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jia的成語 (806個)

    521

    被甲據鞍

    成語拼音:
    pī jiǎ jù ān
    成語解釋:
    形容武將年雖老而壯志不減。
    成語出處:
    《後漢書 馬援傳》載:漢 馬援年六十二,請出征,光武帝以其老,未許。“援自請曰: ‘臣尚能被甲上馬。’帝令試之。援據鞍顧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鑠哉是翁也!’”。
    522

    破家竭產

    成語拼音:
    pò jiā jié chǎn
    成語解釋:
    見“破家敗產”。
    成語出處:
    宋·葉夢得《石林燕語》卷三:“后唐明宗嘗入倉觀受納……曰:‘倉稟宿藏,動經數歲,若取之如此,后豈免銷折乎?’吏因訴曰:‘自來主藏者所以至破家竭產以償欠,正為是。’”
    523

    破家喪產

    成語拼音:
    pò jiā sàng chǎn
    成語解釋:
    見“破家敗產”。
    成語出處:
    《元典章·刑部·聽訟》:“帶領無名子弟動計三五十,執把軍器,勾憂平民,監鎖吊打,搶奪財物,破家喪產,民甚苦之。”
    524

    牝雞司晨,惟家之索

    成語拼音:
    pìn jī sī chén,wéi jiā zhī suǒ
    成語解釋:
    牝:雌性的;索:盡。母雞在清晨打鳴,這個家庭就要破敗。比喻女性掌權,顛倒陰陽,會導致家破國亡
    成語出處: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七回:“如陛下荒淫酒色,昵比匪人,惟以婦言是用,此牝雞司晨,惟家之索。”
    525

    破家散業

    成語拼音:
    pò jiā sàn yè
    成語解釋:
    家庭敗落,喪失全部家產
    成語出處:
    宋·陸九淵《與蘇宰書》:“一旦失職,凜凜有破家散業,流離死亡之憂也。”
    526

    片甲無存

    成語拼音:
    piàn jiǎ wú cún
    成語解釋:
    一片鎧甲都沒保存下來。形容全軍覆沒。同“片甲不存”。
    成語出處:
    明 梁辰魚《浣紗記 交戰》:“殺得他只輪不返,片甲無存,望風而逃,渡江去了。”明 陳仲琳《封神演義》第九十一回:“末將明日使姜尚無備,再殺他個片甲無存,早早奏凱。”
    527

    破家為國

    成語拼音:
    pò jiā wéi guó
    成語解釋:
    為了國家大業,不惜毀壞自己的家庭。比喻無私奉獻。
    成語出處:
    漢·侯霸《李通辭位議》:“扶助神靈,輔成圣德,破家為國,忘身奉主。”
    528

    破家危國

    成語拼音:
    pò jiā wēi guó
    成語解釋:
    損毀家庭危害國家
    成語出處:
    三國·魏·鐘會《母夫人張氏傳》:“嫡庶相害,破家危國,古今以為鑒誠。”
    529

    破家縣令

    成語拼音:
    pò jiā xiàn lìng
    成語解釋:
    指橫暴的地方官。
    成語出處:
    明 敖英《東谷贅言》上卷:“人有恒言:‘破家縣令,滅門刺史。’予謂此言,強宗豪右當常訟之。”
    530

    破家鬻子

    成語拼音:
    pò jiā yù zǐ
    成語解釋:
    鬻:賣。家庭毀壞,子女出賣。指困苦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
    宋·楊萬里《民政上》:“上賦其民以十,則吏因以賦其百。朝廷喜其辦而不知有破家鬻子之民。”
    531

    被甲載兵

    成語拼音:
    pī jiǎ zài bīng
    成語解釋:
    身穿鎧甲,手拿武器。指全副武裝,披堅執銳
    成語出處:
    唐·韓愈《畫記》:“雜古今人物小畫共一卷,騎而立者五人,騎而被甲載兵立者十人。”
    532

    牝雞之晨,惟家之索

    成語拼音:
    pìn jī zhī chén,wéi jiā zhī suǒ
    成語解釋:
    牝:雌性的;索:盡。母雞在清晨打鳴,這個家庭就要破敗。比喻女性掌權,顛倒陰陽,會導致家破國亡
    成語出處:
    《尚書·牧誓》:“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
    533

    被甲枕戈

    成語拼音:
    pī jiǎ zhěn gē
    成語解釋:
    身穿堅甲,頭枕兵器。指處于高度戒備狀態。
    成語出處:
    《新五代史 雜傳十二 劉詞》:“詞居暇日,常被甲枕戈而臥。”
    534

    被甲執銳

    成語拼音:
    pī jiǎ zhí ruì
    成語解釋:
    被:通“披”,穿戴;甲:鎧甲;執:拿著;銳:兵器。穿著堅固的盔甲,拿著銳利的武器
    成語出處:
    漢·荀悅《漢紀·文帝紀》:“已而之細柳軍,軍吏被甲執銳,榖弓弩持滿。”
    535

    拋盔棄甲

    成語拼音:
    pāo kuī qì jiǎ
    成語解釋:
    盔:作戰用的金屬帽;甲:作戰用的金屬防護衣。形容吃了敗仗狼狽逃跑的情形
    成語出處:
    清·如蓮居士《薛剛反唐》第58回:“孝德念動真言,借一陣飛砂走石,把周兵打的拋盔棄甲而逃。”
    536

    片鱗殘甲

    成語拼音:
    piàn lín cán jiǎ
    成語解釋:
    見“片鱗只甲”。
    成語出處:
    梁啟超《新史學·中國之舊史學》:“時或借外國人之著述,窺其片鱗殘甲。”
    537

    片鱗碎甲

    成語拼音:
    piàn lín suì jiǎ
    成語解釋:
    猶片鱗半爪。比喻事物的極小部分。
    成語出處:
    梁啟超《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學說》:“雖然,其前此各著述,片鱗碎甲,發明此主義者,固已不少。”
    538

    片鱗只甲

    成語拼音:
    piàn lín zhī jiǎ
    成語解釋:
    猶片鱗半爪。
    成語出處:
    梁啟超《飲冰室詩話》:“昔惟聞海上諸君子傳,傳誦其詩,有‘入市無屠狗,驕人讓沐猴’之句,深以片鱗只甲為憾。”
    539

    披袍擐甲

    成語拼音:
    pī páo huàn jiǎ
    成語解釋:
    披:穿著;擐:套穿。穿著戰袍,套起鎧甲。形容做起戰斗準備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鞭打單雄信》第三折:“俺元帥遇難逢危,迭不的披袍擐甲。”
    540

    盤水加劍

    成語拼音:
    pan shui jia jian
    成語解釋:
    漢代大臣自殺處死的一種表示。加劍:自殺。
    成語出處:
    《漢書·賈誼傳》:“故其在大譴大何之域者,聞譴何則白冠氂纓,盤水加劍,造請室而請罪耳,上不執縛系引而行也。”
    * jia成語,jia的成語,帶jia的成語。
    chengrenyouxi