加正式比賽。
    成語出處:
    《羊城晚報》1984.8.25:“中國女排完成‘三連冠’偉業之后,隊伍將作小的調整。據悉二十七歲的老大姐周曉蘭和隊長張蓉芳將要封刀掛劍。”
    230

    風刀霜劍

    成語拼音:
    fēng dāo shuāng jiàn
    成語解釋:
    冷風似刀寒霜如劍。形容氣候寒冷惡劣。也比喻周圍人際環境惡劣嚴酷。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27回:“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
    231

    分房減口

    成語拼音:
    fēn fáng jiǎn kǒu
    成語解釋:
    亦作“分身減口”。舊時荒年,為減輕家庭負擔,維持生計,人口多者每使部分外出逃荒,謂分房減口或分身減口。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合同文字》楔子:“如今為這六料不收,上司言語,著俺分房減口。兄弟你守著祖業,俺兩口兒到他邦外府,趕熟去來。”
    232

    肺肝如見

    成語拼音:
    fèi gān rú jiàn
    成語解釋:
    肺肝:肺腑,比喻內心。比喻心機與謀算統統被別人看出
    成語出處: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31回:“殊不知肺肝如見,事實具在,欲蓋彌彰。”
    233

    膚見谫識

    成語拼音:
    fū jiàn jiǎn shí
    成語解釋:
    淺陋的見識。
    成語出處:
    明 李東陽《〈瓊臺吟稿〉序》;“彼膚見谫識,管窺蠡測,豈復能盡其妙哉?”
    234

    發奸露覆

    成語拼音:
    fā jiān lù fù
    成語解釋:
    揭發隱秘的壞人壞事。形容治理政事精明
    成語出處:
    康有為《序》:“竊怪二千年來,通人大儒,肩背相望,而咸為瞀惑,無一人焉發奸露覆,雪先圣之沉冤。”
    235

    販賤賣貴

    成語拼音:
    fàn jiàn mài guì
    成語解釋:
    同“買賤賣貴”。
    成語出處:
    《史記·呂不韋列傳》:“呂不韋者,陽崔大賈人也,往來販賤賣貴,家累千金。”
    236

    發奸擿伏

    成語拼音:
    fā jiān tì fú
    成語解釋:
    發、擿:揭發;奸:奸臣,壞人;伏:指隱瞞壞事。揭發隱秘的壞人壞事。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趙廣漢傳》:“其發奸擿伏如神。”
    237

    發奸摘覆

    成語拼音:
    fā jiān zhāi fù
    成語解釋:
    發:揭發。揭發隱秘的壞人壞事。形容治理政事精明
    成語出處:
    清·魏源《默觚下·治篇》:“彼鋪張于條教號令之末,矜詡于發奸摘覆之神,曷足語知道?”
    238

    反間之計

    成語拼音:
    fǎn jiàn zhī jì
    成語解釋:
    間:離間。原意為利用敵人的間諜把假情況告知敵人使之失誤的計策。后來指離間敵人內部,使之不團結的計策。
    成語出處:
    《孫子·用間》:“反間者,因其敵間而用之。”
    239

    負堅執銳

    成語拼音:
    fù jiān zhí ruì
    成語解釋:
    負:以背載物;堅:鎧甲;執:拿著;銳:兵器。穿著堅固的盔甲,拿著銳利的武器
    成語出處:
    宋·文瑩《玉壺清話》第七卷:“君等久負堅執銳,衛駕遠征。”
    240

    發奸摘隱

    成語拼音:
    fā jiān zhāi yǐn
    成語解釋:
    發:揭發。揭發隱秘的壞人壞事。形容治理政事精明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9卷:“再說陸公在任,公文不要,愛民如子,況又發奸摘隱,剔清利弊。”
    * jian成語,jian的成語,帶jian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