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jia的成語 (806個)

    701

    休征嘉應

    成語拼音:
    xiū zhēng jiā yìng
    成語解釋:
    休:美好;征:征兆;嘉:美善;應:報應。吉利的征兆,美好的報應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平帝紀贊》:“休征嘉應,頌聲并作。”
    702

    胸中鱗甲

    成語拼音:
    xiōng zhōng lín jiǎ
    成語解釋:
    比喻存心險惡。
    成語出處:
    《三國志·蜀志·陳震傳》:“諸葛亮與長史蔣琬、侍中董允書曰:‘孝起前臨至吳,為吾說正方腹中有鱗甲,鄉黨以為不可近。’”
    703

    言不二價

    成語拼音:
    yán bù èr jià
    成語解釋:
    見“言無二價”。
    成語出處:
    艾蕪《人生哲學的一課》:“貨在商人店里,貴得如同寶貝,真是言不二價的。”
    704

    曳兵棄甲

    成語拼音:
    yè bīng qì jiǎ
    成語解釋:
    拖著兵器,丟掉鎧甲。形容打敗仗逃跑時的狼狽相。
    成語出處:
    陳毅《過汾河平原》詩:“丘貉古今同一概,曳兵棄甲暗投降。”
    705

    偃兵息甲

    成語拼音:
    yǎn bīng xī jiǎ
    成語解釋:
    偃:放倒。放倒武器,收起盔甲。指停止戰爭
    成語出處:
    后魏·高允《征士歌》:“于是偃兵息甲,修立文學。”
    706

    韞櫝待價

    成語拼音:
    yùn dú dài jià
    成語解釋:
    韞:藏;犢:木匣子。把玉藏在木匣子里,等待高價出售。比喻懷才待用或懷才隱退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張衡傳》:“且韞櫝以待價,踵顏氏以行止。”
    707

    一登龍門,身價十倍

    成語拼音:
    yī dēng lóng mén,shēn jià shí bèi
    成語解釋:
    忽然得到榮耀,從而身價倍增
    成語出處:
    唐·李白《與韓荊州書》:“一登龍門,則聲譽十倍。”
    708

    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

    成語拼音:
    yuè ér wān wān zhào jiǔ zhōu,jī jiā huān lè jī jiā chóu
    成語解釋:
    九州:指全中國。月亮普照全中國,而人間苦樂不同,少數人過著吃喝玩樂奢侈豪華的生活,好多人卻過著饑寒交迫的苦日子
    成語出處:
    《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幾家夫妻同羅帳,幾家飄散在他州?”
    709

    殃國禍家

    成語拼音:
    yāng guó huò jiā
    成語解釋:
    殃:造禍為害。使國家家庭受到禍害
    成語出處:
    南朝·梁·蕭衍《凈業賦》:“前輪折軸,后車覆軌,殃國禍家,亡身絕祀。”
    710

    因公假私

    成語拼音:
    yīn gōng jiǎ sī
    成語解釋:
    借公務謀取私利。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李固傳》:“太尉李固,因公假私,依正行邪。”
    711

    倚官挾勢

    成語拼音:
    yǐ guān jiā shì
    成語解釋:
    倚仗官府的權勢。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玉鏡臺》第三折:“你說領著省事,掌著軍權,居著高位,又道會親處倚官挾勢。”元·武漢臣《玉壺春》第四折:“從公道,依正理,怎做得倚官挾勢。”
    712

    憂國如家

    成語拼音:
    yōu guó rú jiā
    成語解釋:
    憂:憂慮。憂慮國事,就像憂慮家事一樣
    成語出處:
    漢·漢成帝《賜翟方進冊》:“君其孰念詳計,塞絕奸原,憂國如家,務便百姓,以輔冊。”
    713

    憂公如家

    成語拼音:
    yōu gōng rú jiā
    成語解釋:
    憂:憂慮。憂慮國事,就像憂慮家事一樣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楊洪傳》:“洪少不好學問,而忠清款亮,憂公如家。”
    714

    憂國忘家

    成語拼音:
    yōu guó wàng jiā
    成語解釋:
    因憂慮國事而不考慮自己的家事。
    成語出處:
    《后漢書·來歙傳》:“中郎將來歙,攻戰連年,平定羌、隴,憂國忘家,忠孝彰著。”
    715

    逾假不歸

    成語拼音:
    yú jiǎ bù guī
    成語解釋:
    即假期已滿而未歸營
    成語出處:
    716

    冤假錯案

    成語拼音:
    yuān jiǎ cuò àn
    成語解釋:
    冤案、假案、錯案的合稱
    成語出處:
    冰心《痛悼胡耀邦同志》:“他狠抓落實知識分子的冤假錯案的政策。”
    717

    冤家對頭

    成語拼音:
    yuān jiā duì tóu
    成語解釋:
    仇人,仇敵。
    成語出處:
    清·李漁《慎鸞交·狠圖》:“誰想才學之才與錢財之財兩下里是冤家對頭,從來不肯見面的。”
    718

    嚴家餓隸

    成語拼音:
    yán jiā è lì
    成語解釋:
    形容拘謹的書法風格。語出《晉書·王羲之傳論》:“獻之雖有父風,殊非新巧。觀其字勢,疏瘦如隆冬之枯樹;覽其筆蹤,拘束若嚴家之餓隸。”
    成語出處:
    語出《晉書·王羲之傳論》:“獻之雖有父風,殊非新巧。觀其字勢,疏瘦如隆冬之枯樹;覽其筆蹤,拘束若嚴家之餓隸。”
    719

    衣架飯袋

    成語拼音:
    yī jià fàn dài
    成語解釋:
    比喻沒有能力,干不了事的人
    成語出處:
    李棟《彩云歸》:“對于‘日求三餐,夜求一宿’的衣架飯袋、凡夫俗子來說,佛門也許是個逃離苦海的福地。”
    720

    衣架飯囊

    成語拼音:
    yī jià fàn náng
    成語解釋:
    裝飯的口袋,掛衣的架子。比喻沒有能力,干不了什么事的人。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其余皆是衣架飯囊、酒桶肉袋耳!”
    * jia成語,jia的成語,帶jia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