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jia的成語 (806個)

    161

    國爾忘家,公爾忘私

    成語拼音:
    guó ěr wàng jiā,gōng ěr wàng sī
    成語解釋:
    為了公事而忘記私事,為了國事而忘記家事。形容一心為公為國
    成語出處:
    魯迅《兩地書》:“而當時改革的人,個個似乎有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一種國爾忘家,公爾忘私的氣概。”
    162

    公而忘私,國而忘家

    成語拼音:
    gōng ér wàng sī,guó ér wàng jiā
    成語解釋:
    為了公事而忘記私事,為了國事而忘記家事。形容一心為公為國
    成語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但自古道:‘公而忘私,國而忘家。’”
    163

    公耳忘私,國耳忘家

    成語拼音:
    gōng ěr wàng sī,guó ěr wàng jiā
    成語解釋:
    為了公事而忘記私事,為了國事而忘記家事。形容一心為公為國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賈誼傳》:“則為人臣者主耳忘身,國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茍就,害不茍去,唯義所生。”
    164

    國恨家仇

    成語拼音:
    guó hèn jiā chóu
    成語解釋:
    恨:怨恨。國家被侵略和家園被破壞之仇恨
    成語出處:
    《二度梅》第四場:“我良玉幸而留下殘生……誅滅盧賊,以雪國恨家仇。”
    165

    改換家門

    成語拼音:
    gǎi huàn jiā mén
    成語解釋:
    提高家庭的社會地位。
    成語出處:
    元·王仲文《救孝子》第一折:“若到陣上一戰成功,但得一官半職,改換家門,可也母親訓子有功也。”
    166

    躬擐甲胄

    成語拼音:
    gōng huàn jiǎ zhòu
    成語解釋:
    謂親自穿上鎧甲和頭盔。言長官坐鎮軍中親自指揮。
    成語出處:
    《左傳·成公十三年》:“文公(晉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逾越險阻,征東之諸侯。”
    167

    國家多故

    成語拼音:
    guó jiā duō gù
    成語解釋:
    故:事故,變故。國家連續出現重大事故。形容國家局勢不安定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鐘會傳》:“方國家多故,未遑修九伐之征也。”
    168

    國家大計

    成語拼音:
    guó jiā dà jì
    成語解釋:
    與國家利益有關的重大事情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5回:“于禁等被水所淹,非戰之故;于國家大計,本無所損。”
    169

    國家棟梁

    成語拼音:
    guó jiā dòng liáng
    成語解釋:
    棟梁:支撐房架的大梁。這里比喻責任或作用大。肩負國家重任的人。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凍蘇秦》第三折:“真乃國家棟梁。”
    170

    國家多難

    成語拼音:
    guó jiā duō nàn
    成語解釋:
    難:災難。國家多次遭到災難。形容國家政局不穩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檀弓上》:“雖然,吾君老矣,子少,國家多難。”
    171

    國家大事

    成語拼音:
    guó jiā dà shì
    成語解釋:
    大事:重大事情。與國家利益有關的重大事情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賈復傳》:“是時列侯唯高密、固始、膠東三侯與公卿參議國家大事,恩遇甚厚。”
    172

    孤家寡人

    成語拼音:
    gū jiā guǎ rén
    成語解釋:
    三代帝王的自稱。后指脫離群眾,孤立無助的人。
    成語出處:
    清 曾樸《孽海花》第65回:“云岫的一妻一妾,也為這件事,連嚇帶痛的死了。到了今日,云岫竟變了孤家寡人了。”
    173

    國家將亡,必有妖孽

    成語拼音:
    guó jiā jiāng wáng,bì yǒu yāo niè
    成語解釋:
    妖孽:妖魔鬼怪。國家將要滅亡必定有某種征兆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中庸》:“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
    174

    國家將興,必有禎祥

    成語拼音:
    guó jiā jiāng xīng,bì yǒu zhēn xiáng
    成語解釋:
    禎祥:吉兆。國家興盛必定有某種征兆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中庸》:“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
    175

    冠雞佩猳

    成語拼音:
    guàn jī pèi jiā
    成語解釋:
    猳:公豬。頭戴飾有雄雞的帽子,身佩繡有公豬的飾物。形容古代好勇者的服飾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雞,佩猳豚。”
    176

    故家喬木

    成語拼音:
    gù jiā qiáo mù
    成語解釋:
    ①謂世家的人才、器物必定出眾。②喻指鄉賢。
    成語出處:
    《儒林外史》第四回:“余大先生道:‘自古說:“故家喬木。”果然不差。就如尊府這燈,我縣里沒不第二副。’”
    177

    貫甲提兵

    成語拼音:
    guàn jiǎ tí bīng
    成語解釋:
    貫:穿;甲:盔甲;兵:武器。身穿盔甲,手提武器。形容殺氣騰騰的樣子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43回:“兄長既來趕席,如何又勞師動眾?不入水府,扎營在此,又貫甲提兵,何也?”
    178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成語拼音:
    guó jiā xīng wáng,pǐ fū yǒu zé
    成語解釋:
    匹夫:平民男子。指國家興亡大事,每個平民都有責任
    成語出處:
    周作人《楊柳》:“大抵是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一類的大題目,文章又照例是空泛的。”
    179

    故家子弟

    成語拼音:
    gù jiā zǐ dì
    成語解釋:
    故家:世家大族。昔日官宦人家的子弟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1卷:“王生獨自回進房來,對劉氏說道:‘我也是個故家子弟,好模好樣,不想遭這一場,反被那小人逼勒!’說罷,淚如雨下。”
    180

    告老還家

    成語拼音:
    gào lǎo huán jiā
    成語解釋:
    告老:因年老而告退;還:回,返;家:故鄉、故里。因年老而辭職回歸故鄉安度晚年。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4回:“名喚王忠,曾做過宰輔,如今告老還家。”
    * jia成語,jia的成語,帶jia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